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橙黄,表皮结霜,冰柿散发诱人香气。吃上一口冷冻的果肉,舌尖触感细腻绵软、清凉冰爽,像是在吃冰激凌。
河北保定冰柿,凭借独特口感、绿色品质和四季销售优势走俏市场,成为网红美食。“味道浓郁,绿色健康”“好吃,多买几个”……社交媒体上,网友不吝好评。
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做好“土特产”文章,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增收。河北省保定市创新打造冰柿产品,让柿子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群众增收的新动力。今年,保定冰柿预计上市约320万个,产业产值约3200万元。
在易县柿柿如意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库房,一筐筐冷冻柿子整齐码放。王永旺摄
保定是全国柿子七大主产区之一。当地生产的磨盘柿,形状扁圆,果肉细腻,味甜多汁。保定市磨盘柿种植面积27.8万亩,年产量约50万吨,占全国的12%,尤以易县种植广、产量高。
然而,曾颇受欢迎的保定柿子一度不好卖了。“柿子不易保鲜,只能在秋冬短暂售卖。水果品类也在增多,柿子卖不上价。”易县柿柿如意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永旺说,2014年前后,柿子行情低迷,甚至出现了柿子无人采摘的现象。
面对滞销,王永旺带领农户成立合作社,开发柿子加工品。但柿饼、柿子醋、柿子酒等产品,都没能赢得市场。
2022年夏天,王永旺在外省偶然注意到冷冻水果,得到了启发:“卖冰柿!”他深知,磨盘柿糖分大、水分多、不怕冻,优势明显。于是,王永旺投资建设了厂房和冷库,购买了冷冻技术专利及烘干机、削皮机等设备。
制作冰柿的关键技术,在于脱涩和温度控制。要采用低温速冻,控制细胞破损率,尽可能保留柿子的外形和口感;通过“升温”,让柿子释放二氧化碳,物理脱涩;再通过“变温”,让果肉组织充分糖化。“加工过程中不放多余的东西,保证绿色健康和营养价值。”王永旺说。
为解决吃柿子容易流汁、弄脏手的问题,王永旺还想到了妙招:把整个冰柿放进盒子里,像吃杯装冰激凌一样,用勺挖着吃。柿子就此做成了“冰激凌”。
去年,王永旺带着冰柿参加全球高端食品展览会、中国冰激凌冷食展览会,冰柿一亮相就大受欢迎。后来,有数百个客户与王永旺达成合作意向。“这下试对了!”王永旺的脸上满是欣慰。
在保定,也有其他经营主体与王永旺不谋而合,想到了走生产冰柿这条路。
保定沃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无菌生产车间里,一枚枚磨盘柿经过清洗、装杯、杀菌、覆膜、速冻等十几道工序,被加工为冰柿,装上冷链运输车,送往各地。
保定沃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冰柿加工车间内,工人正在为覆膜做准备。姚 琳摄
“厂里每天都在赶工。”沃隆农业负责人郭子龙说,保定冰柿已在盒马鲜生、北京物美、欧亚集团等平台上架,逐步向全国铺货。
面对广阔市场,标准化工序的建立和完善势在必行。保定与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在种植管理、产品加工、冷藏存储等环节建立标准化体系。“比如,生产过程中精准控温冷冻,误差不超过0.5摄氏度,在锁住柿子清甜口感的同时,还延长了保质期。”郭子龙说。
针对中小微冰柿企业缺资金、缺土地等问题,易县创新推出共享商业模式,高标准建设190亩农副产品加工共享工厂。“一期项目建设40亩标准化共享生产车间、冷库、办公楼等基础设施,并配备生产加工全自动设备、电商直播基地、物流配套设施,预计今年10月投产。”易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孙克军介绍。
为更好引导冰柿产业创新升级,保定市强化顶层设计,出台《保定市柿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保定冰柿品牌培育推广营销方案》,启动系列规范性标准制定工作,做大做强保定冰柿品牌。此外,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约30家经营主体成立保定市柿子产业高质量发展联盟,充分发挥各经营主体优势,引导柿子产业联合发展。
随着冰柿走俏市场,磨盘柿的价格水涨船高。
“过去,收购价超过每斤5毛钱,农户就觉得有赚头。现在,收购价在每斤1元到2元,增收明显。”郭子龙说。
保定以冰柿加工企业为核心,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专业大户)+柿子种植户”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让农业产业升级成果惠及广大农民。“我们与农户签订收购协议,规定保底价,同时根据市场行情调整,保证比市面客商收购价高。”王永旺说。
易县独乐乡中独乐村村民韩志花在沃隆农业打工,负责削皮、搬运等,每天收入100元。“我家有几百棵柿子树,往年柿子便宜,把树租给别人。现在合同快到期了,我准备把树收回来自己种,每年能多挣不少!”韩志花说。
农民种柿子的积极性回来了。为帮助农户养护好柿树,保定市推进技术服务体系建设,联合院校机构在柿子标准化示范园、柿子专业合作社(专业村)开展技术帮扶指导,并组织农业职业经理人和农业科技特派员定期进村入园。
“剪枝非常重要,要去头和疏枝,将柿树控制在2米至3米高,既提升产量,又方便采摘。”在独乐乡的柿子园里,河北农业大学的林果专家任士福指导着柿农。
近年来,易县积极对接河北农业大学举办相关技术培训,内容涵盖种植、采收、加工、仓储、销售等环节。“理论授课+实地实操+外出学习”,既助力了柿农掌握技能,也夯实了保定冰柿的品牌基础。
“专家面对面为我们讲解,种植技巧、注意事项,都听得很明白。种柿子,卖冰柿,我们有信心!”参加培训的易县刘家沟村柿农周双平说。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刘军
■校对/张斯琪 韩妮
■监制/姚运锋
相关文章
精准识别与靶向扶持,激活经营主体动能。镇村两级通过产业调研,敏锐捕捉到种植大户张吉斌的转型需求——其试产的1500瓶花椒酱迅速售罄,市场需求明确,但小作坊产能严重制约发展。政府将其确立为重点扶持对象,协助申报各项资金68万元,定向用于改造300平方米标准化无菌厂房,同步配置检验室、展览厅及冷链保鲜设
2025-09-08 17:55:008月30日,“旗缘情”2025沈阳旗袍文化季闭幕式在大东区喜园文化创意园举办。旗袍,这一承载着中华百年服饰文明的精致符号,在2025年的夏天再度在“旗袍故都”沈阳绽放出惊艳世界的魅力。这场以旗袍为媒介的文化盛宴,不仅展现了传统服饰的精湛工艺与美学价值,更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传统与创新、文化与产业、地
2025-09-04 09:41:00今年暑期档上映的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票房达十几亿元。此前,《哪吒之魔童闹海》跻身全球影史票房榜第五。这些影片的成功背后,是国产动画电影在产业逻辑与文化表达上的突破。国产动画电影日渐崛起,离不开“精神内核重构”。早期一些国产动画电影对传统文化的运用,停留于符号堆砌,虽有国风元素却难以引起当代共鸣
2025-09-03 09:25:008月26日,“人工智能+”行动迎来重要进展: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对外发布,明确了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重点方向。 7月28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参观者在中国南方电网展区拍摄“悟空”带电作业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陈浩明 摄人工智能作为引
2025-08-30 10:15:008月28日晚,启明星辰(002439.SZ)发布了最新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半年报刚刚披露,恰逢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吸引众多投资机构关注。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也是启明星辰新任董事长袁捷首次亮相机构投资者交流活动。新任董事长阐述行业趋势及公司战略机遇针对网络安全行业的现
2025-08-29 12: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