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塔尔蒙·约瑟夫·史密斯,翻译/观察者网 郭涵】
美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繁荣阶段。
截至2024年底,美国家庭的净资产总值创下历史新高。失业率连续三年维持在历史低位附近,家庭总债务与资产之比同样接近历史最低水平。
然而,即便在这片富饶之地,问题依然存在——美国民众的真实境遇与外界观感之间存在着耐人寻味的落差。
尽管通胀压力已逐渐消退且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美国经济仍然陷入严重的不平等,财富积累与财务安全方面的鸿沟依旧难以弥合。值得注意的是,以整体人口为样本的统计数据,或许掩盖了更广泛群体面临的现实困境——特别是处于财富金字塔下半部分的中低收入群体。
根据无党派的国会预算办公室最新研究数据:目前全美前10%的富裕家庭掌握着69%的社会财富,而底层50%家庭仅持有3%的财富(若计入社会保障福利的预期收入,这一群体的财富占比将提升至6%)。
历年来美国各阶层(基于财富百分位数)家庭的财富变化情况,由上到下:前10%、第51%至90%以及后50%。 制图:《纽约时报》 数据来源: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
近年来,虽然美国较不富裕的50%人口的财富有所增长,但其中大部分均以金融分析师口中的“非流动资产”形式存在——例如价格上涨带来的房产增值与股票投资组合收益。这类资产难以快速变现,而当下的生活账单与日常开支较数年前已显著攀升。
虽然财富金字塔底层50%群体仅持有金融市场总财富的1%,但调查显示,每10名美国成年人中就有6人持有股票资产。追踪数千万美国银行账户持有者财务状况的摩根大通研究所研究主管丹尼尔·沙利文(Daniel Sullivan)指出,大量非流动资产“看得见摸不着”的困境,可能正在引发许多美国人的挫败感。
沙利文列举了一个许多人深有同感的例子:“虽然房产净值大涨,我的401(k)退休金账户也增值不少,但这两笔钱现在根本动不了!”
尽管整体财富持续增长,美国家庭的经济信心仍未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实际上,在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引发通胀型全球贸易战担忧、进一步冲击消费信心与股市之前,这种信心低迷已然存在。但数据中更引人注目的是不同收入群体间持续扩大的认知鸿沟。
密歇根大学月度消费者信心调查显示,过去四年间,收入处于后三分之二区间的群体对经济存在严重的悲观看法——其信心指数屡屡探底的程度,通常只有在2008年金融危机等深度衰退期才会出现。
相比之下,收入排名前三分之一群体的信心指数虽然曾跌破疫情前水平,但近期已出现回升态势。
“高收入群体是总支出的主要驱动力”,负责密歇根大学此项调查的经济学家徐荟安(Joanne Hsu)指出,“2022年至2024年间,该群体的信心指数呈持续攀升态势,这与其强劲的消费表现完全吻合。”
上述两个群体间的认知差异,或许部分来源于经济学家惯用的分析方式: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百分比变化而非实际金额变化来追踪收入增长水平。
徐荟安解释道,即便在通胀率高达9%、收入增长被严重稀释的高峰期,“对中高收入群体而言,10%的涨幅意味着实实在在的购买力提升,意味着你可以拿这笔钱做点什么。比如年薪10万美元者能获得1万美元的加薪。”
不过她补充道,“但对底层群体而言,即便同样获得10%的时薪涨幅(例如从15美元涨至16.5美元),仍难以摆脱入不敷出的生存困境”。
自由派智库“人民政策项目”主席马特·布鲁尼格(Matt Bruenig)在近期发布的报告中,重新审视了美国经济学界长期争论的“月光族”规模问题。他指出,这个术语本身存在“固有的模糊性”。
基于美联储每年发布的《家庭经济与决策调查》数据,布鲁尼格提出新的定义标准:“若将‘月光族’定义为,要么手头没有三个月的应急储蓄,要么无力承担2000美元紧急开支的人群,那么全美有59%的成年人符合这一定义。”
“损失厌恶”效应
