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上半年中小市值策略“大口吃肉” 量化私募优化模型控制回撤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0 07:03:00    

证券时报记者 许孝如

今年以来,中小市值策略成为量化投资的蓝海,小市值指增策略更是持续火热。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目前,多家头部量化私募旗下相关产品的年内业绩超过了20%,部分产品甚至高出30%,超额收益表现亮眼。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也显示,上半年百亿量化私募可谓“大口吃肉”——平均收益率达13.54%,且全部实现正收益。

不过,随着小盘股估值快速拉升,中小市值策略的持续性将面临考验,投资者需警惕回撤风险。当前,部分头部量化私募已开始优化策略模型,适当收紧风险敞口,甚者选择了封盘。

小市值指增策略表现亮眼

自2024年9月以来,市场风格轮动频繁,大盘股表现乏力,而中小市值个股却频频走强。今年以来,小微盘股仍弹性十足,持续创新高者屡见不鲜。

比如,最具代表性的中证2000指数年内涨幅达到了16.41%,远远跑赢其他指数。与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相比,中证2000指数进一步聚焦小微盘股。

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随着沪深300、中证500指增赛道趋向拥挤,中小市值股票以其高波动性和较为充足的交易机会,成为量化策略争相布局的新蓝海。一些头部量化私募纷纷调仓换股,显著增加了中小市值股票的配置比例。

证券时报记者从第三方渠道获悉,由于聚焦中小市值的配置,多家头部量化私募旗下相关产品收益率超过了20%,部分产品甚至高出30%,远超同期主流指数的表现且创出了历史新高。

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也显示,受小市值行情活跃与流动性改善的双重利好影响,上半年百亿量化私募获利丰厚——有业绩展示的33家百亿量化私募平均收益率达13.54%,且全部实现正收益。具体而言,有9家收益在10%以内,收益处于10%~19.99%区间的有19家,其余5家收益则超20%。其中,稳博投资、进化论资产、信弘天禾、天演资本、龙旗科技等百亿私募位居收益前列。

背后有多重因素驱动

中小市值策略火热的背后,是多重因素的驱动。

蒙玺投资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小市值策略(如国证2000指增、万得小市值指增等)表现亮眼,是市场环境、资金偏好与技术迭代等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首先,市场环境适配性方面,A股宽幅震荡、个股波动率显著提升,为量化策略提供了丰富的交易机会。在小市值风格占优的行情下,中小盘股因成长弹性高、定价效率较低,天然适配量化策略。

其次,从政策与资金端偏好来看,当前政策对“新质生产力”(如低空经济、可控核聚变等)的扶持,使得中小市值企业成为产业创新的载体。相比传统投资标的,资金端更青睐科技含量较高、收益更稳健的量化策略。

最后,受益于人工智能(AI)深度赋能量化的技术升级和策略迭代,AI全面应用于量化投研各模块,特别是因子挖掘与组合优化,提升了策略的韧性。

大岩资本也表示,今年以来,小盘股表现优异,主要受题材热点和监管政策双重驱动:一是年初开始,以DeepSeek引领的AI概念、人形机器人等科技题材热度上升,资金集中流入;二是证监会一系列针对上市公司的政策落地,促成风格切换。在此背景下,小盘标的获得更多关注,年内收益也显著领先其他指数。

“量化资金的属性与小市值的特征‘天然契合’。一方面,小市值个股波动率高,错误定价多,为如动量、趋势等价量类因子提供了肥沃的超额土壤;另一方面,量化模型依托于系统规则和快速执行,能在流动性充足的小盘市场高效捕捉投资机会。此外,量化模型持股分散,集中度低,对于小盘持仓容量和交易成本更具适应性。”大岩资本表示。

百亿量化世纪前沿资产也指出,从量化投资角度看,过去几年量化策略因丰厚的超额收益吸引了大量资金,导致传统宽基指数(如沪深300、中证500等)赛道竞争加剧、策略趋同、超额收益被摊薄。在此环境下,主流机构资金配置相对较少、信息效率相对偏低的小微盘领域,有望成为量化策略获取超额收益的蓝海。

优化策略模型应对回撤风险

随着越来越多的量化机构竞相布局中小市值股票,中小盘股的估值出现了快速拉升,因此该策略的持续性也面临着考验。

东方财富数据显示,中证2000的市盈率为135.1倍,当前指数估值水平比历史上95%的时间都高,部分中小市值个股甚至出现了估值翻倍的情况。

深圳某私募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记者,这种估值迅速拉升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资金短期涌入推动的结果,一旦市场风格切换或流动性收紧,这些股票或面临较大的回撤风险。此外,策略拥挤也会加剧市场波动性,一旦发生集中抛售,可能引发踩踏行情。

仁桥资产总经理夏俊杰在最新的备忘录中也指出:“中小市值股票整体处于系统性高估的状态,部分股票太贵了,但这些股票的泡沫何时破掉以及破掉的逻辑如何,暂时没有明确的答案,我们要做的是识别并回避它。”

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为规避这一风险,部分头部量化私募已开始优化策略模型,增加多样化因子,降低策略同质化程度,努力在激烈竞争中保持策略的持续有效性与稳定收益。此外,还有部分头部量化私募在小微盘股创新高之际选择封盘,不再募集新资金。

大岩资本表示,自2024年初微盘股出现流动性危机后,多家量化团队已迅速迭代升级模型并适当收紧风险敞口,显著增强了策略的抗风险能力。整体来看,随着模型优化与风险管理的持续深化,量化策略在资产配置中的价值依然可期。

“随着越来越多的量化机构入局,小市值策略成交量中机构的占比骤升,波动也有所降低。伴随着市场有效性增强,量化策略获取超额收益的难度将不断加大。”蒙玺投资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