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上,公安部展出的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引发广泛关注。据了解,这个由公安部打造的"数字保镖",每天能减少2000多万次身份信息泄露风险。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通过“网号+网证”双轨机制,将传统身份证信息转化为加密的虚拟凭证。
网号,是指与自然人身份信息一一对应,由字母和数字组成、不含明文身份信息的网络身份符号;网证,是指承载网号及自然人非明文身份信息的网络身份认证凭证。
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支撑下,大家就可以使用网号、网证方便、快捷地在互联网服务及有关部门、行业管理、服务中非明文登记、核验身份。
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在网上需要注册账号时,一般都需要输入我们的身份证号、手机号来证明自己的身份。但同时也带来了风险,我们的个人信息容易被泄露。
现在,我们可以下载“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申领网络身份。在其他各家App需要认证“你是你的时候”就可以用这个国家身份信息来认证自己。
以某航旅App为例,可以点击“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图标进行关联登录,无需再输入身份证号码。
登录完成后,点击证件可看到显示已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完成认证。
这就相当于国家给自己发了一件“个人信息防弹衣”,让对方无法拼凑出你的完整个人信息和网络画像,从而保护我们的个人信息安全。
申领需要一部支持NFC功能的手机,应用商店搜索并下载App并点击“立即申领”,之后就可以按下图的指示进行操作↓
未成年人同样可以进行申领,但需要已申领网络身份信息的监护人进行协助↓
(来源:央视新闻)
相关文章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发展改革委纪检监察组、河北省纪委监委消息: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主任于施洋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发展改革委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河北省监察委员会监察调查。于施洋公开信息显示,于施洋出生于1974年,研究员,管理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2025-07-03 10:16:00今日,“网信中国”发布通告,近期,国家网信办扎实组织开展“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部署地方网信办积极受理处置涉企网络侵权不法行为,督促重点网站平台强化涉企信息内容管理,从严从快处置一批涉企违法违规账号。现将部分典型案例通报如下。1.“柴怼怼”等账号编造涉企虚假不实信息
2025-07-02 16:12:00据京东发言人微博消息,京东发布关于京东稳定币产品及业务合作不实信息的严正声明:我们近期关注到某些企业发布有关和京东币链展开合作的信息,存在失实情况,误导了行业和公众舆论。请大家注意甄别,警惕“荐股”类骗局,避免财产损失。同时,我们再次提醒公众,目前京东币链科技并没有开始发行稳定币,也没有设立任何相关
2025-06-30 12:56:00鲁网6月25日讯(记者 王玉龙)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空间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伴随而来的网络暴力、虚假信息、隐私泄露等问题也日益凸显,网络文明建设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在保障言论自由的同时维护网络秩序?如何在技术创新的同时防范伦理风险?这些问题的答案,关键在于把握
2025-06-25 11:34:00●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2025年首次发布“中国好人榜”●九部门联合发文推动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应急使命·2025”演习举行 聚焦极端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合理比价!国家医保局将持续更新全国医疗服务价格“一览表”●最高检检察侦查厅正式挂牌成立●国家防总对重庆、贵州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国家防减救灾委对
2025-06-25 05: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