摩根大通研究所所长克里斯·惠特(Chris Wheat)指出,当前美国民众的持续低迷情绪背后,潜藏着一个经济数据难以捕捉的心理动因——2020至2023年间新冠疫情及后疫情时代的剧烈变化,对美国的中产及工薪阶层造成了影响深远、至今仍未走出来的“心理余震”。就现金存储来说,这件事有利有弊。
2020至2021年间,联邦政府发放的巨额直接援助金曾让数千万家庭短暂体验了一段“超收入”生活水平时期,得以偿还部分债务、省下更多收入。但众所周知,援助计划如期终止,从尽兴回到现实的残酷落差感接踵而至。
通过对800万个银行账户持有者的数据分析,摩根大通研究所发现:2021至2023年间,经通货膨胀调整后的家庭收入与支出水平均显著下滑。简而言之,购买力持续萎缩。
自今年1月20日特朗普宣誓就职以来,香港恒生指数(上)、欧洲斯托克600指数(中)和标普500指数(下)走势变化图。 《纽约时报》
尽管同期所有收入群体的活期账户余额仍处于历史健康水平,但美国的现金储蓄自2021年峰值后便一路走低。
“物价全面上涨,人们的消费习惯却并未相应地调整”,惠特分析道。当财政补贴的“超能力”消失后,美国中低收入家庭被迫重新依赖劳动收入支付日常开销。惠特认为,这种转变似乎催生了心理学家与经济学家同时指出的“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现象——人类因失去产生的痛苦感知远远强于获得带来的满足感。尽管美国人的平均小时薪金从2019年1月的23美元涨至2025年1月的31美元,但工资涨幅带来的喜悦却被通胀压力完全抵消。
多数经济学家同意,终止2020至2021年间的非常规援助是必要之举,甚至有人主张应该更早地收场。但惠特强调,在经历过短暂的财务宽松期后被迫重返精打细算的生活,这种心理落差极易引发强烈的挫败感。
房产更“阔”与钱包更“薄”
美国自2020年以来房价飞涨,全美底层50%家庭的净资产中约半数来自房地产。但在这些人群中,房产增值带来的财富效应往往难以转化为实际的获得感。
密歇根大学的徐荟安指出,房产估值的飙升无法抵消日常生活开支的压力,而高利率与住房短缺的双重夹击,使得购置首套房或以改善居住为目的的购房在当下显得不切实际。这种困境正在持续压制美国中低收入家庭的经济信心。
数据显示,美国35岁以下成年人的住房拥有率从1980年的50%峰值已跌至30%。全美住宅建筑商协会2024年的研究估计,约半数的美国家庭无力购买价值25万美元的房产,而当前的房价中位数已达41.9万美元,远超绝大多数人的承受能力。
在很大程度上冰冻了近三年的美国房市甚至开始侵蚀高收入群体的经济预期。过去几年来,大量房主因家庭或工作原因寻求换房,却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他们珍惜在低利率时期锁定的廉价固定利率房贷;另一方面,他们在面对今天高利率、高房价下同类房产的月供金额时望而却步。
在当前更广泛的个人理财图景中出现了一个意外的现象:尽管高利率对房地产等行业产生了抑制作用,却为具备储蓄能力(即税后仍有结余者)的家庭创造了显著的增收机会。
美国多家大型银行的研究团队发现,利率上升直接推动了这些储蓄者将更多的现金配置到高收益储蓄账户中。2025年1月,全美个人利息收入创下2.1万亿美元的历史峰值。
摩根大通研究所报告指出,对于高收入家庭而言,即便活期账户余额有所减少,其现金储备总量很可能因利息产生的收益激增而大幅提升。但该机构研究主管沙利文总结道:“对低收入储户来说,处境并非一片黯淡,却也难言乐观。”
当地时间3月26日,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宣布对汽车及部分汽车零部件征收25%的进口关税。 视觉中国
关税阴云
历史经验表明,在经历了一场通胀冲击或经济衰退后,随着经济复苏的周期推进,消费者信心通常会逐步修复——这让美国家庭有机会逐步适应新的物价体系与就业市场环境,并重拾发展预期。
但来自经济学界与投资界的多方声音指出,特朗普政府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正给经济前景带来不必要的通胀风险。在他二次当选前已经走上相对稳定轨道的美国经济,也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瑞银全球财富管理美国股票策略主管戴维·莱夫科维茨(David Lefkowitz)分析称,过去一个月以来金融市场的抛售潮与信心暴跌,“主要源于关税政策及其潜在威胁引发的不确定性冲击”。
