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网6月14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刘姗)6月14日,兰州市举办了“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活动由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旨在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市民和游客呈现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盛宴。
黄河文化滋养下的非遗矩阵:从历史记忆到当代实践
作为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兰州在丝绸之路上孕育了璀璨的非遗文化。活动现场集中展示了5项国家级、50项省级和112项市级非遗项目,构建起“国家—省—市”三级保护体系的活态展示矩阵。从高亢激昂的兰州鼓子到巧夺天工的刻葫芦技艺,从风味独特的牛肉拉面制作到充满民俗智慧的榆中古建筑模型制作,30多项非遗项目通过实物陈列、技艺演示、互动体验等形式,立体呈现黄河文化滋养下的金城记忆。
兰州市文旅局负责人表示:“这些非遗瑰宝是流淌在城市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更是新时代兰州文化强市建设的核心资源。”活动现场特别设置“非遗时光长廊”,以图文展板串联兰州非遗保护历程,从抢救性记录到活态传承,生动展现了兰州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保护新格局的实践成果。
双线联动的沉浸式体验:传统技艺与现代传播的破圈融合
本次活动创新打造“展演+展示”立体模式,设置非遗项目展示展演区和传统文艺表演区两大核心板块。非遗项目展示展演区呈现了兰州刻葫芦、红古黑陶制作技艺、兰州黄河大水车等31项代表性技艺的现场演示,传承人与市民游客零距离互动,揭开非遗技艺的神秘面纱。特别针对兰州牛肉拉面文化,设置了精展区,有力推动了其“品牌化”进程。
传统文艺表演区汇聚了舞蹈、歌唱、秦腔等舞台艺术,其中《兰州狮舞》《探张郎》《斩单童》等非遗项目通过精彩表演,演绎了大河文化的磅礴气势。活动现场还嵌入“非遗商城”,上线12款融合现代设计的非遗文创产品,推动“展示—体验—消费”的生态闭环。
“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不仅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更是践行文化自信的时代使命。”市文旅局负责人表示,兰州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推进“非遗进景区”“非遗进校园”等品牌项目,打造非遗研学线路、创意设计大赛等延伸活动,让千年非遗在当代生活中焕发“青春活力”。
当黄河之滨的非遗盛宴与现代商业街区碰撞,当传统技艺遇上数字技术的赋能,兰州正以创新实践,书写着文化遗产保护的“金城方案”。这场兼具历史厚度与青春气息的文化盛会,不仅是对城市精神标识的深度解码,更将成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生动注脚。
相关文章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晓波锣鼓声响,丝弦悠扬,平舆县的文化舞台再次因戏曲而沸腾,传统艺术的魅力在演员的一颦一笑间流淌进每位观众的心田。9月8日,备受瞩目的2025年“平舆有戏”职业民营院团戏曲展演活动在平舆县文化艺术中心盛大启幕。展演首日,万通演艺中心携经典剧目《汉宫血泪》惊艳亮相,为现场观众献上了
2025-09-09 16:43:009月5日上午,第八届四川华侨华人社团大会暨首届海外高新科技人才交流合作周在四川省成都市正式启幕。本次活动将持续至9月8日。大会期间将有涉及高端装备智造、新能源与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智慧农业等领域的70个项目进行签约,预计总金额达339.06亿元人民币。开幕式现场当日,记者从成都简阳市获悉,在
2025-09-05 22:30:009月4日,上海本年度第七批次商品住宅用地出让收官。这是楼市“沪六条”出台之后的首场出让,延续以往的市场热度,5幅地块全部顺利成交,总价111.16亿元,共溢价12.49亿元。一线城市土拍,从来不缺“亿元级”交易带来的数字震撼。本批次土拍打破这一常规关注点,市场更看重的,是竞争格局的关键性变化。在拿地
2025-09-05 09:54:00青羚网讯(记者 芈峤 通讯员 郭安晶) 9月1日,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拉西瓦发电分公司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项目正式投运。该项目将大幅提升电站的巡检效率与质量,降低人工巡检作业风险,为电站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技术保障,更为青海电站数字化发展提供支撑。此项无人机巡检项目主要针对电
2025-09-05 08:44:008月30日,“旗缘情”2025沈阳旗袍文化季闭幕式在大东区喜园文化创意园举办。旗袍,这一承载着中华百年服饰文明的精致符号,在2025年的夏天再度在“旗袍故都”沈阳绽放出惊艳世界的魅力。这场以旗袍为媒介的文化盛宴,不仅展现了传统服饰的精湛工艺与美学价值,更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传统与创新、文化与产业、地
2025-09-04 09: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