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府印发了《济南市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重点任务方面,济南提出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争取入选省级以上产业人才工程计划20人左右
打造高水平创新型城市。推动中国科学院济南科创城创新发展,齐鲁中科光物理与工程技术研究院二期项目具备工程验收条件,电磁院地面超高速测试轨道和核研院放射性药物测试平台对外开展测试服务。
推进多层级实验室体系建设,加快量子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建设;推动完成第三批、第四批全国重点实验室及第三批省重点实验室重组,争取更多实验室获批建设;推进泉城实验室、微生态实验室、空天实验室建设。深化校地科技合作,持续推进山东大学深地探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区块链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建设,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鼓励引导重点企业、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联合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省重大攻关项目、市重点攻关项目,入选省技术创新项目500项以上。新增制造业创新中心、“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50家以上。
组织实施市级科技计划揭榜挂帅,聚焦产业难点、痛点,解决重大技术瓶颈。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基地5家,备案省市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4家。持续推进山东科技大市场建设,深入开展科技经纪人试点工作,挂牌高校院所企业技术成果2000项。强化金融支持力度,以“海右路演”活动为载体,常态化开展项目(企业)路演活动。高水平创建济青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动态优化人才政策“双30条”,打造高水平创新人才高地。深化“海右计划”产业领军人才工程,统筹推进高素质优秀企业家、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高水平技术创新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技能人才五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争取入选省级以上产业人才工程计划20人左右。加强“技耀泉城”海右技能人才大赛品牌建设,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
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0家
提升主导产业能级。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动四大主导支柱产业和十个标志性产业链群扩规模、提能级。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济南工业软件研究院、齐鲁开源社区建设,塑强软件、服务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省级及以上软件百强企业70家,新开发首版次高端软件50个。
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加快推进汇川工程型变频器、邦德激光全球总部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支持比亚迪、吉利、重汽等加速释放产能,力争新能源汽车产量实现新突破。
精品钢与先进材料产业,加快实施泰钢精品钢系统优化智能制造、圣泉新材料聚苯醚、鲁银新材料高端金属粉末等项目,推动宽禁带碳化硅半导体、聚苯硫醚(PPS)系列特种新材料等关键技术突破。
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重点支持济南药谷、银丰生物城、鲁中国际生物谷等载体创新发展,提速恒瑞医药、步长新世纪中医药、科源制药等项目建设,打造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创新和监管服务大平台,争创生物制造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持续做好产业链“建强补延”文章,聚焦工业母机、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领域,加强上下游协作配套和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新增省级及以上产业集群3个以上。鼓励“链主”企业围绕关键产业和核心环节开展产业备份,推动重要产品和供应渠道国产化替代。加快钢铁、化工、建材、机械、食品加工等行业数字化、网络化、绿色化改造提升,新培育1个省级特色优势食品产业集聚区。深入实施技改双千工程,谋划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300个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0家。
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等优质企业1000家以上
加快培育产业新动能。打造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高地,加快推进山东中晶芯源碳化硅单晶和衬底项目、山东天岳碳化硅材料产业化项目建设,加大碳化硅上下游领域布局力度,争取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和第三代半导体项目获得国家支持。
壮大空天信息产业,加快空天信息产业园二期、新一代运载火箭制造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低空经济提速起势,加快市级低空飞行服务站和飞行保障体系建设,培育发展低空制造产业,丰富拓展低空应用场景,推动“低空+”赋能经济增长。
推动新能源装备产业扩容提质,开展高效太阳能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锂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研发攻关,推进爱旭太阳能高效电池组件等重点项目建设。以电力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持续推进山东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建设。
提速量子科技产业化进程,健全全国首个“颗粒物光量子雷达监测网络”,持续拓展“量子+”应用示范。
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实施“AI泉城”赋能行动,推进中移齐鲁创新院、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及运营,培育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语音交互系统等一批标志性产品,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高地和智能产业集聚高地。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瞪羚、单项冠军、独角兽等优质企业1000家以上。
打造省域资本市场资源要素汇聚交流平台
提升服务业发展质效。推进服务业集聚发展、融合发展、创新发展,新认定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1家、服务业创新中心2家、两业融合发展试点企业2家。印发《济南市服务业招商引资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积极推进服务业招商引资工作,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00家以上。推进陆港型、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和综合型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建设,加快推动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工程,探索发展“低空经济+物流”等新模式。
编制《济南市“四港三区”建设推进方案》,加快提升“四港三区”基础设施水平。加快实施现代物流网基础设施项目,年内竣工8个、新开工6个、新增4个,推进城郊大型仓储基地建设。完善“金融辅导+科技辅导”服务模式,创新“专家+专员”金融伙伴机制,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发挥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及全国股转系统服务基地“共享办公”优势,打造省域资本市场资源要素汇聚交流平台,持续推进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扎实推进房地产项目风险化解工作,统筹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稳控房地产市场。(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卢震)
相关文章
7月25日至28日,以“书香中国 阅读之美”为主题的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期间,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在实体书店创新大会上正式发布“年度最美书店”评选结果,济南“想书坊” 概念书店获此殊荣。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是对济南本土书店创新实践的礼赞,更成为这座千年古城以书籍为媒介、
2025-07-26 15:29:007月25日,中建集团对口支援长汀绿色建材产业园合作考察交流活动在龙岩市长汀县举行。龙岩市委常委、副市长高丁博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建集团项目履约管理部副总经理李建伟、党建工作部(企业文化部)副主任刘建波,中建七局副总经理、中建海峡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少华出席活动。活动由长汀县委常委、副县长吴师主持。活动现
2025-07-26 15:15:007月23日,“青岛理工星”命名仪式在青岛理工大学举行。一颗国际编号为11139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青岛理工星”,青岛理工大学成为全省首所拥有专属小行星命名的省属高校。在浩瀚宇宙中,小行星命名是一项国际性、永久性的崇高荣誉。近年来,随着中国天文观测能力的提升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多颗小行星相继以中国地
2025-07-24 18:43:00低空载物货运是指利用无人机、eVTOL等新型低空飞行器,在1000米以下空域执行货物运输任务的新兴物流模式。低空载物货运通过三维立体的飞行路径,实现从仓储中心到配送终端的直线连接。这种“点对点”的空中配送,突破了物理空间约束,将配送服务从“最后一公里”精确延伸到“最后一米”。当前,我国低空载物货运仍
2025-07-22 06:50:00近日,一场以“如何破解乡村儿童有书不读的困境”主题媒体沙龙在北京举行。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公益组织、学校代表、志愿者代表、媒体记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一个关乎乡村教育未来的重要命题——当政策推动与社会捐赠让乡村学校“有书可读”后,如何突破乡村儿童“有书不读”的新困境?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全国青少年
2025-07-17 10: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