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法治日报报道,近日,网络祭祀平台乱象引发社会热议:活人被建“网墓”祭奠4万余次、虚拟祭品明码标价形成灰色产业链、香火排行榜催生攀比式消费……这些荒诞的事实,不仅暴露了网络祭祀行业的野蛮生长之痛,更折射出数字时代技术伦理失守与监管体系滞后的深层危机。
此前,“人还活着,却被网络祭奠4.3万多次”话题冲上热搜。在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发布的一起案件中,某平台未审核逝者信息真实性,导致一名在世女孩被创建祭奠纪念馆,其照片、个人信息被公开传播长达六年,致使公民肖像权、名誉权遭受持续性侵害。本应服务于情感寄托的数字技术,反而因审核机制形同虚设,沦为侵犯人格尊严的利器。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平台通过算法推荐构建“香火排行榜”,将祭祀异化为数据游戏——点击量、供奉值成为衡量孝心的冰冷指标,传统慎终追远的温情被流量逻辑解构殆尽。
将生者信息展示在祭祀平台可能引发一系列民事和刑事责任。未经允许将生者信息上传至祭祀平台,例如设立“生者墓”,涉嫌侵犯他人肖像权。同时,也违反了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中“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的相关规定。此外,未经允许将生者的信息上传至网络祭祀平台,还可能对其名誉权、人格尊严造成实质性损害。被侵权人可要求平台或用户删除信息、公开道歉、赔偿精神损害及经济损失。
若行为人明知为生者,却故意捏造其死亡信息,并在祭祀平台上公然发布,使社会公众误认为其已故,从而贬损其社会评价、损害名誉,可能构成诽谤罪。另一方面,如果行为人还进一步虚构被害人生前的不实经历,甚至编造所谓“死因”以贬损其人格,使其在社会评价中受到羞辱,则可能构成侮辱罪。可见,上述网络祭祀乱象不仅涉及对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利的侵犯,还可能因其主观恶意与传播方式触及侮辱、诽谤等违法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虚拟祭品市场的暴利狂欢,则暴露出行业监管的严重滞后。某平台标价1999元的“元宇宙豪宅”、888元的“直升机套装”,成本近乎为零却冠以“孝心无价”的噱头。这种利用人性弱点设计的消费陷阱,已涉嫌违反《价格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而现行《网络祭祀要求》行业标准尚在征求意见阶段,强制力不足导致违规成本低。
整治网络祭祀乱象,需要技术纠偏、制度重构与价值重塑的三重合力。首先,平台必须摒弃“流量至上”的运营思维,将人脸识别、区块链存证等技术应用于用户身份核验,从源头杜绝“活人被死亡”的荒诞剧重演。其次,民政部门需加快出台具有强制效力的《网络纪念空间管理条例》,建立逝者信息公安系统核验通道,明确虚拟祭品价格浮动区间,对诱导打榜等行为设置“负面清单”。更重要的是,全社会应重拾祭祀的文化本真——某平台推出“时间银行”功能,鼓励用户上传逝者影像资料、撰写纪念文章,这类探索证明数字祭祀完全可以成为传承家族记忆、延续精神价值的文明载体。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祭祖这事儿,更不能成为伦理失序的“狂野角落”。当清明时节的烟雨浸润屏幕,我们期待技术能架起连接生死的心灵之桥,而非筑起物欲横流的消费围城。唯有守住人文温度、筑牢监管屏障,方能让“云上缅怀”回归其慎终追远的本质,使数字时代的祭祀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行稳致远。
王志顺
上游评论投稿邮箱:sypl2020@163.com
编辑:龙春晖
责编:李洋
终审:陈旭
相关文章
近日,有网友称,广东一所复读机构通过教室内安装的摄像头将学生在教室学习的实时画面在网上直播,一时间引发网络热议。监控截图显示,十余名学生正在上晚自习,教室布局、黑板内容及部分学生面容清晰可见。直播间在线观看人数40人,累计点赞数达2301个。据查询,该直播账号所有人是揭阳市一所名为“华美高复”的复读
2025-08-15 08:44:00近期,一些自媒体账号违反《互联网军事信息传播管理办法》,违规发布涉军信息,误导公众认知,损害军队形象,社会影响恶劣。军地职能部门依法依规处置了一批网上违法违规信息及自媒体账号,现遴选通报有关典型案例。冒充官方账号网络账号“南部卫士”“联参智库服务”“联勤保障”等与军队单位开办的网络账号雷同,以高仿账
2025-08-14 12:46:00搞Agent开发也有开源一条龙了!这不,扣子的两款子产品已于近期正式开源:扣子开发平台(Coze Studio)和扣子罗盘(Coze Loop)。才过了一个周末,两个项目就拿下了9K Star~再加上此前已经开源的开发框架Eino,扣子这是把Agent从开发、评测到运维的完整链路,全都打包开源了,堪
2025-07-28 12:16:00山西日报(记者任志霞)日前,省财政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聚焦补贴发放全流程优化,以制度重塑和技术赋能双轮驱动为突破口,着力构建“集中统一、安全高效、综合利用”的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机制,减轻基层负担、缩短发放时间、强
2025-07-25 10:49:00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开展充电宝质量安全集中整治的通知》,部署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于2025年7月至9月在全国开展充电宝质量安全集中整治,全面加强充电宝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此次集中整治明确5个方面的重点举措。一是强化CCC认证监管。加强充电宝强制性产品认证
2025-07-24 19: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