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4月8日消息(记者 王康景)“您好医生,我这边被猫抓伤了需要打一下疫苗吗?”4月8日下午,在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宗伯里分院24小时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有被宠物猫抓伤的市民前来看急诊和接种疫苗。作为海口首家24小时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自今年3月30日启用以来,已经接诊了88例猫狗抓咬伤等患者,为市民提供了紧急就医的便利。
医护人员为患者接种疫苗。
当天下午记者在该门诊看到,入口处专门设置了一个宠物笼子,方便携带猫狗宠物的市民暂时安置宠物,入口处还张贴了“什么是狂犬病”“哪些动物传播狂犬病病毒”等科普知识。
诊区张贴的科普知识。
步入诊区,记者发现这里分了多个功能区,分别有候诊区、就诊区、冲洗处置区、清创区、疫苗接种区、留观区等。
诊区配备的冲洗处置设施。
“以前主要是白天正常上班时间接诊,但考虑到如今人们养猫养狗增多,猫狗抓咬伤人的事件也相对频发,在海口市卫健委的指导下,我们医院设置了海口首家24小时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从启用以来的10天时间内,已经接诊了88例患者。”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门急诊主任许达强说,其中有猫抓咬伤42例,狗抓咬伤31例,还有个别是被老鼠、猴子抓咬伤的。该门诊开通后,超过一半的患者是在夜间(晚上6点至次日凌晨居多)前来就诊。
“有个别晚上前来就诊的患者数量就达11例,其中还有个刚出生3个多月的婴儿被自家猫给抓破了脸,家长连夜带来就诊,用了2个小时完成清创和疫苗接种等。”现场一位医护人员告诉记者,还有的患者是从陵水、三亚等地赶来就医。
医护人员为患者接种疫苗。
许达强表示,狂犬病病毒的携带动物种类相对较多,主要是猫和狗,而狂犬病的防治原则是“可防不可治”,因为一旦狂犬病发作,患者死亡率几乎是100%,因此重在预防。该门诊日常有外科医生和专业护士人员值班,不论是正常上班时间还是节假日,该门诊都可以为猫犬等抓咬伤患者提供紧急服务,有效解决市民“急医”难题。
门诊提供多种狂犬疫苗(包括人二倍体/vero细胞疫苗),满足不同人群需求;同时配备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针对三级暴露伤口直接中和病毒;破伤风疫苗,同步预防破伤风感染。还提供必要的伤口缝合服务。
许达强提醒,市民需要根据自己被猫狗等舔舐、抓咬伤等实际情况来区分暴露等级并及时前来就医。比如接触或者喂养动物时完好皮肤被舔舐,属于一级暴露,只需要清洗接触部位,无需医学处置;如果是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无明显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属于二级暴露,需要处置伤口和接种疫苗;如果是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破损皮肤被舔舐,开放性伤口、黏膜被唾液或者组织污染直接接触蝙蝠等,则属于三级暴露,需要处置伤口,注射被动免疫制剂,以及接种疫苗。
“被猫狗等动物抓咬伤后,要第一时间来就诊,越早越好。”许达强说。
狂犬病可防不可治,除了别被犬伤,还有这些需注意
Q:除了猫、狗,还有哪些动物传播狂犬病?
A:所有哺乳动物都有感染及传播狂犬病的可能,但风险等级不同。
老鼠、兔子、牛、猪是狂犬病传播低风险动物;犬、猫、鼬獾、貉、狼、狐狸等野生食肉哺乳动物以及蝙蝠属于狂犬病传播高风险动物。被狂犬病传播高风险动物致伤后,一定要尽早去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处置。
金秋时节,在户外游玩时务必远离野生动物。野生动物通常警惕性更高、攻击性更强,可能携带多种病原体,包括狂犬病毒。在野外,如果遇到野生动物,大家谨记:不投喂、不攻击、不接触,保持安全距离。
Q:与动物日常接触比较多,需要提前预防吗?
A:救助流浪动物的爱心人士等经常接触动物者,以及职业中有狂犬病暴露风险的人员,如狂犬病毒研究者、接触狂犬病患者的工作人员、兽医等,建议进行“暴露前免疫”,也就是进行预防性狂犬病疫苗接种,让身体提前产生免疫屏障。
Q:被猫、狗致伤后,第一时间应该怎么做?
