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阿尔法工场金融家
财产险的非车险领域,即将迎来重塑市场格局的监管重拳——“报行合一”。
这项旨在根治佣金费率乱战、杜绝“阴阳合同”的新规,不仅将彻底改变业内盛行的“内卷”玩法,更可能加速财险竞争格局的“二八分化”。
大量缺乏竞争力的中小险企,正面临生存抉择:要么深耕细分领域、艰难求生,要么黯然退场。
继车险、寿险银保渠道之后,“反内卷”的监管之风,终于刮向了财产险的另一端——非车险。
在财险中,车险主要保车辆事故,是财险最大单一险种;非车险则涵盖企业财产险、工程险、责任险、农险等除车辆外的所有财产风险保障。
近年来,非车险增速迅猛,已占财险业半壁江山。但随之而来的,是不少公司为抢市场份额大打“价格战”,更有层出不穷的违规行为,行业“歪风邪气”亟需遏制。
2025年7月初,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向各财险公司和中介机构下发《关于加强非车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标志着非车险领域 “报行合一”政策,即将全面实施。
非车险“报行合一”的核心要求是,保险公司实际执行的保险条款和费率,必须与向监管报备的材料严格一致,彻底杜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操作。
具体而言,从操作细节上,“卷费用”的阴阳合同被禁止,费用支付必须“实质重于形式”。各种费用违规操作、巧立名目返佣的漏洞也被堵上。
此外,针对非车险长期存在的保费垫缴和应收难题,新规强调,要实行“见费出单”制度——财险公司须在收取全额或首期保费后,方可出单并开具发票。提高实收、防止套资。
种种举措,被业内解读为,监管层希望从根本上解决渠道手续费畸高、费用使用不规范,价格恶性竞争等市场乱象,引导行业摒弃盲目拼规模的内卷模式,转向高质量发展。
“报行合一”这一原则,早先在车险领域试过水;2023年也在人身险的银保渠道推行。如今延伸至非车险领域。
然而,这把监管“手术刀”,在切除行业毒瘤的同时,也将不可避免地深刻改变行业力量对比,令本就悬殊的“二八分化”格局雪上加霜。
非车险“报行合一”新规的影响,并非雨露均沾。对不同规模险企,冲击截然不同。
在本就高度分化的财险行业,新规极有可能成为“加速器”,让“强者恒强、弱者出局”的马太效应更加显著。
人保财险(01339.HK)、平安产险(601319.SH)、太保产险(601601.SH)、国寿财险和英大财险等五家财险公司,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合计208.8亿元,分走了全市场80%以上的利润。
这些资金雄厚、承保能力强的头部公司,拥有丰富的直销网络与稳定客户群,获客不完全依赖中间渠道。佣金透明化、费用规范化,对他们影响有限,甚至有助于降费、改善盈利。
人保财险总裁于泽预计,如果非车险“报行合一”顺利推进,先期能推动降低费用率达1个百分点左右。
“报行合一”全面实施后,由于佣金费率空间被锁定,险企与银行渠道合作的力度,则主要由品牌、总(公司)对总(行)的合作水平,以及产品吸引力决定。头部公司凭借品牌、风控和服务等优势,将赢得更大市场份额。
反观中小公司,由于自身品牌、成本控制和风控能力均处劣势,竞争空间遭遇进一步压缩。
为了抢业务,过去不少中小险企依靠“卷佣金费”、激进承保“以价换量”,行走在违规的边缘。
有财险公司地方分公司负责人向金妹妹表示,虚增费用、违规套利在财险业屡见不鲜,监管针对财险业的罚单,八成来自于此。
“这就像玩躲子弹,人人都在战场上,子弹射到谁身上看运气。但要是不这么做,人家的业务凭什么给你小公司?”他强调。
新规实施后,由于不能再“烧钱买业务”,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中小公司,生存危机骤然加剧。
以寿险经验为鉴,银保渠道“报行合一”后,部分险企首年佣金率降至9%~12%,多家尾部中小险企被迫出清。
类似趋势,或在财险业重演。
可以预见,新规实施初期,阵痛不可避免:部分依赖“佣金费战”的中小险企,保费增速下滑、市场份额被大公司挤占,盈利状况可能恶化。
中小财险公司,不是没有想过突围求生的办法。
但历史证明,以弯道超车方式“做大非车”的“捷径”,最后都被证实是幻梦一场。
安心财险,便是个中代表。
2017年7月,安心财险与P2P平台米缸金融开展履约保证保险合作,大举进军当时炙手可热的网贷履约险市场,保费一度飙升。
然而,合作仅一年后,2018年8月米缸金融爆雷。大面积逾期,令安心财险面临巨额理赔责任,偿付能力一落千丈,成为高风险业务“接盘侠”。
截至2024年三季度,安心财险偿付能力充足率暴跌至-871.59%,累计净资产约-7.35亿元,成立以来的累计亏损逾20亿元。
如今,周期下行、大公司碾压,加之合规趋严,于夹缝中生存的中小财险公司,该何去何从?
