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对外公布了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3250发掘资料。该墓出土17件有铭文的铜礼器,墓主可能为西周早期晚段或早中期之际的一代倗伯。
横水西周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横水镇横北村以北约800米处,于2004年被盗后发现。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工作站和绛县文物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地保存较完整,分三个发掘区,共发掘西周时期墓葬1299座,发现车马坑33座,仅发掘了其中1座,绝大多数西周墓葬为东西向。此次公布的是编号为M3250的墓葬发掘情况。
M3250位于墓地南部中间,第三发掘区中部近北端,曾被盗扰。通过随葬器物与已知年代的器物比较,可知该墓年代为西周早期晚段或早中期之际。
该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规模较大,二层台上部有壁龛。墓主人骨架因盗扰无存,墓内发现3名殉人,均为头向西,单棺,性别、年龄不详。位于南侧二层台上的一个殉人,有随葬器物8件,其余两个殉人无随葬器物。根据葬式和随葬器物的有无,推测3个殉人之间可能存在地位差异。
该墓残存随葬器物385件(套),种类齐全,数量丰富,有铜器、原始瓷器、陶器、玉器、漆木器、骨器、蚌贝器共七类。包括青铜礼器25件,原始瓷器2件,陶器3件等。
随葬的25件青铜礼器,其中17件有铭文,作器者有倗姬、太保、南宫姒、盟狈等,还有族氏铭文“五”。“太保”“南宫”为王朝显贵,不论这些器物是属于赗赙之物,还是来源于婚姻关系或战争所得,均突显出倗国在此时已具有较强的实力。但较为特殊的是,出土器物中未见倗伯作器。墓中出土3件与太保家族有关的器物,说明倗国与太保家族关系密切。
数量丰富的随葬品外,墓葬东部也陪葬一座较大车马坑,可见墓主非一般贵族,具有较高的身份和地位。其随葬的铜矛等兵器也可看出,墓主可能是男性,当为一代倗伯。
并州新闻 记者 陈辛华
相关文章
标签:青少年 科技创新大赛5月9日至12日,由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共青团山西省委、山西省妇女联合会共同主办,山西省科学技术馆承办的第39届山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暨第24届山西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在省科技馆隆重举行。双赛融合承办以创新实践点燃青少年科技热情,来自全省11市共364件创新作品、165支机
2025-05-12 16:04:00M5墓志志石拓片。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本报讯(记者 陈辛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公布平遥县北汪湛村唐墓M5发掘资料,墓葬年代在初唐末期,据出土的石质墓志可知墓主为太原郡人士。 为配合基本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晋中市博物馆、平遥县文物所对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北汪湛墓地展开发掘。该墓西距平遥古
2025-05-09 09:09:00本报讯(记者杨文俊)5月7日,省总工会召开学习贯彻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山西省五一劳动奖表彰大会精神座谈会。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王纯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全省各级工会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迅速
2025-05-08 07:20:00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对外公布了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3250发掘资料。该墓出土17件有铭文的铜礼器,墓主可能为西周早期晚段或早中期之际的一代倗伯。横水西周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横水镇横北村以北约800米处,于2004年被盗后发现。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工作站和绛县文物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墓地进
2025-04-20 21:30:00受强冷空气影响,4月11日至14日,山西迎来一轮大风、沙尘、霜冻天气,风力强、昼夜温差大、局地体感寒冷。为保障居民用热需求,山西大同推迟停暖时间。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决定将县城供暖区域的供暖时间延长5天,从原定的4月10日结束推迟至4月15日。(总台记者 贺威通 董琪琪)来源:央视新闻
2025-04-13 21: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