A:日常生活中,不幸被狂犬病高风险动物致伤后,一定要及时前往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规范处置。如果伤口不大,可以用流动的清水、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清洗伤口大约15分钟,然后就近就医。如果伤口较大、出血较多,可用干净的布进行压迫止血,同时尽快前往医院。
Q:狂犬病疫苗什么时候接种合适?
A:狂犬病疫苗越早接种越好,接种程序有两种。
一种是5针免疫程序,于第0(注射当天,下同)、3、7、14、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剂次,共注射5剂次。另一种是“2-1-1”免疫程序,于第0天注射2剂次(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注射1剂次),第7、21天各注射1剂次,共注射4剂次。
Q:被高风险动物致伤后,可以晚几天接种狂犬病疫苗吗?
A:狂犬病的潜伏期多为1~3个月,1周以内或1年以上极少。然而,每个人发病前的潜伏期长短并不确定,因此狂犬病暴露后处置越早越好。虽然晚几天处理可能也有效,但狂犬病是100%致死性疾病,绝不该冒险。
Q:已经打过狂犬病疫苗,再被高风险动物致伤还需要打疫苗吗?
A:关于“打了疫苗再被咬”,如果发生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应继续按照原有免疫程序完成剩余剂次的接种;如果发生在全程接种后3个月内,一般不需要加强接种;如果发生在全程接种后3个月及以上,应于第0、3天各加强接种1剂次狂犬病疫苗。
Q:被狗轻轻咬了一下,但是看不出伤口,要打疫苗吗?
A:与狗亲近玩耍时被轻咬,但很难用肉眼来准确判断有没有伤口时,可以用医用酒精涂抹在疑似受伤部位,如果没有疼痛的感觉,说明皮肤没有破损,只要认真清洗即可。如果感觉到疼,说明有轻微、无明显出血的伤口,可以判定为狂犬病Ⅱ级暴露,需要到医院正确处置伤口并接种疫苗。
Q:孕妇可以接种狂犬病疫苗吗?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可以哺乳吗?
A:目前研究显示,孕妇接种狂犬病疫苗是安全的,不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哺乳期妇女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可以正常哺乳。
相关文章
文汇报讯(记者唐闻佳)昨天是第29个“世界帕金森病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牵头编撰的《中国帕金森病报告2025》发布。报告显示,中国帕金森病的发病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患者人数已超过500万。帕金森病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第二大常见疾病,也是最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仁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刚教授
2025-04-12 17:22:00为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体重管理年”部署,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七院”)于4月10日发布中西医结合减重新突破。中山七院中医科学科带头人秦鉴教授首创“膏脂归化学说”,并发布全国首部《中医禁食疗法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推动传统辟谷与中医中药结合,实现中医禁食疗法的科学化、标准化
2025-04-10 18:09:004月9日上午,由太原爱尔眼科医院院长高岩主刀的我国首批、山西省首台TECNIS Eyhance™ 艾无级®智简预装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在太原爱尔顺利完成,手术的成功标志着该款新型预装式人工晶状体正式进入山西并投入临床应用。艾无级®智简预装式人工晶状体的引入,将进一步丰富白内障手术的治疗选择,为术者带来
2025-04-10 17:10:00近期,北京野生动物园内两只鹦鹉“悠然”和“糖豆”的不实传言引发公众关注。为回应社会关切,现就具体情况详细说明如下:传言之一的鹦鹉为蓝眼巴丹鹦鹉,呼名“悠然”,其原主人在对北京野生动物园进行深入调研与评估后,基于为鹦鹉提供更优质成长环境和更专业成长看护的考虑,于2021年10月将其自愿捐赠至北京野生动
2025-04-09 14:40:004月4日清明节,上海浦东风信子亨廷顿舞蹈症关爱中心发布讣告:风信子创始人曹茜女士于2025年1月31日,因病医治无效,不幸离世,终年39岁。曹茜(图源:风信子亨廷顿舞蹈症官微)据介绍,风信子亨廷顿舞蹈症关爱中心是一家致力于为亨廷顿舞蹈症患者提供支持的公益组织,亨廷顿舞蹈症则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
2025-04-09 08: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