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4月8日消息(记者 王康景)“您好医生,我这边被猫抓伤了需要打一下疫苗吗?”4月8日下午,在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宗伯里分院24小时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有被宠物猫抓伤的市民前来看急诊和接种疫苗。作为海口首家24小时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自今年3月30日启用以来,已经接诊了88例猫狗抓咬伤等患者,为市民提供了紧急就医的便利。
医护人员为患者接种疫苗。
当天下午记者在该门诊看到,入口处专门设置了一个宠物笼子,方便携带猫狗宠物的市民暂时安置宠物,入口处还张贴了“什么是狂犬病”“哪些动物传播狂犬病病毒”等科普知识。
诊区张贴的科普知识。
步入诊区,记者发现这里分了多个功能区,分别有候诊区、就诊区、冲洗处置区、清创区、疫苗接种区、留观区等。
诊区配备的冲洗处置设施。
“以前主要是白天正常上班时间接诊,但考虑到如今人们养猫养狗增多,猫狗抓咬伤人的事件也相对频发,在海口市卫健委的指导下,我们医院设置了海口首家24小时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从启用以来的10天时间内,已经接诊了88例患者。”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门急诊主任许达强说,其中有猫抓咬伤42例,狗抓咬伤31例,还有个别是被老鼠、猴子抓咬伤的。该门诊开通后,超过一半的患者是在夜间(晚上6点至次日凌晨居多)前来就诊。
“有个别晚上前来就诊的患者数量就达11例,其中还有个刚出生3个多月的婴儿被自家猫给抓破了脸,家长连夜带来就诊,用了2个小时完成清创和疫苗接种等。”现场一位医护人员告诉记者,还有的患者是从陵水、三亚等地赶来就医。
医护人员为患者接种疫苗。
许达强表示,狂犬病病毒的携带动物种类相对较多,主要是猫和狗,而狂犬病的防治原则是“可防不可治”,因为一旦狂犬病发作,患者死亡率几乎是100%,因此重在预防。该门诊日常有外科医生和专业护士人员值班,不论是正常上班时间还是节假日,该门诊都可以为猫犬等抓咬伤患者提供紧急服务,有效解决市民“急医”难题。
门诊提供多种狂犬疫苗(包括人二倍体/vero细胞疫苗),满足不同人群需求;同时配备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针对三级暴露伤口直接中和病毒;破伤风疫苗,同步预防破伤风感染。还提供必要的伤口缝合服务。
许达强提醒,市民需要根据自己被猫狗等舔舐、抓咬伤等实际情况来区分暴露等级并及时前来就医。比如接触或者喂养动物时完好皮肤被舔舐,属于一级暴露,只需要清洗接触部位,无需医学处置;如果是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无明显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属于二级暴露,需要处置伤口和接种疫苗;如果是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破损皮肤被舔舐,开放性伤口、黏膜被唾液或者组织污染直接接触蝙蝠等,则属于三级暴露,需要处置伤口,注射被动免疫制剂,以及接种疫苗。
“被猫狗等动物抓咬伤后,要第一时间来就诊,越早越好。”许达强说。
狂犬病可防不可治,除了别被犬伤,还有这些需注意
Q:除了猫、狗,还有哪些动物传播狂犬病?
A:所有哺乳动物都有感染及传播狂犬病的可能,但风险等级不同。
老鼠、兔子、牛、猪是狂犬病传播低风险动物;犬、猫、鼬獾、貉、狼、狐狸等野生食肉哺乳动物以及蝙蝠属于狂犬病传播高风险动物。被狂犬病传播高风险动物致伤后,一定要尽早去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处置。
金秋时节,在户外游玩时务必远离野生动物。野生动物通常警惕性更高、攻击性更强,可能携带多种病原体,包括狂犬病毒。在野外,如果遇到野生动物,大家谨记:不投喂、不攻击、不接触,保持安全距离。
Q:与动物日常接触比较多,需要提前预防吗?
A:救助流浪动物的爱心人士等经常接触动物者,以及职业中有狂犬病暴露风险的人员,如狂犬病毒研究者、接触狂犬病患者的工作人员、兽医等,建议进行“暴露前免疫”,也就是进行预防性狂犬病疫苗接种,让身体提前产生免疫屏障。
Q:被猫、狗致伤后,第一时间应该怎么做?
