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释法是指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法律工作者结合具体办理的案件,围绕案件的事实、证据、程序和法律适用等问题进行释法说理、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活动。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与解读,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法律条文,感受法治的力量。
政策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中明确提出:“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加强以案释法”。
活动主体: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和其他行政事业涉法业务部门等。
案例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特别是涉及民生、财产保护等典型案例。
案例内容:详细介绍案件的基本情况,包括当事人、案发经过、争议焦点等,为公众呈现一个清晰的案件轮廓。
法律适用解析:针对案件中的法律争议点,深入剖析相关法律条款的含义、适用范围和立法目的,阐明裁判结果所依据的法律原则。
提问环节:鼓励现场观众根据案例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观点,增强活动的互动性和参与感。
解答环节:针对观众的提问,结合案例和法律知识进行详细解答,消除公众对法律问题的困惑和误解。
普及法律知识: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与解读,使公众更直观地理解法律规定。
提升法治意识:增强公民对法治的认同感和信任度,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化解矛盾:通过释法说理,帮助当事人了解自身行为的违法性、社会危害性,化解与执法人员的对立与矛盾。
通过以上方式,以案释法不仅能够有效普及法律知识,还能提升公民的法治意识,推动法治社会的建设。
相关文章
他们身着藏蓝警服,却鲜少出现在街头巡逻的队列中;他们面对的不是普通刑事案件,而是账本里的“暗战”、数据中的“硝烟”。经侦民警,一群用智慧解码经济犯罪密码的“金融侦探”,在看不见的战场上当好国家经济的“守门人”、企业权益的“护航者”和百姓财富的“守夜人”。济南历下公安分局经侦大队一中队的朱琳,是这支队
2025-05-21 10:24:00本报讯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国务院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以下简称《国务院立法计划》)。《国务院立法计划》提出,国务院2025年度立法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
2025-05-15 09:43:00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五四精神,激励青年干警以抗联精神筑牢信仰之基,五四青年节前夕,靖宇县人民法院组织青年党员干警开展“踏寻红色足迹•逐梦法治征程”主题党日活动,走进长白山东北抗联精神体验基地,在历史回望中汲取奋进力量。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既是一次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更是一场砥砺初心的实践
2025-05-12 16:23:00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孟向东 通讯员 董何言 芦清伟为增强青少年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构建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5月7日,新野县人民法院民二庭走进施庵镇第二初级中学,开展以“法律相伴校园行,安全护航成长路”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活动,以实际行动全力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活动中,法官们耐心倾听同学们的心声,
2025-05-08 21:33:00今天(4月30日),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名单公布,有获奖者不能公布照片,他们头像上的五星红旗格外耀眼。缉毒警察杨翔就是其中一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杨翔没有过一张正面工作照。戍边17载,他始终战斗在情报侦查、缉枪缉毒斗争的第一线,曾组织并参与侦破毒品大要案件1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0
2025-04-30 17: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