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亚洲开始从战争、殖民遗留问题和经济挑战中复苏。今天的亚洲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一半。未来,亚洲将迎来更大的合作,还是走向分裂?答案就取决于我们今天所做的选择。不久前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为塑造这些决策、敦促实现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提供了一个机会。
长期以来,印尼一直在博鳌论坛中发挥重要作用。2005年,时任总统苏西洛在论坛上发表演讲,主题是“亚洲寻求共赢:亚洲的新角色”。这一年,印尼和中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为今后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今天,在经济结构调整、技术突破、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全球格局正在迅速变化。现在我们需要的是更宽的思路、更快的行动和更深入的合作。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不能仅立足于眼前的危机管理,而应着眼于脱贫、环保等事关长期繁荣的议题。提升发展韧性可能不会立竿见影地产生回报,但它为长久稳定奠定了基础。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在现任总统普拉博沃的领导下,印尼正在将基础设施、粮食安全、水资源管理和能源可持续性纳入统一战略。这些领域是相互联系的,没有电力、清洁水或农业生产力,任何基础设施都没有价值。印尼提出的多项倡议,如改善灌溉系统和扩大可再生能源规模,有助于提升经济韧性。在爪哇岛中部,灌溉设施的改善提高了农业产量,减少了气候风险。
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单独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气候风险、能源和粮食安全问题是需要合作的全球性挑战。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只有通过共同行动才能实现,其中三个领域尤为突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清洁能源转型和数字化转型。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贸易和投资非常重要。没有高效的道路、港口和数字网络,经济增长就会停滞不前。印尼主张深化跨境基础设施合作,让更多人受益。在这方面,《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提供了总体框架,越南和泰国等国则强调利用公私伙伴关系 (PPP) 加速发展。
在地区致力于发展解决措施的基础上,印尼积极促进同主要国际参与者的伙伴关系,加强其基础设施网络。一个显著的例子是与中国合作建设的雅万高铁,它是印尼更大的基础设施战略的一部分。除了加强互联互通,该项目还刺激了沿线经济增长,为企业和当地社区创造了新的机遇。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区域合作对清洁能源转型至关重要。对新兴经济体而言,摆脱化石燃料是个不小的挑战,但依赖过时的能源是不可持续的。亚洲开发银行估计,如果不能控制住气候变化的趋势,到2070年,东南亚GDP可能减少17%。另一方面,对绿色基础设施和清洁能源的投资可以释放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收益,并创造成千上万个就业机会。印尼拥有世界上最大地热储量,可再生能源正成为其核心战略。
印尼的能源转型不只是地热开发,还包括电池和电动汽车生态系统的战略性扩张。一个关键的优先事项是推进其镍下游产业,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国内价值创造和加强全球竞争力。为了实现这一愿景,印尼与国际伙伴建立了联系,其中来自中国的投资在加速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利用本国资源、培育创新和推动产业增长,印尼正将自己定位为全球电池和电动汽车供应链的主要参与者。
数字治理问题也必须高度关注。人工智能、数据和自动化技术正在重塑各行业,为提高能源效率、医疗保健和教育水平提供了潜力。但如果没有监管,这些技术可能会扩大不平等,甚至造成安全风险。印尼支持建立人工智能治理的全球框架,以确保技术造福社会,减少数字鸿沟。明确的法规和道德标准是包容性增长的必要条件。
在全球大变局之下,亚洲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它是会成为大国博弈的“竞技场”,还是会团结起来,崛起为一支促进稳定和进步的力量?注重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的传统安全框架已经不够用了,粮食、水和能源安全,以及国防和外交才是长期韧性的决定性因素。
图片来源:新华社
几十年来,东盟秉持着“地区挑战需要地区解决方案”的信念,巩固了地区稳定。加强东盟机构、推进安全对话和加强多边伙伴关系是实现持久和平和经济韧性的关键。一个互联互通的亚洲,不仅能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也是地缘政治稳定的支柱。东盟致力于与不同伙伴合作,包括作为全面战略伙伴的中国,在促进包容和可持续增长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了地区各国互利共赢。
区域合作面临国家利益分化、经济差异等挑战;但如果不合作,走向分裂的代价要更高。一个更加一体化的亚洲将惠及所有人,让各国在不确定性上升的时代里获得集体韧性。
可持续发展不再仅仅是经济优先事项——它也是一项安全要务。信任、共担责任和包容性增长必须成为亚洲发展议程的基础。我们今天作出的选择,将决定该地区是成为团结和创新的典范,还是屈服于分裂和短视主义。
未来是等不来的,需要我们亲手共同创造。各国政府必须致力于大胆改革,企业必须推动可持续创新,区域伙伴关系必须从空谈转化为成果。到那时,我们将以合作迎来亚洲的崛起,而不是走向分裂。
就像爪哇谚语所说,“善举昭昭终见光,恶行暗暗难久藏”,我们所做的选择将决定我们的子孙后代所继承的世界是什么样的面貌。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Asia's path in a transforming world"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相关文章
2025年7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吉隆坡出席东亚合作年度系列外长会时就“南海仲裁案”阐明中方立场。王毅表示,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没有履行事先充分交换意见的必要前提,违背了作为仲裁基础的当事方同意原则,一开始就不具备启动仲裁的法律要件。菲方做法违反了《南海各方行为宣
2025-07-11 22:35:00据WTA国际女子网球协会消息,郑钦文将出战WTA500华盛顿站比赛,这项赛事将在7月21日—27日进行。从7月21日开始的WTA500华盛顿站将作为郑钦文北美赛季的首战,目前女单参赛阵容包括:佩古拉、巴多萨、纳瓦罗、莱巴金娜、施耐德、阿尼西莫娃、亚历山大洛娃、陶森、弗莱赫、科斯秋克、里内特、肯宁、费
2025-07-11 11:00:00在今天下午召开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就中国政府是否已采取相关措施打击关键矿产转运和走私行为作出了回应。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表示,锑和镓等战略矿产具有明显的军民两用管制,对其实施出口管制,符合国际通行做法。为坚决防止非法外流,今年5月,中国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已部署开展打击
2025-07-10 16:28:00顶端新闻记者 聂辉 北京报道7月9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袁达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成果层出不穷,中国正从全球制造中心大步迈向全球创新中心。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 袁达 图源:国新网“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成果层
2025-07-09 17:26:00“聚焦可持续发展”“反对单边贸易限制措施”“携手捍卫多边主义”……当地时间7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闭幕。峰会发布《里约热内卢宣言》,达成了人工智能、气候变化等多个领域成果文件。围绕推动全球治理改革等主题,中方提出维护世界和平安宁、壮大经济增长动能、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三大主张,并
2025-07-09 11: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