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青岛市即墨区移风店镇的青岛润之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育苗棚内,黄瓜苗、白菜苗、西红柿苗整齐排列,工人们穿梭其间,嫁接、播种、调试设备,一派繁忙景象。这些看似普通的种苗,却承载着现代农业的科技密码——它们凭借高成活率、强抗病性以及高产的优势,成为当地农户增产的“金钥匙”,销往我国东北地区以及海外市场。
润之禾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专注蔬菜种苗培育、种子研发及种植技术推广的农业企业。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深耕种业研发,先后培育出黄瓜品种20多个,累计育苗3000余万棵,成为国内蔬菜育苗领域的领先企业。
掌握技术
在育苗基地和育苗大棚内,自动喷灌机和温控系统精准调控棚内的温湿度;自动育苗播种机播种精准度达到98%以上……公司采用智能化育苗手段,不仅极大节省了人力成本,也充分保证了润之禾种苗品质。
“过去,农户大多自己育苗,成活率低、品质参差不齐,一旦遇到病害,损失难以挽回。”望着满载种苗的货车驶出基地,润之禾总经理贾太回忆,公司创立初期,青岛地区育苗产业发展面临重重困难:内部团队缺乏现代化育苗经验,外部农户对专业化种苗认知匮乏,育苗产业缺乏市场认可度。为打破这一局面,贾太带领团队赴山东寿光等农业先进地区学习育苗技术。
“在寿光育苗基地里,我们每天在棚内跟着当地技术员学习,从种子的筛选处理,到播种时深度、间距的精准把控,再到育苗过程中温湿度的严格调控,逐步积累起育苗经验。”润之禾育苗员刘继佩介绍,育苗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温度浮动需要保持在3摄氏度以内,湿度在80%左右,嫁接刀口必须接近45度斜切。
为掌握嫁接动作,刘继佩带领润之禾团队每天坚持练习,他们的手指常被刀片划破,衣服总被汗水浸湿。经过1个多月的练习,润之禾团队成功掌握了黄瓜嫁接育苗方法,一天内可以嫁接四五千株。
然而,回到青岛准备出售黄瓜苗时,公司团队却面临销售遇冷的困境。刘继佩说:“常年来,农户们习惯自给自足,我们育出来的苗无人问津。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决定免费送苗,以实际成效赢得认可。”于是,润之禾的第一批种苗通过这种“先试后买”的模式走进农户的田间地头。
事实证明,这一策略成效显著:采用润之禾种苗的农户惊喜地发现,黄瓜亩产从原来的2.5万斤跃升至4万斤以上,种苗成活率提升近30%。“用润之禾的苗子,损失少一半,收成翻一番!”农户王涛说。
显著的成效让润之禾成功获得农户认可,并快速打开市场。“从一棵苗种起,我们逐步掌握了育苗技术,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贾太说。
破解难题
存活率接近100%、增产30%、7天内苗株出现问题无理由退换……这些大胆承诺的背后,是润之禾十年磨一剑的技术积淀。
润之禾成立初期,主要采用传统育苗方式,将播种好的育苗盘直接就地安置。然而,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容易感染病虫害,而且移栽时也会对苗根造成损伤。
为解决这一问题,公司研发团队给育苗盘“安”床,将育苗盘放在离地面半米左右高的钢铁架子上,不仅有效规避了种苗触地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而且通过可移动的架子设计,使种苗管护工作更加便捷高效。
土壤是育苗的一项关键因素。普通育苗营养土携带病菌多,极易导致种苗生长缓慢、发育不良,甚至出现大面积死亡的情况。2012年,润之禾曾遭遇一次惨痛的教训:一名农户从润之禾挑选了70亩地所需的白菜苗,结果因土壤致病菌导致种苗全军覆没。为保住农户收益和企业口碑,公司临时从外地购入一批白菜苗送到农户手中。这次意外让润之禾损失了10余万元。
为彻底攻克土壤带来的育苗难题,保障种苗健康生长,公司经过多次调研,引入国外无菌育苗基质,成功解决了行业难题。“我们先后引入10余种主流品牌的基质,包括国产、国产进口复配以及进口品牌。经过对比试验,我们发现进口的无菌育苗基质病菌更少、营养更高,更利于种苗成长。”贾太说。
刘继佩介绍,砧木是嫁接繁殖时承受接穗的植株,其根系与接穗植株在嫁接繁殖后会形成共生关系。将黄瓜苗嫁接于特定的砧木,可以获得砧木的根系优势,更充分吸收养分、抗病虫害等。因此,选择一块好的砧木是育好黄瓜苗的基础保障。
润之禾公司团队多次前往国外,寻找高产量、抗病能力强的砧木。团队在不同的土壤条件、气候环境下进行试种植,不断调整种植方案,仔细观察每株种苗的生长情况。经过3年不懈努力和艰辛探索,终于成功筛选出适合我国种植习惯的品种——久留米南瓜砧木,为提升冬季黄瓜产量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广大农户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2023年,凭借先进的育苗技术,润之禾顺利拿到编码“第0001号”的青岛市首张农作物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公司也成为行业标准化、规范化的标杆。
