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安晚报】
睡眠障碍患者可在睡眠医学中心进行监测。
白天犯困打瞌睡,这种经历很多人应该都有过。而对于一些课上不自觉就能随时入睡,甚至“秒睡”的孩子来说,其可能不只是过度劳累、睡眠不足引起的问题。15岁的女孩芳芳(化名)上课时明明没有困意,却总能不自觉地“一秒入睡”,到医院检查才发现患上了一种罕见的失眠障碍疾病——发作性睡病。
事实上,说到睡眠障碍,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失眠,但其实睡眠障碍是一组疾病的统称。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张璐表示,根据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三版(ICSD-3,2014年发布),目前睡眠障碍被分为7大类60多种疾病,“睡不着”是病、“秒睡”“睡不醒”是病、睡着了打鼾严重起来也是病……针对出现反常或严重睡眠问题的人群,需要及时到专业的睡眠门诊就诊,寻求专业医生建议。
罕见病导致女孩“秒睡”
“医生,我家孩子总是上课睡觉,她说也不是困了想睡,就是不自觉突然睡着了,这是咋回事?”当王先生(化名)来到睡眠门诊找到张璐,他本以为女儿芳芳是因为学习压力过大导致的上课“爱睡觉”问题。
“其实,孩子如果白天总想睡觉,甚至在没有困意的情况下马上就能睡着,我们要警惕一种罕见的睡眠障碍,即发作性睡病。”张璐介绍,发作性睡病多见于青少年儿童,主要表现为白天犯困,尤其是不分时段、不分场合地突然睡着。
具体来说,除了日间过度思睡外,发作性睡病患者还会出现猝倒的症状,比如说在高兴或大笑等情绪激动时,会出现腿发软、眼皮突然抬不起来的表现,严重时甚至会瘫软在地。还有一些人会有夜间的睡眠障碍,比如夜间会做噩梦,有时还会有睡眠瘫痪(俗称“鬼压床”)的表现,夜间也时常觉得睡眠质量不好,甚至在入睡时和将醒前会有一些睡眠幻觉等。
“如果出现了以上症状中的一种或多种,家长就应该警惕孩子爱困倦的情况,及时就医检查。”张璐提醒,发作性睡病的诊断需要专业医学评估,除了临床表现外,还需在睡眠中心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和日间多次睡眠潜伏期实验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让孩子的睡眠更安稳、更健康。
有人多次“憋醒”不自知
与“秒睡”和失眠相比,有这样一群“总感觉睡不好”的人——睡着后呼噜震天响,睡醒后感觉很疲惫。对此,张璐指出,很多人认为睡着后能打鼾是睡得太香,但如果是伴有呼吸暂停的鼾声,需要警惕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这种疾病多见于中年男性肥胖人群,常表现为打鼾声音非常响,声音忽高忽低,并且呼噜声中间会出现长时间的呼吸暂停。”张璐介绍,甚至有一些严重患者会出现夜间憋醒的情况,这种代偿性的呼吸中会夹杂着睡眠的微觉醒,使得患者睡眠结构紊乱、深睡眠比例降低和睡眠不连续,从而导致醒后的疲惫和困倦。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疾病不仅影响睡眠质量,还会引发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以及脑血管疾病等。因此,专家建议,如果患者已经出现类似症状,可到睡眠门诊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如果达到了疾病的诊断标准,患者可以通过减肥、侧卧或者佩戴口腔矫治器、呼吸机等控制疾病进展。”
两类人群适用褪黑素
当下,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失眠问题逐渐成为困扰很多人的健康难题。与此同时,褪黑素相关产品因其“助眠”的宣传效果,被不少年轻人当作“助眠万能药”。然而,这种做法不仅不能完全有效解决失眠问题,甚至会适得其反。
“褪黑素实际上是我们人体松果体分泌的一种激素,起到调节昼夜节律的作用。”张璐介绍,褪黑素的分泌受光线变化的影响,其在夜间分泌会增多,帮助人体进入睡眠状态。因此,褪黑素对于因褪黑素分泌不足或昼夜节律紊乱导致的失眠确实有一定效果,比如褪黑素下降明显的老年睡眠障碍患者以及倒时差和倒班人群。
事实上,失眠的原因和表现是复杂多样的。张璐坦言,大部分情况下人体是不缺少褪黑素的,过多补充外源性褪黑素不仅不能解决失眠问题,反而还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人体自身褪黑素的分泌,久而久之加重睡眠障碍。
“要想科学解决睡眠问题,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是根本。”张璐提醒,尤其对于睡前爱刷手机的人群来说,要遵循适量原则,除了游戏、视频会让大脑兴奋外,手机屏幕的蓝光也可能会抑制褪黑素的释放,影响昼夜节律。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 见习记者 张婉馨 张旭凡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近日,长治市中医医院急诊科成功救治一名突发呼吸心脏骤停的55岁男性患者。该患者因基础疾病复杂、病情危重,经多学科团队高效协作与精准救治,最终转危为安,展现了医院在急危重症救治中的综合实力。突发险情:高血压危象引发心脏骤停患者史某于3月31日凌晨因“突发胸闷伴双下肢无力加重1小时”被紧急送往长治市中医
2025-05-07 10:16:00纵览新闻评论员 刘玉婧俗话说“无利不起早”,又是在怎样的利益驱动下,让医学界出现多篇患者性别混淆的学术论文呢?共80例患者中,有“55例男性患者”出现在关于研究“子宫肌瘤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的论文实验数据中,学术不端已然坐实。此外,山大齐鲁医院对该文作者护士霍某某的处理结果中,明确提到了“取消其五年
2025-05-06 19:11:00“五一”假期,当千家万户正在享受团圆与放松时,青大附院血管外科医护团队依然坚守在岗位上,用责任与专业守护着每一位患者的健康。假期中,血管外科成功救治了一位73岁高龄女性患者,患者成功手术,获得“畅快轻松”的呼吸。患者王某,73岁,退休干部,因“胸闷憋气 4”于5月3日入住青大附院血管外科。入院时患者
2025-05-05 13:22:00在心血管疾病防治领域,他汀类药物堪称 "明星选手",长期服用能有效控制血脂、降低心梗脑梗风险。但很多慢性肝病患者却对它望而却步 —— 毕竟 "是药三分毒",尤其肝脏本就脆弱,再吃伤肝的药岂不是雪上加霜?最近一项由哈佛大学医学院与韩国蔚山大学医学院联合完成的重磅研究,或许能打破这种固有观念。这项发表在
2025-04-30 10:51:00红网时刻新闻4月28日讯(通讯员 朱娟娟)近日,永州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联合麻醉科,成功完成一例经支气管镜下肺肿瘤切除及消融术,为患者打通了生命呼吸通道。68岁男性患者于3个月前确诊肺恶性肿瘤,完成首次化疗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后续治疗未能继续进行。近期,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活动耐力明显下降
2025-04-28 16: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