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米多长红色大鱼惊现盘龙江!究竟哪来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22:37:00    

今天(4月9日),

市民李先生拨打

《都市条形码》热线65333333说,

自己在盘龙江边晨练时,

发现了一条长一米多的娃娃鱼。

盘龙江中怎么会有娃娃鱼呢?

盘龙江中惊现娃娃鱼

市民报警求助


从市民李先生拍摄的视频可以看到,盘龙江中有一条娃娃鱼,几次想要靠岸,但都被水流冲走。


市民 李先生:“看它的体力已经不是太好了,我就想着娃娃鱼是保护动物的话,肯定要第一时间报警。”


娃娃鱼现身盘龙江,吸引了不少市民围观。


市民 李先生:“你能看出来它是野生还是家养的吗?”

围观市民:“这个应该是野生的。”

围观市民:“可能是家养的。”

围观市民:“我们小时候见过,这个搞不清楚。”

围观市民:“这个怎么也有十公斤了。”

围观市民:“十二三公斤有了。”



李先生说,这条娃娃鱼看上去有一米多长,为什么会出现在盘龙江中,大家都很好奇。


市民 李先生:”盘龙江里见到娃娃鱼,我也是第一次。我每天在这里,水质也是一天比一天变好了,水底生物很多,白鹭很多、泥鳅也很多。水里面的生物多起来了,但是这条娃娃鱼从哪里来我们说不清楚。”



有市民猜测,这条娃娃鱼能长到一米多长,很可能是人工饲养的。


围观市民:“可能是哪里养的跑出来了,长那么大了。”


担心娃娃鱼被冲走,围观市民用一些树枝挡住水流,把娃娃鱼保护起来,直到民警到场。



最终,这条娃娃鱼被民警成功打捞上岸。


记者:“现在是要送到哪里?”

民警:“救助站,昆明市濒危野生动植物收容拯救中心。”



专家:昆明历史上

没有野生大鲵分布


盘龙江中的娃娃鱼究竟从哪来的?昆明是否有野生娃娃鱼种群分布呢?记者咨询了专家。



娃娃鱼学名大鲵,因叫声酷似婴儿啼哭而得名。大鲵是中国特有物种,原生于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中上游山涧溪流内,分布在河南、陕西、山西等17个省区市。2020年,大鲵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物种。在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将野外种群的野生大鲵列为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而人工养殖的子二代及后代可用于水产品或资源开发利用。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柴静:“在历史上我们昆明是没有野生娃娃鱼分布的,所以在盘龙江发现的这个个体,极有可能是从养殖场或者从一些水族馆逃逸的。云南省的野生娃娃鱼其实只报道过在昭通那边有分布,然后在其他的市或县是没有相关娃娃鱼的记录的。”



专家介绍,大鲵对水质的要求很高,盘龙江的水质虽有改善,但流域环境并不适合大鲵繁衍生息。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柴静:“通常它的栖息环境、海拔范围是在300米到1300米,然后是一些生态环境比较好的山涧溪沟,就说水质会非常好,一般都是一些水源地。并且它的栖息环境中,共栖的生物主要是以虾、螃蟹、鱼类、蛙类、昆虫这些作为主要的捕食对象,所以在市区发现的话,像盘龙江这样的栖息地,其实并不太适合大鲵的生存。”



专家表示,大鲵畏光,在这一点上,盘龙江也并不是理想的栖息地。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柴静:“从习性来说,它需要有大的石头块或者是泊岸会有一些石头缝,或者是天然的洞穴,因为它畏光,需要在黑暗的环境下来生存和生活的,所以盘龙江这个栖息环境不太适合它的生存。”



大鲵被民间称为娃娃鱼,名字虽萌,却不代表没有攻击性。专家建议,市民发现大鲵应及时报警求助,不要擅自触碰。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柴静:“因为大鲵也是一种比较凶猛的水生动物,它的牙比较锋利,它上颚是有两排,下颌一排是细细密密的排列结构,再加上它的一个习性是咬到东西之后,会摇头或者翻滚,那极有可能对人体造成比较大的创伤面积。”


记者:龙勋 杨波

编辑:许婕羽

责编:董燕萍 王云

主编:赵琨

终审:梁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