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特约记者庞华玮 广州报道 外资借道ETF布局中国资产的趋势日益显著。
截至3月17日,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年内已飙涨24.26%。这一数据背后,是外资对中国资产的追捧。
同期,上证指数、创业板指、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上涨2.22%、3.43%、20.37%、31.44%,而道琼斯工业指数、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指数的分别下跌1.65%、7.78%、3.51%。
业内机构观点认为,近期市场上涨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DeepSeek横空出世及民营企业座谈会的召开,这些积极因素为市场带来了相关提振效应,外资在亚太市场的配置也开始再平衡,因此出现了更多的估值修复。
业内人士认为,外资借道ETF持续加码中国资产的故事仍将持续,并且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回暖,未来一些业绩优良的主动基金也会吸引全球投资者的关注。
实际上,近几年全球投资者一直积极借道ETF基金寻找中国投资机会。
晨星最新发布的《晨星全球公募基金及中国主题基金资金流观察》报告显示,外资投资中国资产的方式在2024年发生了显著变化,被动基金取代了主动基金,成为了外资布局中国的主要投资工具。
晨星报告指出,近五年被动型海外中国主题基金持续获得资金净流入。2021年以前,海外中国主题基金的资金流主要由主动基金主导,但从2022年开始,主动基金开始持续净流出资金,且流出幅度逐步扩大。随着资金持续从主动中国主题基金流出、转而流向被动基金,被动中国主题基金的规模逐步逼近主动基金,直至2024年实现反超。
截至2024年底,规模前十的海外中国主题基金多数为被动基金。2024年,海外中国主题基金中资金流入前十的均为被动基金,而资金流出前十的近七成为主动基金。
据富途数据显示,截至3月14日,中国海外互联网ETF-KraneShares的资产规模已猛增至86.29亿美元,较2024年底增长了59.4%;MSCI中国ETF-iShares的资产规模也增长至65.5亿美元,增幅为20.16%;而中国大盘股ETF-iShares的资产规模则达到80.9亿美元,较2024年底增长了11.3%。
上述数据显示,境外投资者青睐中国的互联网、大盘股等资产。
而来自中金公司研报数据也表明了外资目前更青睐借道ETF投资中国资产。中金公司研报指出,全球资金流向监测机构EPFR数据显示,截至3月5日,境外被动资金已连续九周流入,且2月26日至3月5日被动外资流入有所加速。A股主动外资流出1.4亿美元,被动外资流入5.7亿美元,总体来看,外资净流入4.3亿美元。
与此同时,港股和ADR外资整体流入加速至8.4亿美元,其中主动资金流出2.5亿美元,被动资金流入10.9亿美元,总体来看,外资净流入港股8.7亿美元。
“外资投资中国资产的量在增加,尤其今年以来外资流入A股和港股的科技类股票或者相应基金的量在增加。”3月18日,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杨德龙解释称,一方面中国的经济政策在加大力度支持经济回升,这提振了境外投资者的信心;另一方面,DeepSeek横空出世,也提升了境外投资者对于中国科技创新的信心。”
不过,境外投资者买被动型海外中国主题基金,如ETF等产品比较多,买主动基金较少。
对这一现象,业内人士分析,这是因为ETF规模比较大,同时不受基金经理个人能力的影响,配置起来更加方便,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最近几年主动基金业绩不佳,其优势没有体现出来,在市场行情不好时,主动基金的净值也下跌不少,并没能跑赢ETF和指数基金。相较而言,被动型基金则具备费率低、持仓透明和交易便利等优势,适合长期配置或交易。
不过,尽管目前外资更青睐被动型海外中国主题基金,但不少外资机构仍认为中国资产具有获取超额收益的潜力。
近期,这一趋势也露出苗头,外资中的配置型基金近期在回流。
华泰证券3月12日的研报指出,上周(3月3日至3月7日,下同),配置型外资再度回流A股,且单周净流入创下去年11月以来最高值,与此相对的,全球主被动资金上周净流出美股,为2月以来首次,这部分资金或有再配置中国资产的潜力。此外,EPFR数据显示,2月底相比1月底,Global ex-US及Asia ex-Japan的基金对A股仓位提升幅度居前。