保险“新国十条”已指出方向:引导中小保险公司特色化专业化经营发展。
业内已有不少公司着手尝试走差异化道路。现代财险,提供了一个转型样本。
现代财险,原为韩国现代海上火灾保险在华全资子公司。2020年,现代财险通过增资改制引入了滴滴出行、联想控股等新股东。
借助新股东资源,现代财险在新能源网约车这一垂直细分市场发力。截至2025年5月末,现代财险车险业务96%是网约车,其中又有92%是新能源车,车均保费是行业最高之一。
改制后,公司保费收入从2020年的2.28亿元,猛增至2024年的10.73亿元,短短四年扩大近4倍。只是,净利润依然连续四年亏损。
据熟悉现代财险的人士透露,亏损主要受历史遗留业务拖累;如仅考虑销售和赔付成本,新业务本身已实现盈利。
现代财险的经验表明,中小险企并非全无生机,前提是找准细分赛道、另辟蹊径。
不过,并非所有中小险企都有条件和能力,完成转型突围。
类似现代财险这种“先规模后利润”的发展路径,需要有充足的资本弹药和战略定力支撑。
对家底不厚、经营困局又难解的中小公司来说,止损退出或被并购,不失为一种现实选择。
近年来,监管层推动保险业优胜劣汰,清理风险隐患公司。外资、车企巨头,也渴望在财险市场分得一杯羹。
“明天系”的易安财险,就是例证。
此前,易安财险因接连踩雷健康险、意外险和保证险,走上了破产重整之路。最终因牌照价值和窟窿较小,易安财险被新东家比亚迪(002594.SZ)全资收购。
强者恒强的“二八分化”格局固化之下,众多中小财险公司,正在经历一场生存大考——是倾力投入、在细分领域成为“隐形冠军”,还是及时止损,将牌照与残局,交由新入局者重整?
考验股东与管理层战略决断的时刻,已经到来。
相关文章
8月17日,总投资10亿元、预计年营收11.7亿元的陕西省后备上市A类企业——湄南高科空港生态环保新材料产业集群项目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举行奠基仪式。空港新城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蔚,中铁一局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刘为帛,空港新城党委管委会领导刘军、王新、郭鹏,西安湄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卢威、总
2025-08-17 15:41:00N海都见习记者 蔡怡晴 文/图8月,福建山海之间暑气未消,一系列聚焦绿色能源的项目正持续推进——木兰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主坝填筑已经启动,预计2027年底实现首台机组发电;三川海上风电项目投运四年来减排二氧化碳近百万吨,年送绿电15亿度;福能新能源以91.82万千瓦总装机筑牢绿色基底;东桥热电的泉惠石
2025-08-17 06:06:00韩国最高法院14日维持下级法院判决,驳回美国作曲家乔纳森·赖特(对外用名“约翰尼·奥恩利”)对全球流行儿歌《鲨鱼宝宝》(Baby Shark)的版权主张,裁定韩国教育机构“碰碰狐”公司并未构成抄袭。2019年3月,赖特在韩国首都首尔起诉“碰碰狐”公司(原名“聪明学”公司)2015年推出的歌曲抄袭了他
2025-08-15 11:11:008月13日,双汇发展发布投资者调研记录。当中披露,针对“下半年肉制品的吨利展望?”,双汇发展表示,下半年,预计公司肉制品成本同比有所下降,同时公司将加大市场支持力度,积极参与竞争,并继续加强高性价比产品的推广,预计下半年公司肉制品吨利将维持在较高水平。关于“上半年肉制品在新兴渠道中的哪些渠道表现更好
2025-08-13 20:42:00中新经纬8月13日电 (李自曼)1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网站发布批复信息显示,核准CHING SZE WAN WINNIE(程思韵)汇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称汇丰人寿)董事长的任职资格。据汇丰人寿官网介绍,程思韵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获精算科学理学士学位,在精算咨询、保险、再保险等行
2025-08-13 1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