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局性是指 法院或仲裁机构对案件作出的具有最终效力的决定,这种决定一旦作出,除非通过法定程序进行撤销,否则具有不可更改性,当事人必须遵守和执行。终局性体现了司法和仲裁的权威性和终局性,是维护法律稳定性和社会关系和谐的重要手段。
具体来说,终局性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法院对认为应由其管辖的所有司法性质的争议享有最终裁判权。
司法机关和法官作出的判决,除了由上诉法院经过二审程序或再审人民法院经过再审程序依法撤销的以外,具有终极效力。
其他任何机关和个人都不得非法撤销该裁判,终止其效力,即司法裁判的既判力。
在解决争议的诸多方式中,只有司法裁判是终局性的。
一旦纠纷通过司法程序得到解决,当事人就要接受司法判决的终局性权威,不得再通过其他途径进行争议。
劳动仲裁的裁决结果分为终局裁决和非终局裁决两种。
终局裁决是指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得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向一审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裁决一旦作出,即具有法律效力,不可再争议,当事人必须履行。
综上所述,终局性是现代司法和仲裁制度的核心属性,它确保了法律决定的权威性和稳定性,维护了社会关系的和谐与秩序。
相关文章
选择仲裁员的期限通常由具体的仲裁规则决定。以下是几个相关的规定:吉林仲裁委员会 :当事人在仲裁通知规定的期限内未选定仲裁员的,应当自收到决定书或裁定书之日起5日内选定或委托主任指定仲裁员。一般规定:当事人应当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选定仲裁员。如果未在规定期限内选定,仲裁机构将视为当事人自动放弃权利,
2025-01-20 02:58:18起诉记录的消除时间并不是固定的,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案件类型、地区规定以及具体情况。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情况:民事诉讼审结并履行义务:若案件已经审结且当事人履行了相应的法律义务,相关的起诉记录通常会在一定期限后被消除。具体的消除时间没有明确统一的规定,不同地区的司法系统可能存在差异。记录保留:在一
2025-01-19 02:25:53原告的举证期限主要 根据案件类型和法院指定而定,具体规定如下:当事人协商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确定举证期限,但须经人民法院认可。协商确定的举证期限可以少于30天。法院指定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不得少于30天,从当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次日起计算。在某些情况下,如二审中提供新的证据,举证期限不得
2025-01-18 08:08:40驳回起诉的上诉期限主要取决于案件的类型:民事诉讼裁定驳回起诉:当事人可以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 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行政诉讼裁定驳回起诉:当事人可以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 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刑事诉讼裁定驳回起诉:当事人可以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 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总结
2025-01-18 07:39:4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文书应当在裁判文书生效之日起 七个工作日内在互联网公布。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生效后七日内上网:判决书在生效后七日内需要完成技术处理,并提交至中国裁判文书网进行公布。特殊情况下的延迟:如果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未
2025-01-18 0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