而韩国证券存托结算院发布的最新数据也显示,今年2月,韩国投资者投资中国股票的月度交易额环比增长近两倍。2月韩国投资者对中国内地和香港股票的月度交易额飙升至7.82亿美元,不仅创下2022年8月以来的新高,且远超同期韩国投资者对欧洲和日本股市的投资规模。
“在市场上涨的时候可能更能体现出来主动基金的优势,未来国内一些业绩优良的主动基金可能会吸引境外投资者的关注。”杨德龙说。
那么,外资青睐中国哪些资产?多家外资机构反应,科技创新和消费或是外资机构未来关注的方向。
根据韩国最大证券公司最新披露的数据,2月17日至2月28日期间,韩国投资者净买入规模排前10的海外股票中,中国股票占据6席,其中多为电动汽车、人工智能、芯片等科技行业的龙头企业 ,如比亚迪、中芯国际、科大讯飞等。
而招商证券3月中旬的最新研报认为,外资对中国资产的偏好可能从今年以来的科技股逐渐扩散到消费领域。
汇丰投资管理中国及核心亚洲股票主管沈昱认为,“展望2025年,消费行业尤其是与服务经济相关的行业具有一定的投资机会。因为它们的行业基本面受益于支持性政策,有望显著改善。此外,TMT(电信、媒体和技术)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板块,部分细分行业的盈利可能大幅增长。”沈昱称。
贝莱德卓越远航混合基金经理毕凯表示,“我们重点看好科技创新方向中有较大长期成长空间的投资机会,以及2025年业绩有望明显修复的内需类投资机会。”
格上基金研究员托合江认为,中国的科技行业,包括互联网、互联网、电动汽车、芯片等高科技领域,以及消费行业和医疗保健、创新药行业,都对境外投资者具有吸引力。
“被动型海外中国主题基金持续吸金,这反映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积极态度。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和企业盈利的提升,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配置比例有望进一步增加。”托合江说。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文章
中新网北京7月25日电 题:精神薪火相传 十年益心同行——记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成立10周年记者 张素“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指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
2025-07-25 18:16:00山西日报(记者任志霞)日前,省财政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聚焦补贴发放全流程优化,以制度重塑和技术赋能双轮驱动为突破口,着力构建“集中统一、安全高效、综合利用”的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机制,减轻基层负担、缩短发放时间、强
2025-07-25 10:49:00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夏天的感觉,往往来自“瓜果”。超市整瓜自选、街头现切瓜摊、鲜果社区团购、各类水果茶饮等,让人们有了多元选择。“瓜果自由”的背后,是农业发展结下的“甜果”。自主育种,南繁北育,让瓜果的优质品种更多、单产有效提升;技术赋能、生态涵养,让戈壁滩可变西瓜田;电商与冷链的布局,瓜果从地头
2025-07-24 18:27:00受基建、煤炭板块大涨影响,资金强势流入相关ETF,本周前两个交易日,建材ETF(516750)等吸引了超10亿元资金净流入,化工ETF、基建50ETF、钢铁ETF、煤炭ETF等普遍“吸金”。科创债ETF整体成交依旧活跃,不过,较上市之初有所降温,多只ETF单日成交额回落至百亿元以下。首批85只“指数
2025-07-24 03:29:00开着空调的商铺,正在成为老年人的“避暑胜地”。盛夏时节,山东聊城一家肯德基最近挤满了老人。早饭过后,许多老人就去那儿打牌、聊天、打盹,一坐就是一天。店员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类似的避暑场景,近年来在各地城市不断上演。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挤进商场、地铁站、银行营业厅、便利店。这些本该是临时歇脚的商业空间
2025-07-23 09: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