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
蚊虫蠢蠢欲动
树下、草丛、房间里
无处不在
给夏日生活带来了许多困扰
防蚊虫应急攻略
教你见招拆招
1
被不同虫子叮咬后处理方法大有不同
①蚊虫叮咬处理方法:
✔冷敷:可以用冷毛巾覆盖被叮咬的地方10至20分钟,或用毛巾包裹冰袋垫冰敷每次5至10分钟帮助缓解瘙痒,注意冰袋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止痒药物:涂抹炉甘石洗剂、花露水或用中草消炎药膏处理。注意薄荷膏不宜用于2岁以下的孩子。
✔避免抓挠,若皮肤破损,用碘伏或酒精消毒,防止感染。
②蜱虫叮咬处理方法:
✔正确移除蜱虫:镊子、风油精等。
✔伤口后续处理:肥皂水冲洗后,用碘伏或酒精清洁叮咬处。
③出现这些症状必须就医:
- 蜱虫口器残留体内无法取出。
- 叮咬后出现以下症状:
✔“游走性红斑”(莱姆病典型皮疹:牛眼状红斑扩散)。
✔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可能为蜱传脑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关节痛、乏力(警惕莱姆病或无形体病)。
2
了解驱蚊产品成分让防护更安全
①合成类成分(经科学验证安全有效):
②天然植物成分(持效期短,绿色安全,需频繁补涂):柠檬桉叶油、香茅油、薄荷油等,适合短时间户外活动。
3
驱蚊产品要根据场景使用
室内环境:优先选择电蚊香液/片(无明火,成分缓释),或低烟、无烟的盘式蚊香(需注意通风,远离易燃物)。应做好纱门、纱窗物理防蚊措施。
户外长时间活动:选择高浓度驱避剂喷雾(如20%~30%DEET)或长效驱蚊乳液,搭配驱蚊贴、手环(辅助作用,非主要防护)。
4
驱蚊类产品使用有禁忌
避免接触敏感部位:所有驱蚊产品均需避开眼、鼻、口及破损皮肤,喷雾类建议先喷于手心再涂抹。
勿混用多种产品:切勿叠加使用含不同成分(如DEET+派卡瑞丁)的驱蚊产品,可能导致成分过量,增加刺激风险。
及时清洁:户外活动结束后,及时用肥皂清洗涂抹过驱蚊产品的皮肤,减少残留。
孕妇:禁用含DEET(浓度>20%)和邻苯二甲酸酯的产品,避蚊胺类似物(如羟哌酯)及未明确成分的“偏方”产品,优先选择派卡瑞丁或驱蚊酯,使用前咨询医生。
儿童:2月龄以上可使用10%以下DEET或派卡瑞丁,禁用含柠檬桉叶油(<6个月)和酒精(易刺激皮肤)的产品。禁用成人高浓度产品,避免选择香味浓烈(易吸引误食)或含樟脑(可能引发中毒)的配方。
过敏体质者:使用前在手腕内侧做皮肤测试,观察24小时无红肿瘙痒再使用。
夏季防蚊虫叮咬攻略
速转你关爱的家庭群
留言和小编分享你的防蚊虫叮咬经验……
来源:新华网
相关文章
近年来一种号称“解压神器”的软泥类玩具风靡市场不仅受到孩子们的追捧不少打工人也喜欢“拿捏”一下然而有不少家长反映这类“解压”软泥类玩具经常散发出刺鼻的气味导致孩子出现皮肤过敏等症状有些软泥类玩具的包装中甚至没有厂名厂址信息和产品合格证是典型的“三无”产品解压软泥玩具有毒!成型水含硼砂其实这类软泥类玩
2025-09-09 00:05:00立昂微在互动平台表示,立昂东芯6英寸碳化硅基氮化镓产品通过客户验证,下半年将有望实现出货,目前多应用在航空航天、大型通讯基站、高铁机车、防卫市场等领域。公司相比同行的竞争优势是公司的自动化产线与砷化镓兼容,可降低成本和故障率,技术方面柔和了PED在电力电子方面的积累,在钝化和高压器件方面有较好的改善
2025-09-08 18:33:00寿光融媒讯(记者 孙欣)夏、秋季是猫狗咬伤的易发季和高发季。据潍坊寿光市疾控中心数据显示,今年七、八月份,每月新增动物抓咬伤就诊患者1000余例,较平常月份增加三百多例。那么,被动物咬伤后如何处理?注射狂犬疫苗时需要注意什么?寿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科科长赵磊对此进行了解答。8月31日,家住
2025-09-05 09:06:00记者今天了解到,《适老家具 设计指南》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立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与生理心理特点,从适老家具的外观材料、智能化、功能配置维度方面提出细化设计要求,旨在提升家具产品与老年人需求的适配度。标准明确外观材料设计时应考量潜在的风险产品主色调宜选择浅米色等柔和的中性色,
2025-08-25 14:06:00来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讯 8月25日下午消息,据媒体报道,字节跳动即将发布一款AI眼镜。该产品方案由RXKJ提供,MCU由HXKJ供应,SOC则采用高通AR1,而整机的代工则由LQKJ负责。新浪科技就此向官方求证,字节跳动相关负责人表示:相关产品还处在早期探索阶段,目前没有发布计划。硬件产品涉及上下
2025-08-25 13: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