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加强金融服务 为企业“走出去”护航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7 16:31:00    
“加强对企业‘走出去’的服务”“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继续释放支持企业“走出去”的鲜明信号。

在当前外部环境错综复杂的背景下,出口信用保险作为支撑和推动外经贸发展的核心政策工具,在稳固外贸发展根基、守护企业海外权益以及催化国际经贸合作等多个维度,均展现出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肯定了保险业在国际循环和国内循环中的作用,保险业将在助力企业‘走出去’、稳定外贸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走出去”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保险机构作为专业的风险管理组织,可以帮助企业识别、评估、管理国际贸易风险和海外投资风险。近年来,出口信用保险为出海的中国企业和巨量的海外资产提供了大量保障。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首次突破了1万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承保金额增长态势良好。2024年,“一带一路”再保险共同体稳步扩大保障规模,为195个国家及地区的中国海外利益提供了约7万亿元的风险保障。

制度性优势的释放离不开政策供给的精准滴灌。在近年来发布的稳外贸支持政策中,“出口信用保险”已经成为重要的工具。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其中对出口信用保险功能升级进行了前瞻布局:提升出口信用保险保单服务能级。支持保险机构根据企业经营情况、项目国别、融资模式等,优化完善出口信用保险产品和综合服务方案,在符合风控标准的前提下,不断优化理赔条件,更好为小微企业提供风险保障。

“当前,各方面对外贸都很重视,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优化承保理赔服务,帮助客户开发海外新买方,提升限额满足率,探索业务试点,扩大保险覆盖面。”在4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财产保险监管司司长尹江鳌表示,该局将指导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积极履行职能,为企业出口提供风险保障。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锁凌燕介绍,出口信用保险作为国际通行的、符合国际规则的贸易促进制度,针对出口商等因商业或政治风险导致的不付款或违约进行赔付,具有损失补偿功能。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其风险保障功能,间接为交易对手提供了信用保障,从而为贸易融资提供了信用增级,便于与信贷服务嫁接,有助于提高融资服务可及性、降低融资成本。

“在国际贸易中,随着账期不断拉长,应收账款增多,企业资金压力加剧,如何利用应收账款融资显得尤为重要。出口信用保险就是很好的金融工具。”据中国信保上海分公司总经理陆栋介绍,“中小外贸企业的独立信用评级可能是B级、C级,但是出口信用保险可以为企业融资增信,从而大幅降低信贷门槛,在当前背景下值得大规模推广。”

如今,出口信用保险不仅是企业规避风险的“安全网”,更是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锁凌燕认为,接下来,要高度重视出口信用保险的“减震器”和“稳定器”作用,通过扩大承保规模和覆盖面、丰富产品种类、拓展业务范围等,更好缓解商业风险和国家风险冲击,为外贸结构优化和长期稳健增长积蓄动能、奠定基础。



图片
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
记者:王笑
编辑:刘能静
邮箱:fnweb@126.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