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abc情绪理论是什么意思(认知行为(CBT)中的ABC情绪理论)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06 09:49:53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 1913-2007)创建的理论,A表示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Albert Ellis认知的“ABC情绪理论框架”

A(activating event)既存的事实、事件、或一个人的行为或态度。

B(belief)个体关于A的信念。

C(consequence)情绪与行为的结果、或一个人反应;此等反应可能适当或不适当。

A(促发事件并不能导致C(情绪和行为结果而是B(belief,个体关于A的信念),是B导致了情绪的反应C。

如果进行干预,则会产生D(质疑不合理的信念),进而产生新的信念,出现新的情感或结果(E)。

在此简单举个例子:

一个人失恋了(A),感到很伤心(C),在这之中不是失恋本身引起伤心反应的,而是这个人对于失败、被拒绝或失去男/女朋友所持的信念所引起的。

Albert Ellis认为被拒绝与失败的信念(在B点)才是导致伤心(在C点)的主要原因,而不是失恋这一实际事件(在A点)。

因此,人要为制造自己的情绪反应和困扰负起责任。

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在于教导人们如何改变直接导致其困扰情绪结果的非理性信念(或者错误信念)。

依据ABC理论,不合理观念常常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01

绝对化的要求

是指人们常常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事物必定发生或不发生的想法。它常常表现为将“希望”、“想要”等绝对化为“必须”、“应该”或“一定要”等。例如,“我必须成功”、“别人必须对我好”等等。

02

过分概括的评价

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它常常把“有时”、“某些”过分概括化为“总是”、“所有”等。用艾利斯的话来说,这就好像凭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它的好坏一样。它具体体现于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不合理评价上,典型特征是以某一件或某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

03

糟糕至极的结果

这种观念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那将是非常可怕和糟糕。例如,“我没考上大学,一切都完了”,这种想法是非理性的,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会有比之更坏的情况发生,所以没有一件事情可被定义为糟糕至极。但如果一个人坚持这种“糟糕”观时,那么当他遇到他所谓的百分之百糟糕的事时,他就会陷入不良的情绪体验之中,而一蹶不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