向上攀登
如今的润之禾,育苗规模和产量不断增长,并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公司发展的目标远不止于此,种苗只是起点,种子才是农业的‘芯片’,我们要加强种子研发能力,不断向产业链上游攀登。”贾太说。
种子研发之路漫长而艰辛。“从确定亲本种子,到进行提纯、杂交,再到筛选出优质种子,我们经历过无数次失败。”润之禾育种技术顾问高健康介绍,首先是引种,从国内外广泛收集上千种黄瓜种质资源,对其遗传特性、植株形态、品质特性等进行观察和记录。此后,在大量黄瓜植株中,选择瓜条直、口感好、抗病能力强、耐低温的植株,经过提纯或杂交等手段进行育种,获得综合性能优良的新品种。
“一个新品种从培育到推广需要经过8年至10年甚至更长时间。这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和资金,每一步都充满不确定性。我们的研发团队曾经历过无数次失败,但从未退缩。”高健康说。
技术革新升级之路虽然艰辛,但也结出了累累硕果。经过不懈努力,润之禾在黄瓜种子培育方面成绩斐然。目前,公司已培育出黄瓜品种20多个,每年可生产种子近4吨。其中,“绿优2号”在全国旱黄瓜市场占据领先优势,成为行业内备受瞩目的明星品种。
近年来,润之禾积极拥抱国际前沿农业技术,组织员工赴海外考察学习,将国外的架栽培苗技术、精细化管护理念融入生产;联合科研院所攻关高端蔬菜种子研发,探索育苗新技术,构建先进的繁育技术体系。
站在新起点,企业开始布局未来发展版图:投资建设智能化温室,进一步提升年育苗能力;组建育种实验室,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抗病品种;拓展海外市场,让“中国苗”扎根世界。
“农业创新是一场长跑,我们将不断朝着智能化、数字化的育苗育种体系迈进,为行业发展树立全新标杆。”贾太说。(经济日报记者 刘 成)
相关文章
立昂微在互动平台表示,立昂东芯6英寸碳化硅基氮化镓产品通过客户验证,下半年将有望实现出货,目前多应用在航空航天、大型通讯基站、高铁机车、防卫市场等领域。公司相比同行的竞争优势是公司的自动化产线与砷化镓兼容,可降低成本和故障率,技术方面柔和了PED在电力电子方面的积累,在钝化和高压器件方面有较好的改善
2025-09-08 18:33:00精准识别与靶向扶持,激活经营主体动能。镇村两级通过产业调研,敏锐捕捉到种植大户张吉斌的转型需求——其试产的1500瓶花椒酱迅速售罄,市场需求明确,但小作坊产能严重制约发展。政府将其确立为重点扶持对象,协助申报各项资金68万元,定向用于改造300平方米标准化无菌厂房,同步配置检验室、展览厅及冷链保鲜设
2025-09-08 17:55:00近日,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材料赛道、资源开采赛道(高职组)以及教育与体育赛道(中职组)赛事已落下帷幕。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4支代表队代表甘肃省荣耀出战,获得2金2铜的优异成绩,创下在该项赛事中的历史新高。△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参赛选手合影本次材料赛道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高职院校的7
2025-09-04 15:48:00A股五大上市险企在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的同时,还发布了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9月2日,据北京商报记者梳理,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和新华保险拟进行中期利润分配,合计分红金额约为293.36亿元(含税)。一方面上市险企需要通过合适的分红水平稳定投资者信心,支撑当前股价;另一方面也需要考虑
2025-09-03 00:29:00Transparency“制造业当家”催生制造业企业对高层次工程人才的迫切需求,提升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因而成为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命题。记者近日采访五邑大学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机自学院”)获悉,五邑大学机械专业学位点联合省级研究机构以及“国家小巨人”企业,打造“双向互哺
2025-08-31 18: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