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冬眠的动物有哪些怎样冬眠(动物的冬眠与夏眠)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10 09:34:00    

为了适应环境,许多动物都会冬眠或夏眠。


蛇是冬眠动物。冬季到来,气温降到7~8℃时,蛇就选择高处干燥地带的洞穴进入冬眠。这时,几十上百条同种或不同种的蛇群居一处。蛇是冷血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而变化,冬天,气温下降,蛇的体温也下降,因此蛇用群居冬眠的方式来适应环境。

冬眠的蟾蜍能够在岩石里生活很长时间,巴黎郊外采石场一名工人曾在敲开的大石头里发现冬眠了100万年的蟾蜍。蟾蜍进入冬眠停止进食,新陈代谢降到最低水平,仅靠皮肤进行呼吸,靠体内贮存的营养能维持很长时间的冬眠状态,其一般冬眠期长达5个月左右。

黑熊在冬眠期能不吃不喝,仅靠消耗体内脂肪维持生命。每隔一定时间,它还会醒来晒晒太阳以升高体温,抵御严寒。在冬眠过程中,母熊还要产仔并担负起哺育幼仔的重任。

睡鼠以贪睡出名。它随时都会打盹,即使在嘈杂纷乱的场所,照样能睡着,它的冬眠期很长。有一种欧洲睡鼠,一年竟有7个月在冬眠。冬眠时,身体僵硬,外界的任何声音都不能吵醒它们。

懒猴喜欢白昼酣睡。这种比较低等的夜行性猴类,不像其他猴子那样生性好动。它们动作迟缓,白天通常隐蔽在树洞中,整个身体蜷曲成圆球形,酣然入睡,即使被惊醒,也只不过睁开眼张望一下,身子却一动不动,直到夜幕降临,才去洞外寻食。

泥鳅是一种淡水底层小鱼。每到冬季,便钻入水底的污泥深处长眠,以抵御严寒。泥鳅个头虽小能耐却很大,水质较差的恶劣环境中仍能生存,甚至干旱季节,水源涸竭时,能钻入泥中照样不死。泥鳅除了和其他鱼一样能用鳃吸收水中的氧气外,还能通过肺直接从空气中得到氧气。

非洲肺鱼是夏眠时间最长的鱼。肺鱼的生理结构与其他鱼不同,它有肺部器官,能较长时间在陆地上生活,不会因缺水而渴死。非洲的旱季时间比雨季长,干旱时间长达半年。旱季一到,气候炎热干燥大地干涸,江河湖泊断水。在旱季到来之前,肺鱼就猛烈捕食,养得膘满肉肥,皮下长出一层厚厚的脂肪。旱季来临,其他鱼类被干死而肺鱼却能大难不死。当池水干涸时,它就很快在池塘底部的淤泥里挖一个50~60厘米的深洞,而后钻进去缩成一团,头高高昂起(便于呼吸),这时皮肤不断分泌浓液,以保持洞中湿润。其排出的浓液与周围的泥浆结合成一体,形成一个硬壳将自己裹在其中。有了这个保护设施,肺鱼便安然无恙地夏眠了,一睡就是6个月。

蜗牛是既冬眠又夏眠的动物,它避暑御寒的办法是分泌粘液,封闭壳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