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上天入地下海,这很狮山!丨博爱湖问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6 18:37:00    

7月5日,南海狮山,晴空万里。一场“上天入地下海”的发展协奏曲在此奏响——从航天科普的星辰启航,到千年窑火的当代重燃,再到跨越千里的产业新章,三个项目的同日推进,再一次刷新了狮山的城市界面。

从5月“笋嘢顶瓜瓜”的“农”情蜜意,到6月村超大湾区赛区的激情落幕,再到如今一日见证三大跃迁,狮山用孜孜不倦的追求,在“百千万工程”的深水区,刻下了以“人文经济学”破题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足迹。

千年窑火重燃,官窑文化艺术中心开幕。南海融媒记者 李福云摄

上天:点亮湾区科普新地标

7月5日下午,狮山航天科技体验中心(狮山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训中心)现场,当蓝色剪彩纽带如航天轨道般展开的瞬间,这座全国首个将真实的航天科研实验与航天实景科普相结合的综合性航天主题教育基地,便宣告正式启航。

这场科学与人文的深度对话,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航天科普一个新地标的诞生——这里不仅是触摸星辰的窗口,更是新质生产力在科普领域的生动实践。

狮山航天科技体验中心(狮山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训中心)正式开馆。通讯员供图

一座产业重镇打造“全国首个”场馆,背后是其向科创新城跃迁的雄心。早在今年3月,狮山便以人文引领、科技驱动,掀开了“青春狮山 三十而立”的序幕。其时,狮山镇党委书记梁觉聪便提出,要以科技焕发城市能级跃升、以科技点缀人文增色添彩。此番狮山航天科技体验中心开馆,既切题又应景。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模型。通讯员供图

在这里,有航天探索全链条的沉浸式体验:1:4等比例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模型,大国重器的气息扑面而来;运用国内首创“实景沙盘+MR混合现实”交互技术的“火星基地”,带领观众“穿越”至红色星球;还原中国空间站的“筑梦天宫”,可深度体验航天员的日常;“小小航天讲解员”培养计划、国际空间科学与载荷大赛、校企联合科创计划……一系列活动让航天精神在青少年心中扎根生长。

孩子们现场体验。通讯员供图

作为南海区重点打造的科普教育旗舰工程,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也表示,这是全区科技创新领域的一件大事,将有力推动南海科普事业蓬勃发展,为全区构建开放融合的新时代科普工作格局注入磅礴动力。

更重要的是,狮山将以此馆为起点,把科学普及与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升级相契合,加快科技、产业、教育融合创新,让全社会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现。

下海:窑火重燃激活千年文脉

同日下午,官窑片区迎来双重蝶变。在官窑文化艺术中心,以景德镇陶瓷大学特聘教授、景德镇三宝国际陶艺村创办人、“十里官窑总营造师”李见深为首的2025年首届官窑三宝国际当代作品邀请展正式面世,三十余位海内外艺术家的精品力作揭开了神秘面纱。

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左)和李见深共同推开官窑文化艺术中心的大门。南海融媒记者 李福云 摄

此番力作还需追溯至1100年前,当年南汉王在此设官办陶窑,“官窑”之名由此诞生。至宋代,官窑已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奇石窑的陶瓷经官窑水道远销海外,南海1号沉船出土的瓷器中,也刻有“官窑内造”字样。官窑在清代乃至民国初年最为鼎盛,其时河堤上的墟市各种店铺林立,圩内人口过万,热闹繁华,旧时有“十里长街”的美称。

时光荏苒,如今的官窑虽不复当年,但千年窑文化的历史记忆深刻依旧。作为“十里官窑总营造师”,近年李见深携海内外艺术家,将自身先锋的理念注入这座千年窑都,在传统技艺与当代表达的碰撞中,构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同时,以艺术重燃千年窑火,在泥土与火焰的交融中,辐射出“世界的新官窑”一片发展新天地。

顾耀辉(右一)参观官窑文化艺术中心。南海融媒记者 李福云 摄

当身穿香云纱出席的一众主礼嘉宾揭开官窑文化艺术中心的牌匾时,南海本土“文化+产业”的结合之路在这一刻具象化了,南海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也有了完美的诠释。而南海也借此向外界释放出依托文化赋能,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厚底蕴、强大能力与坚定决心。

回归狮山,这也是其从需求端发力,以文化撬动高质量发展,以艺术赋能产业升级,坚持人文引领、科技驱动,高位推进“双中心”建设的应有之义。官窑的窑火重燃,将为南粤古驿注入多元化国际化色彩,让千年窑火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

除了跨越千年,更有跨越千里。当日下午,《佛山市南海区—喀什地区伽师县陶瓷艺术与紫砂产业合作发展框架协议》正式落笔。这场跨越千里的“握手”,标志着两地对口支援合作迈入新阶段。两地将联手构建“伽师资源+南海设计+联合生产+市场共享”创新模式,联合打造“南海陶艺”和“伽师紫砂”区域品牌,让两地的“文化+产业”熠熠生辉。

两地签约完成跨越千里的“握手”。南海融媒记者 李福云 摄

入地:“老官窑”蜕变“新磁场”

另一重蝶变的坐标在官窑粮仓,总投资2.7亿元的官窑水泥厂及马步头一期改造项目破土动工。这片近350亩的老工业区,正以“小尺度、渐进式”更新模式重构空间基因。

时针拨回至今年5月,狮山与佛山创意产业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达成友好合作,计划把官窑水泥厂及马步头周边老旧小区打造成为“民生+文化+宜居+宜游”的全新活力成长空间,有望与官窑文化艺术中心梦幻联动,为“世界的新官窑”建设发展再添浓墨一笔。

项目正式拆墙,进入动工阶段。南海融媒记者 李福云 摄

对于官窑来说,这是历史文化底蕴的又一次现实映照。这一次,既有基础设施立体升级,也有工业遗存文创化,既有童趣赋能文化IP,也有佛山创意产业园的“拆墙文化”。在“一心一轴三核多节点”的骨架下,在“传统与新兴业态混合”的生态里,在“古玩+潮玩”的密钥中,一个融潮流文化、数字文化、创意设计和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可持续街区将在未来呈现,届时“老官窑”将真正成为“新磁场”。

儿童公园效果图

进一步看,今天的十里官窑,正以“文化+”为核、“业态+”为翼,构建“双核辐射、四板块联动”的发展格局。而狮山也承诺,将以“政策护航、服务落地、生态共荣”的宗旨,以“店小二”的精神,为商家企业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和更加优质的服务,让投资狮山、入驻狮山这项优选更深入人心。

同日上天入地下海,绝非偶然。其深层逻辑正是狮山在“百千万工程”深入推进的当下,对“人文引领、科技驱动”发展路径的坚定践行。当科技注入人文温度、产业扎根文化土壤、城市更新尊重历史肌理,镇域经济便能突破传统路径依赖,生长出兼具活力与底蕴的发展新范式。

这片土地上的航天梦想、窑火温度与丝路新篇,共同构成了中国镇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先锋叙事——这里书写的,不仅是狮山的未来,更是千千万万城镇高质量发展的启示录。

文/南海融媒记者 杨世聪

通讯员 詹柱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