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系AI生成
钛媒体4月30日消息,AIoT企业特斯联招股书更新。招股书显示,公司2024年营收18.43亿元,同比增长83.2%,2022-2024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达58%。
2022年-2024年,特斯联营收年复合增长率达58.0%,同时三费费用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由2023年的76.9%下降至45.0%。特斯联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238天、2023年的180天、2024年进一步缩短至104天。
从收入结构来看,2024年,特斯联AI产业数智化业务收入自2023年的6.24亿大幅上涨162.9%至16.4亿,占全年总收入的89%。
与此同时,特斯联年度总客户数量由2023年的330个提升至342个,其中255个来自AI产业数智化业务。截至2024年12月31日,特斯联在手订单金额达23亿元。
目前,特斯联产品已被来自全球160个城市的800多个客户部署,包括中国、阿联酋、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招股书还披露了2025年1月起始,特斯联D++轮投资获得所得款项6.55亿元,十足的资金储备为特斯联冲刺IPO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a
此次,特斯联还在招股书中更新了三大战略板块:AIoT领域模型、AIoT基础设施及AIoT智能体,全面发力空间智能。
生成式AI与大模型的结合为空间智能的发展带来了全新机遇。以AIoT智算基础设施与领域模型的组合为基础,叠加多模态大模型驱动的AIoT智能体,或将成为AIoT侧推动空间智能发展的一条高效路径。
特斯联以AIoT起家,贯通顶层模型、应用及底层基础设施,其中,AIoT领域模型作为空间智能的分析引擎,采用“多模态”及“模型+系统+应用”的商业化策略,其代表产品包括经济大模型和能源大模型。
经济大模型通过历史经济数据、宏观经济态势和行业动态及微观企业行为,实现经济问题解析;能源大模型可综合分析辐射、温度、人员分布等因素,确保温度、湿度、光照等关键参数恒定于舒适区间,同时兼顾舒适体验与节能减排。
为满足不断增长的智算需求,特斯联推出了AIoT基础设施及其全栈智算产品套件,作为其空间智能体系的基础。面向不同算力规模的训练及推理需求,绿色智算体目前提供特算1号(8P级规模智算体)、特算1号-DS版(8P级规模智算体)、特算2号(64P级规模智算体)、特算3号(千P级智算集群)。
此外,特斯联还提供极特”DeepSeek一体机和X-Stack智算云平台,满血版本一体机单机即可支持DeepSeek 671B模型,“极特”一体机还预置Qwen、Llama等其他主流模型,可实现不同模型间的一键切换。X-Stack智算云平台是面向智能数据中心需求打造的,提供计算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资源池化、网络安全等服务的云平台,计算资源利用率最高可达97%。
AIoT智能体则作为特斯联空间智能解决方案的统筹交互界面,以机器人与智能穿戴设备为核心载体,作用于企业级用户及终端消费者,包括智能机器人、HALI智能体等。
灼识咨询数据显示,中国AIoT市场的收益预计从2023年的8210亿元增长至2028年的1393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1.1%。(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 | 张帅,编辑 | 盖虹达)
相关文章
5月21日,迪生力今日收盘5.03元,上涨3.71%,最新市净率9.12,创11天以来新低,总市值21.54亿元。截至2025年一季报,共有6家机构持仓迪生力,其中其他6家,合计持股数22708.61万股,持股市值9.15亿元。广东迪生力汽配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铝合金轮毂及汽车轮胎、新能源汽车
2025-05-21 18:47:00中国领先的在线品牌折扣零售商唯品会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唯品会第一季度实现净营收263亿元(人民币,下同),Non-GAAP净利润23亿元。同时,一季度GMV为524亿元,活跃用户数4130万;超级VIP(SVIP)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18%,贡献线上销售的51%。报告期内,公司按计划
2025-05-20 20:29:00智能电动车正重构汽车产业链主导关系,供应链企业借技术驱动走向聚光灯下,与整车厂的边界日益模糊,催生一条全新的汽车生态链文|《财经》实习生王靖扬 记者李皙寅编辑|李皙寅在刚刚落幕的上海车展上,出现了“抢戏”现象:供应链企业不再甘于幕后,而是带着技术成果高调登场,吸引媒体与观众目光。有博世、大陆等国际化
2025-05-20 20:02:00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蓬勃发展势头。截至今年4月份,我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达157.6
2025-05-20 06:49:00文 | 节点财经,作者 | 零度 “时间不等人,现在的市场环境对吉利汽车而言,已经没有容错的空间。”在回答吉利与极氪整合为何要如此之快时,桂生悦如是说。时间不等人。从霸主到跟随者,只有一线之间。从表面看,当新势力仍在为盈亏平衡挣扎时,吉利已实现技术转型与财务健康的双重突破:2024年营收2402亿元
2025-05-19 11: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