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9日举行2024年度西藏考古工作汇报会,公布尚嘎岗遗址、秀玛洞穴、噶尼遗址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情况。
据介绍,旧石器时代遗址群项目尚嘎岗遗址、秀玛洞穴、噶尼遗址的考古发现,为解析早期人类探索和适应青藏高原的过程和适应生存策略,以及高原人群与周边地区交往交流等提供了重要考古学证据。其中,对尚嘎岗遗址出土的石制品进行光释光测年显示,其文化层年代不晚于距今10万年。秀玛洞穴晚期石室墓为阿里革吉县首次发现并发掘的前吐蕃时期墓葬,年代为公元4至5世纪。噶尼遗址细石叶生产技术显示,该遗址与我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细石叶技术遗址特征类似。
玛不错遗址第一期出土遗存典型骨器、石器、蚌器、滑石珠等。(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供图)
新石器时代遗址群项目玛不错遗址、拉颇遗址的考古发现,展现了青藏高原腹地高海拔区域史前人群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传承与交流,为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提供有力证据。其中,玛不错遗址年代跨度距今4800年至2000年,这是目前青藏高原腹地海拔最高、年代最早、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序列最清晰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湖滨遗址。
桑达隆果墓地出土的木俑。(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供图)
早期金属时代遗址群项目桑达隆果墓地、廓雄遗址的考古发现,为青藏高原早期金属时代考古学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其中,桑达隆果墓地沿用长达千年,墓地先民在当时已出现贫富差距、产生了阶层分化、特权阶层逐步形成,为探讨当时社会组织方式提供了重要线索。廓雄遗址出土的横贯耳陶罐、蛇纹铜镜,与川西高原新龙县谷日石棺墓出土的蛇纹铜镜有明显相似之处,显示西藏中部这一时期与周边区域间可能存在文化交流。
温江多遗址西南塔景象。(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供图)
吐蕃时期温江多遗址出土了大量带釉的砖瓦建筑材料,及陶器、石器、骨器、泥塑、石柱础、铁器等遗物。该遗址沿用千年,考古发掘成果表明这一时期青藏高原腹地与中原唐王朝及周边区域物质文化交流密切,为研究公元7世纪以来“丝绸之路”南亚廊道上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重要资料。(记者春拉、刘洲鹏)
编辑:邬嘉宏
来源:新华网
相关文章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9日举行2024年度西藏考古工作汇报会,公布尚嘎岗遗址、秀玛洞穴、噶尼遗址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情况。据介绍,旧石器时代遗址群项目尚嘎岗遗址、秀玛洞穴、噶尼遗址的考古发现,为解析早期人类探索和适应青藏高原的过程和适应生存策略,以及高原人群与周边地区交往交流等提供了重要考古
2025-04-10 14:40:00中新网拉萨4月7日电(袁颖 郑捷)为探索无人机应用的新领域、新模式、新场景,推动西藏自治区低空经济有序发展,4月2日至5日,西藏乙宙科技公司携手快递物流企业,在墨脱县政府的统筹下开展无人机物流配送、农副产品运输、茶园空中巡检、森林自动巡护、道路交通指挥等低空应用多场景试飞和测试。图为墨脱县尝试使用无
2025-04-07 17:36:00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4月5日7时38分在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北纬28.91度,东经87.51度)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来源:央视新闻)
2025-04-05 10:13:00清明时节,是追思与缅怀的时刻。今年清明节,社交平台上掀起了一股别样的“扫墓野餐风”。多地网友纷纷分享自己与家人朋友在祭祖扫墓仪式后,直接在墓地旁铺起野餐垫,摆出薯片、烧鹅、鸡爪、鸭腿、酒水和饮料,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踏青野餐。多位受访者表示,这种“祖先吃啥我吃啥”的新方式,不仅为传统清明增添了一份轻
2025-04-04 16:38:00今天(4月3日),我国大部地区维持升温模式。 明天进入清明假期,假期前两日冷空气将给北方部分地区带来气温波动,但整体回暖趋势不变。随着冷空气南下与暖湿气流结合,南方降雨逐渐发展增多,江南南部、华南等地升温进程将放缓,有计划前往上述地区赏景踏青的小伙伴,需带好雨具,同时注意添衣防着凉。清明假期北方气温
2025-04-03 09: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