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湄潭,60万亩茶园绿浪翻涌,弥漫的茶香令人心旷神怡。茶农们穿梭在茶树间,熟练地采摘着嫩绿的新芽,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在这看似传统的种茶场景背后,这座以湄潭翠芽、遵义红等品牌名扬四海的“茶乡”,正悄然发生着变革——从卖原料到造潮流,传统茶园变身“新茶饮实验室”,湄潭正以工业思维重塑农业基因,推动茶产业实现从“农产品加工”向“消费品制造”的跃迁,开辟出一条充满活力的新赛道。
过去,湄潭茶产业尽管拥有规模优势,但产业链条单一,单纯依靠卖茶叶,利润空间和茶农增收空间有限,且产业抗风险能力较弱。与此同时,新消费浪潮席卷而来,奶茶店门口排起的长队与茶园里“不受宠”的夏秋茶形成鲜明对比。
如何破局?湄潭将目光投向了工业思维,决心构建现代化的茶产业体系。
2022年,湄潭县委县政府在第15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上正式提出创建“全国新茶饮集聚区”,为产业发展指明了全新方向。2024年,随着珠海·遵义共建“全国新茶饮供应链中心”战略启动,以及全国新茶饮供应链联盟(筹)的成立,湄潭以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为轴心,开启了从种植端到消费端的全链条重塑。
“工业思维的本质,是把茶叶从农产品变成标准化商品。”湄潭县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杨冬一语道破转型内核。
在这场变革中,逅唐茶业成为典型样本。2018年,这家企业进驻湄潭县马山镇,建起鲜叶初加工厂;2021年,又投资建设精制与包装生产线,形成“茶园—初加工—精制—拼配—包装”的完整链条;而今,逅唐茶业与全国5万家奶茶店签下了订单,消费者喝到的10杯奶茶中,有一杯的茶底就来自逅唐茶业。
在逅唐茶业展厅内,一款名为“柚见清江绿”的产品格外醒目。这款首创产品将湄潭毛峰与该县石莲镇柚子花结合,以传统窨制工艺改良创新,拼配成柚子花茶,橙香与茶韵的交织,成为年轻消费者的心头好。
这一融合创新,让石莲镇的1.5万亩柚子从只采果实到卖果又卖花,助力4个种柚村增收,其中仅黄莲坝村就售花2.5万公斤,增收20万元。
湄江街道金花村更直接见证了工业思维对茶农增收的助力。金花村的200亩标准化村集体茶园,引入现代化的茶园管理技术,采用25公分标准化开沟施肥技术,肥料直抵茶树根部,吸收率显著提升。同时,配合无人机飞防和智能监测系统,茶园的管护成本大幅降低,茶叶品质也得到了保障。
正常采收春茶后,夏秋茶通过机械采收,一年四次采割,每亩茶园的纯利润从1000多元提升至3000多元。村集体茶园的年利润从20万元跃升至70万元,辐射带动了2000亩茶园的转型升级。“传统茶园也能‘长’出三倍效益,成为新茶饮赛道最坚实的原料堡垒。”金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总经理刘建顺笑着给记者算了这笔账。
镜头略过片片茶海,转向湄江河畔另一侧,黔觅春山茶馆正以创新姿态,融入新茶饮与新生活融合发展的新赛道,开辟了茶旅一体新业态。
茶馆将“一茶三喝”打造成爆款体验:同一款湄潭翠芽,可饮纯茶之清冽、奶盖之绵密、果茶之缤纷;用餐时,餐前翠芽开胃、餐中黑茶解腻、餐后红茶暖胃的三道茶礼,让茶文化与饮食场景深度绑定。
创新不仅体现在茶饮上,还延伸到了生活方式中。茶馆负责人谭选霞介绍,今年茶博会期间,茶馆的茶主题民宿即将开业,房间内配置绿茶枕、茶香洗护用品,饮茶指南构建起24小时茶生活场景:清晨催芽茶提神醒脑,午后老白茶静心宁神,夜间黑茶助眠安神。
品茶饮、食茶餐、住茶宿、购茶礼。以“茶元素”浸润消费全场景,客人离店时带走的不仅是湄潭翠芽的余韵,更是一份可触摸的茶乡记忆。
从茶企到茶园再到茶馆的创新探索,正是湄潭新茶饮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杨冬介绍,2023年,湄潭县新茶饮年产值不到1.5亿元,2024年,产值升至4.5亿元,已有11家传统茶企转型为新茶饮原料供应企业,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这一优势,湄潭县积极引进头部企业。去年年底,全国头部新茶饮供应链企业帮利茶业的精制加工产业园落户湄潭。据悉,该项目将在今年6月30日之前动工建设。随着项目的推进和投产,湄潭新茶饮产业的规模和影响力将进一步扩大。
围绕茶、做足茶、突破茶,湄潭持续释放创新活力,在茶产业领域精耕细作,通过不断推陈出新,全方位挖掘茶的价值,推动新茶饮产业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阔步迈进 。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钱诚 程佩佩 吴浩宇
编辑 程佩佩
二审 蒋洪飞
三审 唐正平
相关文章
精准识别与靶向扶持,激活经营主体动能。镇村两级通过产业调研,敏锐捕捉到种植大户张吉斌的转型需求——其试产的1500瓶花椒酱迅速售罄,市场需求明确,但小作坊产能严重制约发展。政府将其确立为重点扶持对象,协助申报各项资金68万元,定向用于改造300平方米标准化无菌厂房,同步配置检验室、展览厅及冷链保鲜设
2025-09-08 17:55:00近日,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材料赛道、资源开采赛道(高职组)以及教育与体育赛道(中职组)赛事已落下帷幕。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4支代表队代表甘肃省荣耀出战,获得2金2铜的优异成绩,创下在该项赛事中的历史新高。△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参赛选手合影本次材料赛道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高职院校的7
2025-09-04 15:48:008月30日,“旗缘情”2025沈阳旗袍文化季闭幕式在大东区喜园文化创意园举办。旗袍,这一承载着中华百年服饰文明的精致符号,在2025年的夏天再度在“旗袍故都”沈阳绽放出惊艳世界的魅力。这场以旗袍为媒介的文化盛宴,不仅展现了传统服饰的精湛工艺与美学价值,更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传统与创新、文化与产业、地
2025-09-04 09:41:00今年暑期档上映的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票房达十几亿元。此前,《哪吒之魔童闹海》跻身全球影史票房榜第五。这些影片的成功背后,是国产动画电影在产业逻辑与文化表达上的突破。国产动画电影日渐崛起,离不开“精神内核重构”。早期一些国产动画电影对传统文化的运用,停留于符号堆砌,虽有国风元素却难以引起当代共鸣
2025-09-03 09:25:008月26日,“人工智能+”行动迎来重要进展: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对外发布,明确了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重点方向。 7月28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参观者在中国南方电网展区拍摄“悟空”带电作业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陈浩明 摄人工智能作为引
2025-08-30 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