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9日),
市民李先生拨打
《都市条形码》热线65333333说,
自己在盘龙江边晨练时,
发现了一条长一米多的娃娃鱼。
盘龙江中怎么会有娃娃鱼呢?
盘龙江中惊现娃娃鱼
市民报警求助
从市民李先生拍摄的视频可以看到,盘龙江中有一条娃娃鱼,几次想要靠岸,但都被水流冲走。
市民 李先生:“看它的体力已经不是太好了,我就想着娃娃鱼是保护动物的话,肯定要第一时间报警。”
娃娃鱼现身盘龙江,吸引了不少市民围观。
市民 李先生:“你能看出来它是野生还是家养的吗?”
围观市民:“这个应该是野生的。”
围观市民:“可能是家养的。”
围观市民:“我们小时候见过,这个搞不清楚。”
围观市民:“这个怎么也有十公斤了。”
围观市民:“十二三公斤有了。”
李先生说,这条娃娃鱼看上去有一米多长,为什么会出现在盘龙江中,大家都很好奇。
市民 李先生:”盘龙江里见到娃娃鱼,我也是第一次。我每天在这里,水质也是一天比一天变好了,水底生物很多,白鹭很多、泥鳅也很多。水里面的生物多起来了,但是这条娃娃鱼从哪里来我们说不清楚。”
有市民猜测,这条娃娃鱼能长到一米多长,很可能是人工饲养的。
围观市民:“可能是哪里养的跑出来了,长那么大了。”
担心娃娃鱼被冲走,围观市民用一些树枝挡住水流,把娃娃鱼保护起来,直到民警到场。
最终,这条娃娃鱼被民警成功打捞上岸。
记者:“现在是要送到哪里?”
民警:“救助站,昆明市濒危野生动植物收容拯救中心。”
专家:昆明历史上
没有野生大鲵分布
盘龙江中的娃娃鱼究竟从哪来的?昆明是否有野生娃娃鱼种群分布呢?记者咨询了专家。
娃娃鱼学名大鲵,因叫声酷似婴儿啼哭而得名。大鲵是中国特有物种,原生于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中上游山涧溪流内,分布在河南、陕西、山西等17个省区市。2020年,大鲵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物种。在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将野外种群的野生大鲵列为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而人工养殖的子二代及后代可用于水产品或资源开发利用。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柴静:“在历史上我们昆明是没有野生娃娃鱼分布的,所以在盘龙江发现的这个个体,极有可能是从养殖场或者从一些水族馆逃逸的。云南省的野生娃娃鱼其实只报道过在昭通那边有分布,然后在其他的市或县是没有相关娃娃鱼的记录的。”
专家介绍,大鲵对水质的要求很高,盘龙江的水质虽有改善,但流域环境并不适合大鲵繁衍生息。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柴静:“通常它的栖息环境、海拔范围是在300米到1300米,然后是一些生态环境比较好的山涧溪沟,就说水质会非常好,一般都是一些水源地。并且它的栖息环境中,共栖的生物主要是以虾、螃蟹、鱼类、蛙类、昆虫这些作为主要的捕食对象,所以在市区发现的话,像盘龙江这样的栖息地,其实并不太适合大鲵的生存。”
专家表示,大鲵畏光,在这一点上,盘龙江也并不是理想的栖息地。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柴静:“从习性来说,它需要有大的石头块或者是泊岸会有一些石头缝,或者是天然的洞穴,因为它畏光,需要在黑暗的环境下来生存和生活的,所以盘龙江这个栖息环境不太适合它的生存。”
大鲵被民间称为娃娃鱼,名字虽萌,却不代表没有攻击性。专家建议,市民发现大鲵应及时报警求助,不要擅自触碰。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柴静:“因为大鲵也是一种比较凶猛的水生动物,它的牙比较锋利,它上颚是有两排,下颌一排是细细密密的排列结构,再加上它的一个习性是咬到东西之后,会摇头或者翻滚,那极有可能对人体造成比较大的创伤面积。”
记者:龙勋 杨波
编辑:许婕羽
责编:董燕萍 王云
主编:赵琨
终审:梁琦
相关文章
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张怡)近日,上海米蜂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因业务扩展需要,同时申请办理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由于对审批层级不熟悉,审批进程受阻。了解到情况后,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政务服务分中心立即启动“一对一”帮办代办机制,全程指导,协助该公司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2025-09-01 08:17:008月29日至30日,迎泽区在钟楼街举办了为期2天的“相约迎泽·都来出圈出彩”沉浸式消费展会,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方式,让市民游客在特色消费场景中感受迎泽区的商业活力与人文魅力。活动精心策划了4场特色展演,整合“寻购、寻美、寻趣、寻味、寻宿”5大特色消费场景,通过“舞台表演推介+特色展位促销”
2025-08-31 06:38:00八月是收获的季节,除了水果、农作物陆续成熟,山林间的山珍野果也纷纷亮相,一经上市就备受消费者青睐。清晨的佛坪早市人来人往,摊位上整齐摆放着新鲜的时令蔬菜与各色山珍野果。每到采收季,农户们便会将采摘的蔬果、山货等带到集市售卖,既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又为市民餐桌增添了美味。其中山核桃、刷把菌等应季山货成为
2025-08-29 16:59:00时隔三年的罕见天象就要来了!白露时节(9月7日)将上演月全食这是今年我国境内唯一全程肉眼可见的月全食根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预报本次月食最大食分:1.367肉眼可见的本影食从0时27分至3时57分全程约3.5小时半影月食肉眼几乎不可见始于9月7日23时27分结束于9月8日4时57分当月全食发生时
2025-08-29 09:20:00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28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炎炎)“一朵胜利花,万千长沙心”。202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即将来临之际,长沙晚报向全市中小学校、广大师生和市民朋友发出温暖倡议:邀请您与孩子一同动手制作并佩戴“胜利花”,积极参与这场融合爱国主义
2025-08-28 13: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