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新闻评论员 刘玉婧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又是在怎样的利益驱动下,让医学界出现多篇患者性别混淆的学术论文呢?
共80例患者中,有“55例男性患者”出现在关于研究“子宫肌瘤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的论文实验数据中,学术不端已然坐实。此外,山大齐鲁医院对该文作者护士霍某某的处理结果中,明确提到了“取消其五年内各类晋级晋升等资格”,更是将医务人员职称晋升与发表论文之间的关联问题,摆在公众面前。
期刊出版社发布“掺了水分”的论文,稀释的是期刊在医学界的学术影响力,间接阻碍的是医学领域的科研进步。医院若提拔凭借“注水”论文评选职称的医务人员,稀释的是医疗质量和医德医风,直接损害的是患者治病就医的安全与保障。
先说学术不端问题,论文作者和期刊编辑都难辞其咎。“男性身体结构中不存在子宫”,这是基本的常识,都够不上专业知识。论文在期刊上发表前,审核和校对的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发表在《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等行业类期刊上,审稿经验丰富且知识储备扎实的期刊编审人员,本该一眼看出实验对象上存在的“显眼问题”,却“视而不见”地审稿通过并发表了论文。此外,在知网上查询发现,多篇妇产科领域论文中出现“男女不分”的情况,是工作人员的偶尔失误还是常规操作,是审稿流程存在长久漏洞还是故意为之,值得深思。5月6日,《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社在其官网发布《关于学术不端的声明》,称对涉事编辑已作出辞退处理,并制定了整改措施,其他期刊出版社也应公开回应。
再说职称晋升问题。医务人员的职称晋升通常与其学历、工作年限、科研成果、临床经验、教学能力等密切相关。根据各自医院的晋升规则,发表学术论文,既可能是职称晋升的准入条件,也可看作加分项。在日常工作中积累临床经验和病例数据撰写成论文,提升个人医术的同时推动医学研究进步,本是好事。但论文中实验数据皆是弄虚作假的,研究结果自然是毫无学术价值,医生的科研能力和医术水平更是无从核验。若是医院职称晋升的审核机制把关不严,在医务人员的职场竞争环境中,滋生出“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后果,将面临职场公平与患者安全的双重危机。
学术出版界需要整顿学术风气,清理滥竽充数的造假论文;医疗机构更需要整治内部的职场晋升通道,清退名不副实的造假人员。如果是AI生成论文,可借助技术手段审核识别,内容存在严重偏离事实和杜撰痕迹的论文,应严格退稿并标记作者黑名单;如果是找人代写论文,“移花接木式”填写实验数据,模板式总结实验结论,批量式生产论文,则应尽快挖掘剔除学术研究的灰色产业链。
相关文章
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一场持续约三年的汽车芯片荒席卷全球,一度导致整车厂减产、减配,中国新能源汽车更因车规级芯片的进口依赖度高而被波及。这一刻,刚刚实现中国第一款16纳米车规级芯片流片的仇雨菁看到了机会。她曾是全球最大汽车半导体供应商恩智浦的车规级芯片研发总负责人,带领团队推出了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汽
2025-05-22 08:35:00本报讯 (记者 齐向真 通讯员 徐翠翠 文/摄)在车水马龙的城市道路上,斑马线是守护行人安全的重要防线。5月20日,太原公交一公司三车队推出斑马线“让、看、等”三字诀,并对全体驾驶员展开培训,将安全理念融入驾驶细节。“让”是指公交车距离斑马线约50米,驾驶员便会主动降低车速,缓缓靠近;“看”是指车辆
2025-05-20 19:47:00据报道,一张疑似2025年(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组委会工作通知的截图,在网上传播。截图显示,部分参赛队伍涉嫌在网站购买论文,多组作品内容雷同,引发关注。5月14日,多所参赛院校相关人员表示,收到了上述通知,正在按组委会的要求对相关工作进行落实。买论文参加学术竞赛该如何处罚?全国大学生统计
2025-05-19 17:04:00中新网山西新闻5月12日电 在山西运城的汽车运输公司家属院,“90后”网格经理王俊峰正挨家挨户检查新装的智能电表。这个有着30多年历史的老小区,在2024年6月完成电力改造后,575户居民的生活彻底告别了“用电焦虑”,而像王俊峰这样的“电管家”,正是这场蜕变的见证者和推动者。电压不稳的日子:老小区的
2025-05-12 18:31:00近日,工信部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引发业界对隐形门把手这一设计的重新审视。作为新能源车的标志性设计之一,隐形门把手既代表了汽车工业对科技美学的追求,也因潜在的安全隐患而备受争议。这一技术标准的修订,不仅关乎行业设计风向的转变,更折射出汽车产业在创新
2025-05-12 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