然而,特朗普总统与他的顾问们则将任何潜在的经济衰退或政策引发的通胀上行描述为“经济浴火重生的必要阵痛”。特朗普赢得选举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民众相信他有能力让经济恢复健康。在正式就职前,特朗普也承诺会压低物价、减少生活成本。但路透社/益普索的民调显示,目前仅39%的受访者认可特朗普对经济的处理方式,对其生活成本应对策略的支持率更是低至32%。华尔街主要机构已大幅上调美国经济衰退概率的预测值。但相比之下,部分分析师更关注民众对经济感到焦虑背后的深层动因。
西格尔家族基金会(一个专注教育与劳工研究的非营利机构)劳工经济学家欧文·戴维斯(Owen Davis)指出,当前关于经济不满情绪的讨论时常陷入误区——人们习惯将“经济是否陷入衰退”与“民生质量是否改善”这两个本应区分的问题混为一谈。
“我们需要建立双重对话框架”,戴维斯比喻道,一方面是判断这艘“巨轮”的总体规模、平稳度和方向是否出了问题,然后再讨论这艘巨轮的质量。
“我们必须要有能力区分两个问题:一是判断这艘巨轮是否正在沉没,接下来才是讨论船舱内的居住条件是否舒适。”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相关文章
暑期高温持续,不少家长带着孩子逃离城市喧嚣,奔向自然怀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凭借清凉气候、奇山秀水和丰富的亲子体验项目,成为亲子游的热门之选。这个夏天,越来越多的家庭在这里解锁 “遛娃”新方式,让孩子在山水间撒欢,在自然中成长。在十里画廊,形态各异的峰林与缓缓流淌的溪水构成天然画卷,成了亲子家庭的“
2025-07-17 12:22:00新华社纽约7月15日电(记者徐兴堂)美国总统特朗普15日在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上发文宣布,美国将对所有进口的印度尼西亚商品征收19%的关税,而美国对印尼的出口将享受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待遇。特朗普表示,他与印尼总统普拉博沃会谈后,双方达成一项重要协议。根据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印尼“首次向
2025-07-16 03:57:00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7月14日,美国一个主要由民主党领导的州联盟起诉特朗普政府,指控其扣留国会批准的约68亿美元的教育经费。来自24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的总检察长或州长在罗德岛州普罗维登斯的联邦法院提起诉讼,称美国教育部和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违宪冻结了国会批准的六个项目的资金,导致全国学校陷入混乱
2025-07-15 09:21:00暑假来临,旅游市场热度越来越高。近期多家旅游平台大数据显示,暑期旅游客流以亲子游、学生游为主力人群,长线游占比超过六成,旅游热门目的地民航、铁路等客流增幅明显。“暑期档”入境游再升温今年上半年,随着中国免签政策持续扩容,外国人入境游市场迎来显著增长。目前正值暑期,入境游再度升温,海外学生和亲子家庭的
2025-07-14 21:52:00△尼日利亚外交部长优素福·图加尔(资料图)当地时间7月10日,尼日利亚外交部长优素福·图加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正在向非洲国家施压,要求他们接收被美国驱逐的非法移民,美国最近对尼日利亚旅行者的签证限制不是“对等的”,是一种施压策略。图加尔表示不会屈服于特朗普政府的压力而接收被美国驱逐的委内瑞拉人。
2025-07-12 03: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