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只是时间问题!仇雨菁:中国未来一定会有领先的车规芯片企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6:18:00    

中国商报(记者 赵熠如 文/图)3月27日至31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在北京举办。论坛举办期间,芯驰科技创始人仇雨菁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中国一定会诞生全球领先的车规芯片企业,中国汽车市场的智能化快速迭代,对芯驰科技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芯驰科技创始人仇雨菁。

芯驰科技成立于2018年,面向中央计算+区域控制电子电气架构提供高性能、高可靠的车规芯片产品和解决方案,覆盖智能座舱和智能车控等领域。目前,芯驰全系列产品已完成超百万片规模化量产,服务超过260家客户,拥有超200个定点项目,覆盖了中国90%以上车厂和多个国际主流车企。

“车规芯片的研发量产周期会比其他芯片更长,投入也更大,需要更多经验,之前在国内的相关人才储备也是非常稀缺的。在2018年芯驰科技刚成立时,我们也知道这条路不容易。当时我们在跟客户推广产品时,客户往往问的是‘谁已经用了’‘出了质量问题谁来负责’。这也是国内从事研发高性能、高可靠车规芯片的创业企业很少的原因。”仇雨菁说。

“欧洲有三大车厂BBA,诞生了恩智浦、英飞凌等车规芯片企业;美国、日本也有大车厂,相应诞生了飞思卡尔、瑞萨等。这些都是车规芯片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仇雨菁说,“中国占到全球市场近1/3的汽车产销量,这么大的汽车市场,其智能化、电动化引领全球,所以中国未来一定会有领先的车规芯片企业,这只是时间问题。”

仇雨菁表示,汽车不同于普通的消费电子,它对于安全性、可靠性和长期性的要求特别高。所以,车规芯片是聚焦于功能安全、信息安全、长期质量稳定的车用半导体。

“芯驰科技有两个主要的应用方向,一个是智能座舱,另一个是智能车控。智能座舱解决的是车内人机交互的问题,相当于汽车的‘大脑’;智能车控则包括智能底盘、悬架、转向、刹车、制动等,是汽车的‘小脑’,跟安全、运动、驾驶舒适性等高度相关。”仇雨菁说,“芯驰科技已有超过800万颗芯片的量产出货。一辆车用一到两颗芯片,那么至少已有五六百万辆车搭载着我们的芯片在行驶。”

谈及未来三到五年芯驰科技面临的最大挑战,仇雨菁表示,挑战中也蕴含着机遇。

“现在汽车电子电气的变革,其智能化速度远超我们之前的想象。所以对于汽车芯片来讲,我们要更加具有前瞻性。一个芯片从规划到研发,大概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然后还需要有一到两年的时间在车上进行适配,所以需要有足够的前瞻性,才可以使现在的芯片满足未来三到四年的上车应用需求。”仇雨菁说,“但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因为我们贴近变化最快的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市场的智能化加速在全球是最快的,对于其供应商的迭代速度要求也是很高的。我们更贴近本土市场和应用,就可以在更早的时候了解到未来市场需求,加速研发,进行产品迭代。”

“芯驰的核心研发团队从2006年开始就在做车规芯片了,目前已经积累了很多车规芯片的研发量产经验。与此同时,我们贴近客户、贴近市场,并被市场所验证,得到了客户的信任。在汽车这个行业,能够得到客户的信任是非常重要的。当他们选择芯片,尤其是国产芯片时,会第一个想到我们,会和我们讨论他们对未来产品的想法和功能需求。能够跟客户走得更近、更了解其真实需求,这对于芯片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供应链成本是不可能被无限压缩的,到最后一定是靠技术创新、靠上下游的紧密合作,并能够拉通上下游的真实需求。”仇雨菁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