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材料领域,贵州贵材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贵材)被同行称为“小巨人”,不仅因为贵州贵材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更因其在业内的亮眼表现。
创立10年就赴新三板上市;占领贵州铝型材60%的市场份额;产品多达3万种,拥有1400多个销售网点……从一家初创企业到西南地区同行业规模最大、品种最全、品牌影响力最强的企业之一,贵州贵材的崛起得从其创始人李海宁返筑说起。
在贵州出生的李海宁祖籍广东,在贵阳上完大学后选择下海经商,于黔粤两地从事铝型材贸易。由于头脑灵活、眼光超前,他很快完成“第一桶金”的积累。
2005年,李海宁拿出积蓄在广东佛山成立一家建材贸易公司。在他看来,地处沿海的佛山贸易繁华,且建材产业链齐全,是难得的创业宝地。
得知李海宁在佛山创业后,贵阳市招商团队迅速和他取得联系,动员他回乡创业带动家乡发展,并表示可以提供场地、资金、客源等多方面的支持。
经过思考,李海宁决定返筑创业。“回贵阳创业一方面是有家乡情结,但我更看重的是这里的营商环境,招商团队的诚意打动了我。”当年,他便在贵阳成立了贵州贵材的前身贵州华海门窗工程有限公司,业务涉及建筑工程、铝型材贸易、建材市场等。
贵州华海门窗工程有限公司的成立,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贵州铝型材贸易的空白。此后,政府在政策、资金等多方面予以其支持,加上他对建材行业轻车熟路,公司规模不断做大。
“公司成立当年就实现2000多万元产值,一跃成为贵州规模最大的铝合金型材销售和铝幕墙门窗工程公司。”市场持续的良好反响,让李海宁有了转型的信心,将公司从销售转变为产销结合。
2012年,在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支持下,贵州华海门窗工程有限公司打造了首个铝合金型材制造基地,并更名为贵州贵材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年后,贵州贵材第二个制造基地投产,新基地产线更完备,产品种类更齐全,产能也更大,让贵州贵材逐步占领贵州铝型材市场份额的60%。
历经10余年的高速成长,问题也渐渐凸显出来——管理模式落后,生产效率和良品率低制约着公司发展。
恰在此时,李海宁在国外留学的儿子李衍雷正面临和父亲创业时类似的选择。
“我当时在国外一家知名科技企业上班,收入还不错。原本可以在国外生活,但得知贵州贵材有困难,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回来了。”95后的李衍雷说,“选择贵阳不仅是带着为父兴企的使命,我更看中贵阳日益壮大的大数据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的无限机遇。我拥有计算机和会计专业背景,在这里有广阔的空间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2019年回国后,李衍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推动贵州贵材数字化转型,并用两年时间完成智能化生产平台打造,实现从研发、设计、生产到销售全产业链的协同。
李衍雷介绍,贵州贵材智能化生产平台运行以来,通过构建生产、销售、采购等6个板块的大数据平台,集成了企业此前分散、孤立的信息“孤岛”,使得公司的产品开发周期、交货期大大缩短,车间生产成本降低20%。
如今,贵州贵材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先后成立,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发明专利21项、实用新型专利43项、外观专利15项,公司每年在产品研发方面的投入不低于2000万元。
抢抓比亚迪、宁德时代、贵州吉利等新能源企业落户贵阳贵安带来的机遇,贵州贵材正加快布局投资7.6亿元的贵材航粤新能源科技项目。项目投产后,可填补西南地区在下游高精深铝产品和新型铝基产品供应链缺失上的空白。
“我和父亲在不同时代选择了贵阳。相同的是,两次都让贵州贵材享受到时代红利。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依托这里优良的营商环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围绕产业深度转型发力,全力打造涵盖建筑、工业、新能源的产业体系。”李衍雷表示,预计到2028年,公司生产总值有望突破45亿元。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记者 胡丽华 谌思宇 高艳飞
相关文章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9月9日下午,第十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在贵阳开幕。开幕式上宣布“贵州白酒云展会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以“云酒博,共盛宴”为主题,致力于打造一场“永不落幕的酒博会”。该平台由贵州广电网络传媒集团旗下的智慧商务大数据平台“一码贵州”打造。目前,平台已吸引茅台、
2025-09-09 22:29:006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投洽会”)新闻发布会在厦门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本届投洽会突出“投资中国”“中国投资”“国际投资”三大板块,设立约12万平方米展区,将举办70多场投资专题活动和100多场专题路演。大会将于9月8日在厦门开幕。致力于打造“投资中国”的标志性展会,本届投
2025-09-07 07:14:00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从 “政策驱动” 向 “市场驱动” 转型的关键期,基础设施完善度已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制约。8 月 29 日,蔚来在成都车展宣布年内全面贯通川西环线及滇藏换电路线。此举不仅夯实了自身能源服务网络优势,更推动行业基建从核心城市向偏远旅游目的地延伸,为解决用户 “远方出行” 难题树立
2025-08-31 15:41:00中经记者 陈家运 北京报道受市场供需波动及产品成本上升影响,2025年上半年磷化工企业业绩普遍承压。8月25日,兴发集团(600141.SH)发布半年度业绩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6.2亿元,同比增长9.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7亿元,同比减少9.72%。此外,湖北宜化(00
2025-08-29 18:25:00来源:证券日报“A+H”上市热潮持续升温。8月份以来,格林美、华勤技术、科兴制药等近20家A股公司相继官宣赴港上市计划;同时,立讯精密、胜宏科技、军信股份、星环科技等A股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A+H”双轨模式成为中国企业叩开国际资本市场大门、加速国际化发展进程的高效途径。港交所IP
2025-08-27 10: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