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谢忠翔
伴随着改革化险提速,2024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数量明显减少。
近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披露了最新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名单。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数量为4295家,相比前一年减少195家。具体来看,这些“消失”的机构以中小农村金融机构占绝大多数,其中村镇银行减少近百家。
2025年,金融监管部门将“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作为年度首要重点目标,而“兼并重组、减量提质”是中小银行改革的重要思路。以农信系统改革为例,近期监管部门已批复筹建内蒙古农商银行、江西农商联合银行、江苏农商联合银行等,这也意味着,一批万亿资产规模以上的全新“超级农商行”正在路上。
1 3年283家农村金融机构消退
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最新数据,过去一年农村金融机构数量明显下降。截至2024年末,农村商业银行1586家、农村信用社458家、村镇银行1538家、农村资金互助社21家,分别较2023年减少44家、41家、98家、9家,四类机构数量合计下降192家。
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消失”的现象屡见不鲜。证券时报记者据2021年末至2024年末数据计算,三年间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含信托公司、金融租赁、消费金融、财务公司等)合计减少307家,其中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合计减少283家,占比逾九成,2022年、2023年就分别减少了27家、64家。
近年来,中小银行防范化解风险在各级政府工作报告、监管部门会议中被频繁提及,成为金融领域重点工作之一。
此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召开的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将“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作为首要提及的年度重点目标任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重点提及,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一体推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和转型发展,综合采取补充资本金、兼并重组、市场退出等方式分类化解风险。完善中小金融机构功能定位和治理机制,推动实现差异化、内涵式发展。
有金融研究人士认为,我国地方中小银行的重组合并在未来一段时间或时有发生。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在大幅增加后,将迎来一段洗牌期,经营能力差、自身造血能力弱、无法在市场竞争中存活的机构必将被淘汰。
证券时报记者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以来,已有清徐晋商村镇银行、福建闽侯民本村镇银行、福建连城杭兴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至少13家农村金融机构被收购、合并或解散的申请得到了监管部门批复同意。
2 兼并重组与减量提质
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落实防范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各项举措”,锚定了未来金融机构的改革方向。
为何要推进中小银行供给侧改革?2024年8月,申万宏源证券郑庆明等分析师在研报中认为,中小银行目前面临着金融供需失衡、盈利能力下降等窘境。
首先,是规模情结推动中小银行过分追求增量而忽视服务本土的定位,实体融资需求未有效满足但自身经营风险却不断累积;其次,是中小银行盈利能力下降,包括信用成本压力,大行下沉竞争以及负债成本压力等因素拖累息差和营收;最后,是潜在风险的积聚,包括中小银行等面临地方财政承压、实体不良暴露,以及股东、管理层乱象等多重风险。
合并重组后,可以显著增强中小金融机构的规模效益,优化分支机构设置,减少银行基础设施重复投入,降低成本,同时提升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风险化解能力。
随着中小金融机构改革重组深入推进,金融监管部门也在通过多种方式处置化解风险,“工具箱”的内容不断丰富。
某研究机构的一位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监管综合尝试运用各种手段去处置与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依据的是不同银行的系统重要性、股东背景、当时的问题与风险程度,因而进行处置的手段也会有所不同。目前,最为多见的仍是以吸收合并方式处置中小银行风险,也有通过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剥离不良资产,或是由地方资产管理公司(AMC)参与处理不良资产的处置等方式。
