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季,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超15万亿元,新增贷款9.78万亿元,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4%……一季度主要金融数据出炉,多项指标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不仅展现出金融对实体经济保持稳固支持,也折射出实体经济需求持续回暖。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把脉资金流向,能够感知经济发展的冷暖与活力。企业生产增加,居民消费增多,才会带来贷款需求的增长,信贷数据犹如一面镜子,是反映实体经济活力的重要观察指标。
从一季度经济和金融数据来看,企业有效信贷需求回暖是贷款增加的重要支撑因素,在9.78万亿元的新增贷款中,企(事)业单位贷款占大头,增加8.6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51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58万亿元。
今年一季度,随着政策效应持续释放,生产供给较快增长。3月份制造业和服务业生产经营景气程度都有提升,其中制造业PMI达50.5%,连续两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同时,重大项目建设也在加速落地,百亿级以上的大项目增多。这些积极因素反映到信贷市场,体现为有效融资需求的回暖,特别是3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64万亿元,同比多增5470亿元。一家全国性银行统计数据显示,该行西部地区重点项目开工建设进度明显加快,贷款需求相应走高,年初以来累计向当地重点项目发放的贷款同比增长67%。
与此同时,一季度居民产生的贷款增加1.04万亿元,其中与房地产按揭贷款相关的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8832亿元,显示个人住房贷款较快增长。
市场机构数据显示,3月不少城市新房和二手房成交活跃度都明显提升,30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积整体同比增长20%以上,成交回暖带动个人住房贷款投放增多。一家大型商业银行东部地区分行的数据显示,3月该行个人住房贷款发放量较上年同期大致翻了一番,以前居民提前还款的情况在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后也有较大缓解。
此外,消费贷款增势向好也对近期贷款增长有支撑作用。近期各地区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大力提振消费的措施,政策效果也在显现,消费者更有意愿增加高品质消费。特别是在以旧换新等政策支持下,电动自行车、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新扩围产品销量大涨,有力促进消费回升。金融系统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助力提振消费,银行在保证商业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加大了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并通过丰富金融产品、提供便捷服务等,更好满足了居民消费信贷需求,让消费这个“主引擎”动力更加强劲。
在金融总量增加的同时,质的提升也得到充分体现。截至3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2%,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增速超20%,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9.3%……金融“活水”更多流向国民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有力支持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透过金融“活水”,看到了更具活力的中国经济,也看到了更加给力的宏观政策。应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国有充足的宏观调控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随着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发力,中国经济将更加身强体健,以自身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变化的不确定性,不断向新向好、茁壮成长。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相关文章
为切实提升社会公众对非法金融活动的识别与防范能力,有效遏制非法集资等违法金融行为,近日,屯留农商银行统筹部署、多点发力,以多元化宣传矩阵扎实推进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集中宣传,筑牢群众财产安全防线。筑牢阵地宣传堡垒,营造浓厚防范氛围活动期间,全行27家营业网点充分发挥阵地宣传主渠道作用。各网点通过LED屏
2025-07-10 20:05:001至5月全省机器人产业营收同比增长22.9%“河北造”机器人为啥“跑”得快2月18日,唐山机器人展示体验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展示一款机器人产品。新华社发机器人进入工厂协助造车,教育、医疗、城市管理等领域都有了机器人的帮助……今天,机器人已得到广泛应用,走进你我的生活。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我省机器
2025-07-08 00:00:00中国棉花网专讯:6月最后一周,国际现货市场成交相对平静,由于ICE期货上涨导致现货报价持续上调,纺织厂开始谨慎行事。上周现货市场成交的棉花仍然主要是巴西棉,即最早收获并进入市场的第一批棉花,印尼方面的消息说,装期最早在7月的巴西M 1-1/8级棉的基差低于700点(12月合约),装期在这之后一直到明
2025-07-04 13:03:00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发展改革委纪检监察组、河北省纪委监委消息: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主任于施洋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发展改革委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河北省监察委员会监察调查。于施洋公开信息显示,于施洋出生于1974年,研究员,管理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2025-07-03 10:16:00观点网讯:7月2日,市场数据显示,小米集团港股收盘小幅上涨0.33%,报收60.15港元。据悉,这是小米集团收盘价首次超过0港元。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2025-07-03 0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