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我们来看您了。”正值清明,84岁的南君亚指尖轻轻抚过墓碑上新描的金漆,阳光映照下,“浙江省地质调查所研究员先考南公怀楚之墓”几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他的父亲,正是被誉为“中国铀矿之父”的地质学家南延宗。
这一天,距离南延宗墓“消失”十年后,南家后人终于再次找到了它。
南延宗,一个镌刻在中国地质史册上的名字。1943年,这位浙江乐清籍地质学家在广西钟山黄羌坪的一次勘探中,发现中国第一块铀矿石,因此被称为“中国铀矿之父”。此后,他预测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等地可能蕴藏铀矿,均被后续勘探证实。他的名字,也因此与中国核工业的发展紧紧相连。
1948年底,南延宗因身体原因携全家返回浙江休养,之后回到原浙江地质调查所工作,并将家人接到杭州。1951年,南延宗因病逝于杭州。
“父亲走时我才10岁。”南君亚回忆道,“记忆中他总是背着地质包远行,家里常年见不到人。”这份对事业的执着深深影响了南君亚。受父亲的影响,南君亚也投身地质事业。
2015年,定居贵州的南君亚专程来杭祭扫,却因年代久远、环境变迁,在茫茫山野中遍寻不着父亲的墓。这个遗憾,成为老人心头挥之不去的牵挂。
决心帮南家找回墓地。
“我们不仅是在寻找一个墓碑,更是在寻找那个属于一个时代的精神。”吴永兴说。他们仅凭一张泛黄的照片和零星的线索,多次翻山越岭,却始终无果。
转机出现在今年2月。在浙江省地质院的协助下,他们终于在一片竹林深处找到了被泥土半掩的墓碑。夫妻俩第一时间拨通了南延宗的后人南君亚的电话。消息传来,南君亚当即决定:今年清明,一定要亲自祭拜。
4月3日,84岁高龄的南君亚在家人搀扶下,沿着山路缓步前行。他时而驻足辨认方向,时而轻声嘱咐女儿记清路线。当那座经过修葺的墓碑终于出现在眼前时,老人凝望许久,轻声说道:“爸,我们找到您了。”
祭拜后,南君亚取出早已准备好的方盒,小心翼翼地装入几捧墓前的泥土。“我要带回贵州放到母亲的墓里,该让你们团聚了。”
当天的祭扫,同行的还有浙江省地质院工作人员、南延宗母校南京大学代表和浙江大学相关专业师生等人。在南君亚带领下,大家重温了“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地质“三光荣”精神。
“技术日新月异,但地质工作者的初心不能变。”南君亚对年轻一代谆谆告诫,“只有扎实基础,才能真正创新。”这番话,恰是对父亲精神的最好传承。
相关文章
浙江新闻 5月23日,33岁孙杨发文:2025年全国游泳冠军赛,再一次站上熟悉的出发台,赛场上的激烈竞争依旧让我心潮澎湃。看着越来越多年轻选手崭露头角,他们身上的朝气与冲劲,让我想起曾经的自己。游泳运动员的传承,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我们从前辈手中接过使命,如今也将这份信念传递给新一代。泳池里的每一
2025-05-23 13:44:00【来源:中国宁波网_时政经济】中东欧商品采购签约活动现场。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执委会供图甬派客户端记者 赵煜 金宇涵 通讯员 郑佳莹“我们在宁波看到了机会,看到了实现更多业务交流的可能性。”斯洛文尼亚共和国经济、旅游和体育部国务秘书马泰夫·弗兰吉兹表示。今天(5月22日)下午,中东欧商品采购签约活
2025-05-23 05:08:00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一场持续约三年的汽车芯片荒席卷全球,一度导致整车厂减产、减配,中国新能源汽车更因车规级芯片的进口依赖度高而被波及。这一刻,刚刚实现中国第一款16纳米车规级芯片流片的仇雨菁看到了机会。她曾是全球最大汽车半导体供应商恩智浦的车规级芯片研发总负责人,带领团队推出了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汽
2025-05-22 08:35:00潮新闻客户端 执笔 陆遥 罗亚妮鲍陈热表演折子戏《活捉三郎》。龚文新摄5月12日晚,上戏实验剧院,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现场。舞台上,一方桌叠起一椅,台州乱弹演员鲍陈热轻巧地立在其上,搭档张振星在离桌两米处起跑、横跳,鲍陈热同时凌空跳起,哐当一声,被踹飞的椅子落地,鲍陈热稳稳落于桌面。舞台下,观
2025-05-22 07:12:00【大河财立方 记者 朱娟】住有优居,居要健康。5月20日下午,《中国南康绿色家居产业首发经济研究报告》发布会暨南康好家具走进人民“好房子”活动在北京举办,来自政产学研界的代表齐聚一堂,为绿色家居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和实践范例。发布会上,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其光表示,家具是居住环境的重要组成
2025-05-21 22: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