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临时仲裁:是指当事人根据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给由双方当事人选择的仲裁员临时组成的仲裁庭所进行的仲裁。这种仲裁没有仲裁机构的参与,程序问题上的权力相对较大。
机构仲裁:是指当事人根据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给约定的某一常设仲裁机构所进行的仲裁。这种仲裁有固定的仲裁机构和仲裁规则,仲裁庭由该机构指定的仲裁员组成。
国内仲裁:是指不具有涉外因素的国内民商事纠纷的仲裁。这类仲裁主要解决本国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不涉及外国或外法域。
国际仲裁:是指涉及外国或外法域的民商事纠纷的仲裁。这类仲裁处理的是具有涉外因素的争议,可能涉及不同国家的法律和国际私法。
先行裁决:是指在仲裁程序进行过程中,仲裁庭就已经查清的部分事实所作出的裁决。这种裁决通常用于加快争议解决进程,可能不是最终的裁决。
最终裁决:是指仲裁庭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就当事人之间的全部争议事项作出的终局性判定。这是最常见的仲裁裁决类型。
缺席裁决:是指在仲裁过程中,一方当事人未能出席仲裁庭,仲裁庭仍可依据已有证据和材料作出裁决。这种裁决适用于一方当事人无故缺席或拒绝参加仲裁程序的情况。
合意裁决:是指双方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达成一致,由仲裁庭根据双方的意见作出的裁决。这种裁决体现了双方当事人的共同意愿。
依法仲裁:是指仲裁庭依据一定的法律规定对纠纷进行裁决。这是现代仲裁制度的主要形态,要求仲裁庭严格依照法律进行裁决。
友好仲裁:是指依当事人的授权,依据公平的标准作出对当事人有约束力的裁决。这种仲裁方式相对灵活,适用于当事人希望快速解决争议且希望裁决结果能够体现双方公平意愿的情况。
这些分类标准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仲裁的不同类型及其适用场景,选择最适合的仲裁方式来解决具体的争议。
相关文章
在第一批示范文本试行的基础上,日前,最高人民法院会同司法部、全国律协发布67类示范文本,定于7月14日起在全国法院全面推广使用。7月13日,最高法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全面推广应用67类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工作答记者问。资料图片 图据图虫创意该负责人表示,本次新增刑事自诉、执行等自诉状、申请书文本,行政纠
2025-07-13 12:16:00欧盟委员会7月10日公布《通用人工智能行为准则》最终版本,旨在帮助企业遵守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的相关规定。该准则为通用人工智能模型提供透明度、版权及安全与保障三方面的自律指导,适用于包括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的ChatGPT、谷歌的Gemini、“元”公司的Llama以及xAI公司推出的Grok等
2025-07-11 11:23:00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印发《关于2025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具体如何调整,一起来了解一下。2025年继续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通知》明确,从2025年1月1日起,为2024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24年退
2025-07-10 16:31:00每经AI快讯,7月4日,骑士乳业公告,公司及相关当事人(董事长党涌涛、董事陈勇、董事王喜临)于7月4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期货投资亏损未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于2025年6月26日决定对公司及相关当事人立案。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4 22:34:00本报讯 (记者 齐向真 通讯员 徐翠翠 文/摄)在车水马龙的城市道路上,斑马线是守护行人安全的重要防线。5月20日,太原公交一公司三车队推出斑马线“让、看、等”三字诀,并对全体驾驶员展开培训,将安全理念融入驾驶细节。“让”是指公交车距离斑马线约50米,驾驶员便会主动降低车速,缓缓靠近;“看”是指车辆
2025-05-20 19: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