“总体上,过去几年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思路日渐清晰,‘兼并重组、减量提质’成为主要模式。”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近日撰文指出,城商行方面以吸收合并或新设合并为主;农商银行方面主要是在省联社改革过程中进行整合(有些省区是在地级市层面统一法人,有些省区则选择全省统一法人);村镇银行方面,主要是推动主发起行并购,或引入新的股东(打包转让),在缩减数量的同时,增加资本实力,优化股权结构,提升经营效率和抗风险能力。
不过,也有受访研究人士坦言,在中小银行进行合并或改制的过程中,仍可能因发起设立的方式、股权结构、合并程序等因素的差异,存在吸收合并或改制的实践难点。此前,金融监管部门也明确,应按照分类施策深化改革,例如“一省一策”“一行一策”等实施改革。
3 万亿级农商行将相继亮相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坚持农村中小银行支农支小定位,“一省一策”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稳妥有序推进村镇银行改革重组。这也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四年关注农信社改革化险。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认为,在改革中,不同地方改革的重点和次序应有所不同。比如,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应将化解风险放在首位,适当组建市级农商银行和省级农商银行;而东部地区应发挥好“大平台,小法人”特点,提升法人机构竞争力。
目前,浙江、山西等10个省(自治区)农信系统改革方案获批或实施,一批新的“万亿”银行将相继亮相。
从改革模式上看,较多省份推行联合银行模式,另有少部分选择统一法人模式。在改革模式特点上,联合银行模式保留基层法人独立性,强化协同;而统一法人模式则有利于集中资源,提升抗风险能力。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浙江、山西、四川、广西筹建的省级农商联合银行开业,江苏农商联合银行、江西农商联合银行获批筹建,贵州、湖北亦透露计划组建农商联合银行。而内蒙古、甘肃、河南、新疆、海南和辽宁等地已选择统一法人省级农商行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农信系统改革逐步推进,多家新的“万亿”银行正在路上。例如,截至去年末,江苏农商银行系统资产总额达4.75万亿元;截至去年9月末,河南农商银行系统资产总额达2.6万亿元;截至去年末,江西农商联合银行辖内农商行资产总额达1.3万亿元。
近日,监管批复同意筹建内蒙古农商银行。截至2024年末,内蒙古农信社资产总额8833亿元,待完成吸收合并后,资产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今年年初,新疆农信2025年度工作会议表示,力争年内实现新疆农商银行挂牌开业。据介绍,该行开业后资产规模可达7000亿元以上。
此外,还有多地农信机构资产总额超过万亿元。截至目前,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山东农信系统资产总额超过3万亿元,安徽、河北农信系统总资产均超过2万亿元;福建、吉林、贵州、湖南、云南、湖北、陕西等地农信系统的总资产也都超过1万亿元。
相关文章
近日,网商银行推出“稳岗扩岗专享贷款"服务,小微企业、小微企业主与个体工商户来申请贷款时,在提供最高额度300万纯信用贷款的基础上,额外给予专项贷款免息权益,如30元免息30天、30万元免息10天等,切实降低经营主体融资成本,让他们有更多底气扩经营、招人手。就业是民生之本,数量庞大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
2025-07-24 15:24:00开着空调的商铺,正在成为老年人的“避暑胜地”。盛夏时节,山东聊城一家肯德基最近挤满了老人。早饭过后,许多老人就去那儿打牌、聊天、打盹,一坐就是一天。店员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类似的避暑场景,近年来在各地城市不断上演。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挤进商场、地铁站、银行营业厅、便利店。这些本该是临时歇脚的商业空间
2025-07-23 09:45:00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黄鑫宇)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即北京金融监管局)发布《关于防范假冒持牌金融机构名义开展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据北京金融监管局介绍,近期,个别不法分子假冒在京某持牌金融机构,假借员工身份要求消费者在机构官方APP登记注册,再通过虚假宣传“国家补贴”政策将消费者引流
2025-07-22 14:03:00【敏锐识别异常交易】 6月23日下午,客户李某至泸州银行叙永支行要求紧急取现3.56万元,声称"借给朋友孩子读书"。柜员发现其言辞闪烁,交易存在明显异常:账户当日先有30元小额试探性转出,随后收到建行程某转账后立即要求取现。经核查,李某对资金来源解释含糊,提供的聊天记录内容生硬,且无法说明与转账人具
2025-07-16 11:48:00近年来,广发银行积极响应国家“海洋强国”战略,聚焦船舶制造、海洋工程、跨境贸易等重点领域,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定制化服务方案,精准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依托“综合金融+跨境生态”优势,广发银行以科技为翼、服务为锚,为涉海企业提供全周期金融支持,助力中国高端装备制造“出海”,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提升
2025-07-12 17: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