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五一”小长假,全国旅游消费呈现“长线爆发、跨境双向升温、县域逆袭”三大特征,直观展现出假日经济蕴含的强大活力与消费市场的深刻变化。在消费需求迭代升级的当下,想让假日经济的流量真正转化为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增量,创新无疑是关键。
以产品创新重塑假日经济新体验。每逢假日,出游人数持续增多,但传统的“打卡式旅游”已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的需求。他们更倾向于深入体验当地文化、探索小众目的地。县域小城的逆袭正是这一趋势的生动体现。走进乡间村落,观赏千年壁画,体验非遗技艺,“去景区化”的旅行方式正成为新潮流。这也给商家提了个醒:唯有主动求变,才能抢占市场先机。与其扎堆开发热门旅游路线,不如深度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开发定制化、个性化的旅游线路。例如,可以围绕非遗打造研学旅行,结合乡村振兴推出田园体验项目,让消费者在旅行中感受文化魅力、获得独特体验。
用服务创新夯实假日经济根基。假日经济的集中释放,是一场对城市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大考”。交通拥堵、景区拥挤、服务滞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体验感和满意度。一方面,要加强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建设,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资源的精准调配,缓解供需矛盾;另一方面,需强化市场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投诉快速响应机制,对宰客、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零容忍,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一些热门的旅游城市还可以采取在节假日期间开通旅游专线、增设临时停车场等措施,同时加大市场巡查频次,既保障游客出行畅通,又营造安心消费的良好氛围。优质的消费环境不仅能提升游客满意度,更能为城市积攒口碑,让“头回客”变成“回头客”。
靠模式创新拓展假日经济新赛道。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线上线下融合已成为消费趋势。一些跨界融合的新兴消费模式,为假日经济开辟了新的增长点。例如,将音乐节、演唱会等演出与旅游深度融合,打造“演出+旅游”的沉浸式体验;举办电子竞技等赛事,吸引年轻消费群体。今年“五一”期间,成都线下演出活动密集,大批年轻人“跟着演出去旅行”,助力成都跻身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前三。一场演唱会结束后,散场的年轻人涌入街头巷尾的火锅店,打卡夜市选购纪念品,进而为城市消费注入持久的活力。通过创新消费模式,既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又能延伸消费链条,真正实现假日经济综合效益的全面提升。(作者:李思雨 来源:经济日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相关文章
9月5日上午,第八届四川华侨华人社团大会暨首届海外高新科技人才交流合作周在四川省成都市正式启幕。本次活动将持续至9月8日。大会期间将有涉及高端装备智造、新能源与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智慧农业等领域的70个项目进行签约,预计总金额达339.06亿元人民币。开幕式现场当日,记者从成都简阳市获悉,在
2025-09-05 22:30:00成都市气象台2025年9月2日7时发布天气预报:预计我市2日白天阴天间多云,有分散阵雨,气温21~29℃;中心城区,阴天间多云,有分散阵雨,气温22~29℃。来源:成都气象微博
2025-09-02 07:55:00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张怡)近日,上海米蜂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因业务扩展需要,同时申请办理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由于对审批层级不熟悉,审批进程受阻。了解到情况后,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政务服务分中心立即启动“一对一”帮办代办机制,全程指导,协助该公司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2025-09-01 08:17:009月1日起,新修订的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将施行,对电动车防火阻燃、防范非法改装等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连日来,记者走访本市多家电动车销售门店,发现“旧国标电动车”走俏,不少卖家表示“这月不买下月就涨价”。不仅如此,部分卖家还将“改装更灵活、解除限速更容易”作为旧车的卖
2025-08-31 11:31:00成都最新外贸数据出炉。今年前7个月,成都进出口总值近5000亿,占全省外贸总量的82.7%,刷新历史同期纪录。作为四川外贸增长的核心引擎,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成都造”密集上新、加速出海,接下来就跟着记者走进工厂企业看看。在成都高新区,盛迪医药近日获批上市的一款滴眼液正加紧打包出货。这款“成都造”新药
2025-08-28 12: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