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百里杜鹃景区“校景合作”助引流促发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22:36:00    

4月的贵州花香四溢,在百里杜鹃景区,一场名为“花仙子巡游”的沉浸式演艺项目成为游客竞相打卡的文旅新IP,身着苗族、彝族盛装的表演团队穿行于杜鹃花海,让游客在观赏自然美景的同时又能欣赏民族舞蹈。

“花仙子巡游”。杨品益 摄

连日来,由百里杜鹃管委会策划的“多彩毕至·一路生花”系列活动引发广泛关注。毕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下称“毕节幼专”)音乐专业编创音乐《一路花开》成为景区背景音乐,舞蹈专业编排的“十二花神”主题巡演视频在抖音平台收获超1000万播放量。

这是毕节幼专与百里杜鹃管委会校企合作的成果。据了解,毕节幼专与百里杜鹃管委会的合作始于三年前,依托景区万亩野生杜鹃的生态优势和学校“艺术+教育”的学科特色,双方共同制定《文旅融合人才联合培养方案》,构建起“课程共建、师资共培、项目共研”的协同育人机制。双方以“艺术+文旅”双向赋能为突破口,开创了“校景共育、项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

表演团队合影。杨品益 摄

“我们突破传统校企合作的浅层对接,建立双导师制培养体系。”毕节幼专艺术系主任陈大举介绍,景区非遗传承人、索玛艺术团与学校专业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开发《文旅IP设计》《沉浸式演艺策划》等5门特色课程。截至目前,培养出既掌握艺术专业技能,又具备文旅产业思维的复合型人才236人,其中60%实现属地就业。

“艺术院校的创意注入,让自然景观焕发新活力。”百里杜鹃管委会副主任黄飞表示,通过双方建立“项目池”制度,景区年均发布50余个实践项目,涵盖艺术设计、活动策划、新媒体运营等领域。学生作品《杜鹃花语》系列文创产品年销售额突破200万元,“夜游花海”光影秀项目带动景区过夜游客增长35%。

杜鹃花开。杨品益 摄

接下来,校企双方将聚焦数字化转型展开深度探索,虚拟现实技术复原的古彝寨群落、AI生成的个性化旅游路线、区块链认证的非遗数字藏品等创新项目已进入试验阶段。由该校数字媒体专业师生开发的“云游百里杜鹃”小程序,通过720°全景漫游、AR导览等功能,实现线上线下体验闭环。该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要通过校企合作把景区建成“元宇宙+文旅”的创新实验室。

据统计,校企合作以来,百里杜鹃景区年接待量突破200万人次,带动周边10余个村寨发展民宿、农家乐等业态,解决就业2000余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赵相康

编辑/陈江南

二审/姚曼

三审/陈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