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标签瑕疵的认定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和标准:
标签上的错误或不规范标注不会导致消费者对产品的理解或选择产生错误。
文字和符号:
字体大小、字号、字高不规范,出现错别字、多字、漏字、繁体字,或者外文翻译不准确。
净含量和规格:标示方式和格式不规范,或者未标注特殊贮存条件。
产品/配料名称:使用的俗称或简称不规范。
营养成分表:数值、单位标示不规范,修约间隔、"0"界限值、标示单位不符合标准。
其他: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定的其他轻微情节,不影响食品安全且无故意误导消费者。
使用繁体字,但不产生错误理解。
标签符号使用不规范,但不产生错误理解。
营养成分表数值符合检验标准,但修约间隔不规范,例如能量、蛋白质、饱和脂肪酸、钠的修约间隔不符合规定。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二款及相关管理办法,如《食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惩罚性赔偿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
监督检查中发现标签、说明书存在瑕疵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责令当事人改正,并采取补救措施以确保食品安全。
标签瑕疵的认定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过程,需要考虑标注内容与食品安全的关联性、当事人的主观过错、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理解和选择等因素。如果标签上的错误或不规范标注符合上述条件,则可以认定为标签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