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这首《一百五日夜对月》,就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诗人通过三次夸张想象,结合三个神话故事,写尽了对妻子的思念。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仳离放红蕊,想像嚬青蛾。
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杜甫身陷长安时,共给妻子写过两首诗,这是其中一首,作于公元757年寒食节。另一首是《月夜》,之前我们已经读过。
一百五日,即寒食日。
他是如何夸张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明月
首联,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无家,这里指家人不在身边;金波,指月光。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寒食节的夜晚,没有家人陪在身边,我的眼泪就像月光倾洒而出。
这两句既交代了感情的来源,也描写了感情的浓烈。
首先,诗人为何会思念妻子?
因为今天是寒食节,本来就没有烟火气,偏偏家人又没有陪在身边,诗人顿时感到孤独,想起了身在鄜州的妻子。
其次,诗人是如何思念妻子的?
诗人的泪水就像月光一样,洒满了整个大地。
很明显,这是夸张的手法,表达出他对妻子痛苦的思念之情。
问题来了:首联就把感情写得这么深,那后面该怎么发展呢?
诗人巧妙采用了过渡句。
明月
颔联,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斫(zhuó)却,砍掉;清光,指月光。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砍去了月中的桂树,月光应该会更多。
这两句写得非常巧妙,主要有两点:
(1)化用“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增加整首诗的浪漫色彩。
(2)巧妙反向假设,引出桂树。
首联已经把眼泪比作月光,那么颔联的言外之意就是:如果砍掉了月中的桂树,诗人的眼泪会更多。
月中的桂树,明明不可能被砍掉,可诗人偏要假设它被砍掉,这种反向假设既引出了桂树,同时还让桂树与诗人的感情发生关联。
那么诗人为何要写桂树?砍掉桂树又为何会让诗人的眼泪更多呢?
答案在颈联中。
红月
颈联,仳离放红蕊,想像嚬青蛾。仳离,别离;嚬,通“颦”;青蛾,指女子用青黛画的眉。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月中的桂树在离别后长出红蕊;想象妻子正在桂树下因思念而皱眉。
这两句的想象很有意思,但也很不好理解。
首先,月中的桂树为何会长出红花?
月亮通常是白色的,那月中的桂树怎么可能是红色呢?
这不可能是诗人在瞎想,我认为当天发生了月全食。
肯定还有朋友记得,就在2021年5月26日晚,夜空也出现了红色的月亮,就是因为发生了月全食。
这种解释,也符合当夜“金波”和“清光不多”的特点。
其次,诗人为何会想象,妻子在月中的桂树下皱眉呢?
有两个理由:一、因为妻子年轻美丽,就像月中的嫦娥;二、与妻子分别后,桂树竟然长出了红蕊,这难道不是妻子因为思念自己,流出的血泪所染成的吗?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1)如果没有桂树,就没有红蕊,诗人就不可能想象妻子在月中。
也就是说,如果桂树被砍掉了,诗人连这点想象都不可能有,这就是“砍掉桂树后,诗人眼泪会更多”的原因。
(2)诗人与妻子分别后,两人彼此的思念都很痛苦。
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写两人彼此的痛苦思念呢?
为了引出第三个夸张想象。
牛郎织女
尾联,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牛郎和织女有漫天的愁思,但是他们在七夕尚能团聚。
诗人为何又突然想到牛郎和织女?
因为诗人与妻子,牛郎与织女,他们彼此间都有漫天的愁思。
正是有这个共同点,诗人才能借牛郎和织女来做对比。
虽然他们的愁思相同,可是却有不同的结果:牛郎和织女在七夕可以相聚,但是诗人和妻子呢,却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这是为什么?诗人与妻子相见的难度,怎么会超过牛郎织女呢?
这里暗含了第三个夸张的想象:虽然诗人可以想象妻子正在月中,能暂时得到一丝慰藉;可是这也说明,自己与妻子仿佛有天地之隔,比牛郎织女相隔更远,彼此不可能相见。
这体现出诗人对妻子痛苦思念后,却又无法相见的绝望之情。
嫦娥
首联,由寒食节引出月光,写诗人对妻子的思念;
颔联,由月光引出桂树;
颈联,由桂树引出嫦娥,写妻子对诗人的思念;
尾联,与牛郎和织女作对比,写出两人无法相见的绝望之情。
您看这首诗,首联写诗人对妻子的痛苦思念,颔联通过“桂树”巧妙过渡,引出颈联妻子对自己的痛苦思念,正是因为两人彼此都有痛苦的思念,才能在尾联中与牛郎织女作对比,才能引出“天地之隔”的想象。
可见,前三联都是在尾联做铺垫,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就是想表达无法与妻子相见的绝望之情。
虽然脉络很简单,但诗人的构思非常巧妙。
诗人从寒食节引出月光,再由月光引出桂树,再由桂树引出嫦娥,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结尾的感情才会真挚而浓烈;更巧妙的是,诗人运用了三次夸张想象,穿插了三个神话故事,让整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既浪漫又不随意,既夸张又合乎情理,与李白的浪漫相比,我认为杜甫这首诗,或许更能打动读者。
相关文章
踏入永州市江永县潇浦镇回岗村,仿佛走进一卷悠然舒展的山水诗画。澄澈碧水潺潺流淌,倒映着岸边古木的疏影横斜,斑驳的砖墙在时光里守望,飞檐翘角间藏着岁月沉淀的故事。石板桥静卧碧波之上,衔接起田园的静谧与诗意;老房墙面的彩绘、门庭的春联,晕染着烟火温情与传统底蕴。在这里,自然灵秀与古村风情悄然交融,一步一
2025-04-02 16:21:00来源:环球网 4月1日,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河南省文旅厅、洛阳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第42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正式拉开帷幕。此届文化节以“花YOUNG洛阳城”为主题,聚焦青春活力与国潮文化,打造一场“传统与潮流共生、全民参与共创”的牡丹盛宴。图为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盛放的牡丹。据介绍,以赏花为主线,
2025-04-02 16:16:00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5年“绿剑护粮安”执法行动。农业农村部法规司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为什么要部署开展“绿剑护粮安”执法行动? 答: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是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部署组
2025-04-02 16:03:001959年3月28日,国务院颁布命令,在西藏施行民主改革,彻底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从此,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将命运掌握在了自己手中。历史,滚滚向前。新华社记者深入广袤高原,走近那些翻身农奴,感受他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普琼老人肖像(3月17日摄)。家住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联乡柳村的普琼老人
2025-04-02 16:02:00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济宁市任城区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新模式,通过实施通过实施“三步走”战略,成功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通过网格化管理,努力谱写网格治理新篇章,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党建引领,打造网格红色队伍强化党组织核心力量,为筑牢基础治理奠定坚实基础,充分发挥党员在基层治理中的模范
2025-04-02 15: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