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中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长期以来在稳定就业、保障民生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用足用好稳岗返还、税费减免、就业补贴等政策”。根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的信息,截至2024年6月份,我国中小微企业数量已超过530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贡献全国60%以上的税收和GDP,技术创新成果占比达70%,成为科技与经济协同发展的核心引擎。
近年来,国家通过政策倾斜重点引导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针对中小微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中小微企业通过校企合作、见习基地建设和专项招聘等方式,为高校毕业生群体提供了可观的就业机会。此外,政府还鼓励中小微企业聘用退役军人、失业人员。政府会按照企业聘用的退伍军人数量为企业提供税收优惠。企业吸纳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可享受职业培训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税费减免、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政策支持。根据经济普查数据,全国中小微企业法人单位吸纳的就业人数占比达到了80%以上,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目标贡献了卓越力量。
尽管成绩显著,中小微企业在稳就业过程中仍面临多重挑战。一是品牌与薪酬竞争力不足。受限于市场影响力和资金实力,中小微企业的薪资水平往往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而即便开出高薪,中小微企业仍难以吸引优质人才,求职者普遍倾向选择知名大企业,导致中小微企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长期缺人,甚至出现“高薪难觅良才”的现象。二是人才留存与培养压力突出。中小微企业的职业发展空间相对有限,加之福利体系不完善,加剧了人才流动性。以技术岗位为例,该类岗位年均流失率较高,新员工培训投入大但留存率低,形成“招人—流失—再招人”的恶性循环,加重了企业负担。三是招聘渠道单一且效率低下。多数企业依赖内推、线上平台等传统方式,信息易被淹没,招聘周期平均长达3个月,隐性成本高。同时,部分企业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本管理团队,流程不规范导致试错成本增加。未来,破解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困境与结构性矛盾,亟待政府、企业、求职者三方协同破局。
政府层面,应继续深化财政金融支持,扩大稳岗专项贷款及创业担保贷款规模,对养老服务、人工智能技术等紧缺岗位实施定向补贴。同步完善技能人才供应链,联合职业院校、龙头企业制定行业标准,推动“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联动贯通,推广“学历证书+职业技能证书”制度,破解高校专业人才培育滞后难题,切实响应企业需求。
企业层面,应在政策红利驱动下加速数智化转型,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搭建智能平台。重构雇主品牌与激励机制,建立差异化薪酬体系,对核心技术岗位提供股权激励,推行“教练式管理”,规划清晰的晋升通道,通过内部技能竞赛选拔骨干降低技术人才流失率。强化产教融合,与职业院校共建实习基地,精准匹配岗位需求。
求职者层面,需调整就业预期与能力结构,破除“唯大企业论”观念。此外,主动强化个人技能储备,参与政府和企业组织的各类技能培训,提升职业规划能力,适应中小微企业“一专多能”需求,向复合型人才进阶。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劳动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 周晓光)
相关文章
随着智能设备广泛应用与远程办公常态化,移动终端正在迅速取代传统计算设备,成为网络攻击的首要目标。网络犯罪分子正不断利用间谍软件、钓鱼攻击、零点击漏洞以及AI增强型威胁,窃取敏感信息。面对这一趋势,企业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终端安全战略,采取更加主动、系统的防护措施,保护自身数字资产。移动设备的安全挑战不
2025-05-06 11:23:00【中国驻美大使谢锋:经贸关系不是零和游戏 美滥施关税损人害己】财联社5月5日电,中国驻美国大使馆5月3日举办开放日暨甘肃省推介活动,谢锋大使出席并致辞。 谢锋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经济全球化已从涓涓细流汇聚成滚滚浪潮,各国优势互补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经贸关
2025-05-05 06:48:00大小新闻客户端5月4日讯 高新区居民反映:高新区规划国土局答复海天雅筑小区一二期地上停车位权属开发企业,由开发企业办理销售租赁和赠送。请问销售地上停车位需不需要办理销售(预售)许可证?责任编辑 王道昌
2025-05-04 11:05:00“衢州政府食堂名菜齐聚,套餐只需18元”“荣昌政府食堂米饭蒸了半吨多”……今年“五一”假期,浙江、江苏、重庆、湖北、陕西等地纷纷推出暖心举措,打开党政机关大门,为游客提供免费停车、免费饮用水,甚至开放政府食堂等暖心服务。假期期间,党政机关大门对外开放有何深意?5月1日,衢州政府食堂排起长队。(衢州市
2025-05-03 22:25:00【来源:西安新闻网】五一劳动节当天,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动车段动车组机械师们坚守岗位,加强动车组走行部、车顶高压设备、车内服务设施等关键部位的检查力度,排查各类故障隐患,确保动车组性能处于最佳状态,保障“五一”假期动车组运能供给,全力提升广大旅客乘车体验。西安报业全媒体首席记者 梁璠 通讯
2025-05-02 04: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