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40年代起,快子路成为佛山人婚嫁队伍的必经之路,新婚夫妇带着喜悦与期许从这里奔向幸福的新生活。
近年来,快子路还成为年味浓郁的“挥春街”,岁末时沿街挂满红红火火的春联、福贴供市民挑选,在《恭喜恭喜》的歌声中,人们带着美好祝愿从这里迈进新岁。
快子路12号,一座楼高三层的骑楼静静伫立在这烟火脉络间,如同斑驳的外墙缝里钻出来的一丛丛野草,在风雨中顽强挺立了90年,见证了无数佛山人的欢乐时光,也见证了一段关于毁灭与重生、屈辱与坚守的往事——这座保存完好的骑楼建于1935年,为“佛山老字号”叶生生堂医馆旧址。在医馆被日军侵占时,叶氏家族以尊严为盾,以医术为刃,将治病救人作为救国救民的微光火种,隐秘坚守杏林初心和中医根脉并传承至今。
从南海芦塘到佛山古镇
沿着岁月长河追溯,佛山叶生生堂的历史已近210年:曾任御医的叶灿耀因宫廷倾轧南迁至南海芦塘,融合宫廷“调八脉”疗法与岭南水土特性,于1816年创立“生生堂”中医药铺,坚持“九分养、一分治”的理念守护一方百姓,多次带领乡亲抗击地方瘟疫,还常常送医赠药,善名远播。
1910年,叶灿耀之子叶沃成作为第二代传人在佛山古镇高基街设立分馆,医馆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逐渐成为连接政商名流与市井百姓的中医文化枢纽,还以实际行动诠释“医国医民”的责任担当。广州起义期间,生生堂积极捐钱捐物;得悉中央苏区反“围剿”缺医少药,1932年末其捐赠八千大洋支援井冈山工农革命军。
1935年,叶沃成之子叶念堂作为第三代传人在快子路兴建新馆,定名为“叶生生堂”。其时快子路为佛山药材集散枢纽,医馆兼具诊所和药铺的功能,逐渐发展为岭南中医文化地标之一。
叶生生堂建筑面积约820平方米,砖木结构,建筑风格中西合璧:石脚青砖,花岗岩回字形门框,木制趟栊大门,三楼建有一座琉璃瓦双层方形凉亭;廊、柱、券拱、山花墙、窗式等则吸收了巴洛克装饰风格,具有明显的南欧传统色彩,二楼地面和窗户还使用了当时流行的花阶砖和蚀刻玻璃。
从快子路医馆到芦塘华佗庙
“1941年,叶生生堂快子路医馆被日军强行侵占为军官家属驻地,叶氏家族全部被赶了出来。”叶生生堂第七代传承人杨冠锋介绍,据叶氏家族后人回忆及地方史料记载,日军为适配日式生活习惯,将医馆内祖传药柜、诊桌的木质撑脚等锯短15厘米,部分药材及诊疗器具遭损毁或挪用。
彼时的佛山,日军岗哨密布,刀伤、炮伤等外伤患者随处可见,加上瘟疫频发,人们陷入痛苦与恐惧中。
失去医馆的叶念棠并未放弃医者使命,不仅提前安排族人分批次转移,还在药物紧缺等恶劣条件下,带领族人冒着生命危险,努力修复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身心创伤,在苦难的土地上播撒希望的种子,将中医根脉与仁心仁术扎根在乡野破庙和大街小巷里。
其中,老弱妇孺携带生活用品及珍贵药材转移到芦塘华佗庙老铺,延续“送医赠药”传统,用艾草、鸡矢藤等草药调配方剂,诊治父老乡亲,还作为隐秘的“后方医院”,救治大批抗日游击队伤员;叶念堂则带领青壮族人留守在佛山古镇内,以“走方郎中”的形式秘密行医,揣着药箱走村串户,上门问诊。
“救人就是抗日,能救回一个就多一份抗日的力量!”杨冠锋表示,在民族危难时刻,让叶氏家族毅然挺身而出的不仅是医者仁心,更有浓厚的爱国热忱。
“缺药就用土办法!岭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处处都长有草药,不管怎样都要把救命药续上!”杨冠锋介绍,当时叶氏家族将鸡矢藤代替当归活血,将猫爪草煮水解毒,千方百计解除患者、伤员的疾苦。
白天躲避日军巡逻,夜里藏在华佗庙为伤员换药,就地挖田基黄、艾草等,熬汤进行伤口清洗和补充营养——叶氏族人用这样的方法成功救治了一位被炮弹炸伤左腿的班长,“我们在前线拼,你们在后方救,大家都是保佛山!”