A:日常生活中,不幸被狂犬病高风险动物致伤后,一定要及时前往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规范处置。如果伤口不大,可以用流动的清水、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清洗伤口大约15分钟,然后就近就医。如果伤口较大、出血较多,可用干净的布进行压迫止血,同时尽快前往医院。
Q:狂犬病疫苗什么时候接种合适?
A:狂犬病疫苗越早接种越好,接种程序有两种。
一种是5针免疫程序,于第0(注射当天,下同)、3、7、14、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剂次,共注射5剂次。另一种是“2-1-1”免疫程序,于第0天注射2剂次(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注射1剂次),第7、21天各注射1剂次,共注射4剂次。
Q:被高风险动物致伤后,可以晚几天接种狂犬病疫苗吗?
A:狂犬病的潜伏期多为1~3个月,1周以内或1年以上极少。然而,每个人发病前的潜伏期长短并不确定,因此狂犬病暴露后处置越早越好。虽然晚几天处理可能也有效,但狂犬病是100%致死性疾病,绝不该冒险。
Q:已经打过狂犬病疫苗,再被高风险动物致伤还需要打疫苗吗?
A:关于“打了疫苗再被咬”,如果发生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应继续按照原有免疫程序完成剩余剂次的接种;如果发生在全程接种后3个月内,一般不需要加强接种;如果发生在全程接种后3个月及以上,应于第0、3天各加强接种1剂次狂犬病疫苗。
Q:被狗轻轻咬了一下,但是看不出伤口,要打疫苗吗?
A:与狗亲近玩耍时被轻咬,但很难用肉眼来准确判断有没有伤口时,可以用医用酒精涂抹在疑似受伤部位,如果没有疼痛的感觉,说明皮肤没有破损,只要认真清洗即可。如果感觉到疼,说明有轻微、无明显出血的伤口,可以判定为狂犬病Ⅱ级暴露,需要到医院正确处置伤口并接种疫苗。
Q:孕妇可以接种狂犬病疫苗吗?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可以哺乳吗?
A:目前研究显示,孕妇接种狂犬病疫苗是安全的,不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哺乳期妇女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可以正常哺乳。
相关文章
□曹莹(云南财经大学)5月19日,海南海口一名女司机驾车拖行小猫致其死亡的事件引发关注。5月20日,海口警方公布调查结果,该起事故确认为意外情况,未发现女司机李某某存在故意伤害猫的行为。但围绕司机的网络暴力却愈演愈烈。这场舆论风波折射出的,不仅是公众对动物保护的关切,更暴露了网络情绪失控下“正义审判
2025-05-20 21:31:00近日,长治市中医医院急诊科成功救治一名突发呼吸心脏骤停的55岁男性患者。该患者因基础疾病复杂、病情危重,经多学科团队高效协作与精准救治,最终转危为安,展现了医院在急危重症救治中的综合实力。突发险情:高血压危象引发心脏骤停患者史某于3月31日凌晨因“突发胸闷伴双下肢无力加重1小时”被紧急送往长治市中医
2025-05-07 10:16:00纵览新闻评论员 刘玉婧俗话说“无利不起早”,又是在怎样的利益驱动下,让医学界出现多篇患者性别混淆的学术论文呢?共80例患者中,有“55例男性患者”出现在关于研究“子宫肌瘤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的论文实验数据中,学术不端已然坐实。此外,山大齐鲁医院对该文作者护士霍某某的处理结果中,明确提到了“取消其五年
2025-05-06 19:11:00“五一”假期,当千家万户正在享受团圆与放松时,青大附院血管外科医护团队依然坚守在岗位上,用责任与专业守护着每一位患者的健康。假期中,血管外科成功救治了一位73岁高龄女性患者,患者成功手术,获得“畅快轻松”的呼吸。患者王某,73岁,退休干部,因“胸闷憋气 4”于5月3日入住青大附院血管外科。入院时患者
2025-05-05 13:22:00编者按:他们是走在时代风口的产品经理,是传播科学理念的科普剧演员,更是坚守在一线岗位的奋斗者与拼搏者。不凡始于平凡,追光终将会发光。即日起,南方日报、南方+推出“一线职观”系列报道,讲述普通人爱岗敬业、努力拼搏的鲜活故事。敬请垂注。宁静的午后,广州愈见中西医动物医院针灸室内,猫咪“奥利奥”趴在垫子上
2025-05-04 09: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