抗战胜利后,蔡廷锴、谭启秀等粤军将领向叶生生堂分别赠匾“人生指南”“教道有方”,成为医馆参与抗日救国的鲜活佐证。
从医脉传承到护佑生生不息
1945年抗战胜利,叶氏家族返回快子路重建医馆。“那15厘米,锯的不只是药柜,更是民族的尊严!”出于对日军侵略的痛恶,大家情愿重新购置物资,也要烧光所有被锯短的祖传药柜,丢弃掉所有被挪用的器物。
“烧了日军用过的物品,是为了不带着屈辱过日子;保护建筑,是要后代永远记得:这栋楼见证过侵略与重生,也见证了祖辈的坚韧与坚守。”杨冠锋说,其时,叶氏家族对叶生生堂的建筑进行悉心修复,尤其让三楼的双层凉亭恢复原貌,“那是族人议事、传承医道的核心空间,4根立柱上的刻字不仅是叶氏家族的家训,还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
记者在现场看到,凉亭二楼的四根立柱上的刻字依然清晰可辨。“有感于斯”“无微不至”意为医者要对病人的痛苦“感同身受”,诊治要“无微不至”;“劬劳报永报劬劳”讲的是孝德,原指报答父母辛劳,抗战胜利后则延伸为缅怀为国捐躯的英灵。“纪念周每周纪念”也在抗战胜利后被赋予了新内涵:叶氏家族每周固定一天缅怀牺牲的同胞,感恩党和国家。
传承下来的还有叶氏医术。1956年起,叶生生堂陆续成为多个单位、机构的办公场所、宿舍等。自此,叶氏后人以居家行医等方式延续“八脉调养”技艺,比如叶念堂的孙媳妇黄凤萍以祖传疗法为基底,独创“小儿食积治疗法”,治愈逾千患儿,因技术精湛被人们称为“积婆”。
如今,叶生生堂正书写着新的故事。作为佛山城市更新的重点街区,快子路迎来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全新机遇,一期示范段已焕新亮相并正在招商,将打造为兼具文化体验与消费品质的沉浸式商业空间,延续佛山古镇百年商脉与人文底蕴。叶生生堂已被纳入二期示范段,亟待修复和开发。
“希望这个空间未来能展示叶生生堂的历史文化和中医‘治未病’的智慧,讲好佛山中医抗战史,呼吁人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杨冠锋在10年前跟随第五代传承人叶浩辉学习,应用“八脉养命”技艺帮助患者和亚健康人群调理身体,“叶氏家族200多年坚守的不仅是医脉和技艺,还有护佑中华民族儿女生生不息的初心”。
“叶生生堂的名字,正是源自《易经》主张的生生不息之道。”杨冠锋认为,叶生生堂的抗战历史表明,生生不息是中国人哪怕身处绝境也要发芽的韧劲,“侵略永远夺不走文化的根脉、摧不垮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文图、视频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谈飞洋
相关文章
上世纪40年代起,快子路成为佛山人婚嫁队伍的必经之路,新婚夫妇带着喜悦与期许从这里奔向幸福的新生活。近年来,快子路还成为年味浓郁的“挥春街”,岁末时沿街挂满红红火火的春联、福贴供市民挑选,在《恭喜恭喜》的歌声中,人们带着美好祝愿从这里迈进新岁。快子路12号,一座楼高三层的骑楼静静伫立在这烟火脉络间,
2025-08-19 10:23:00编者按:这是抗战期间唯一一支以“运河”命名的部队——运河支队。他们“出身”特别:土生土长的运河儿女化身战士,保卫运河,保卫家园,是“人民江山”的典型写照。战场特别:以京杭大运河为轴驰骋苏鲁两地,在日军、伪军、国民党顽固派三方“夹击”中神勇作战,成为连接华中华北敌后战场隐秘而重要的力量。运河支队曾先后
2025-08-15 09:23:00今天,电影《南京照相馆》宣布,密钥延期至2025年9月24日。影片取材于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真实罪证影像,故事围绕“日军罪证照片”展开。面对日军,手无寸铁的百姓没有退缩,他们以底片作为“武器”完成了一场坚定的抗争。目前,影片正在热映中,相约影院! 来源:央视新闻
2025-08-12 16:04:007月23日中午,莱斯利(珠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关于薛凯琪巡回演唱会佛山站的公开回复。回复称,目前我单位没有收到相关行政管理部门通知是否对本次演出的正常举办造成影响,以及需要做出相关限制的通告,演出将正常举办。经了解,佛山地区正全力加强灭蚊工作,以控制病毒的滋生和传播,我司无权代表卫健
2025-07-24 17:01:007月8日,健力宝杯第十九届佛山“西甲”足球联赛三水北部足球中心赛区开幕式火热启幕,该分赛区在未来一个月将上演18场精彩对决。当晚这场“传统文化+新潮创意”的足球盛会,以“足球+文化+消费”的多元融合,为市民观众献上一场独具特色的夏夜狂欢。佛山“西甲”三水北部足球中心赛区开幕 本届佛山“西甲”足球联赛
2025-07-09 0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