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佛慧山北广场的春风中,一场以“泉果飘香”为名的盛会悄然拉开帷幕。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正式发布“泉果飘香”品牌、泉城采摘指南和线上采摘地图,并启动首届济南特色林果嘉年华系列活动。接下来的半年里,130个果园、11个区县、十大主题采摘季的林果盛宴如同一幅徐徐铺展的画卷,勾勒出济南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今年,国家强调“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大力提振消费,也需要重视乡村这个潜在的巨大市场。济南在《2025泉城消费提升行动方案》中提出:充分挖掘农业农村多种功能,发展“休闲农业+”文化、教育、旅游、康养、文创等乡村新业态。
当传统农业遇上现代商业思维,当小果子链接大市场,济南正以“采摘+”模式为支点,撬动农旅融合的新引擎,让市民在果园、菜园中触摸农耕文化的脉搏,感受乡村振兴的温度。
枝头跃动的林果飘香
春末夏初,正是北方大地最生机勃勃的时节。阳光温柔地洒在果园里,樱桃树上挂满了红宝石般的果实,杏子悄悄染上了金黄,早熟的桃子也泛起了诱人的红晕。
打开“特色林果采摘地图”,在济南130个果园区构成的生态版图上,每一颗果实都承载着乡村振兴的密码。从功能架构来看,地图实现了多品类覆盖与季节性推荐。以“月月有鲜果、全城可体验”为设计理念,整合樱桃、蜜桃、苹果、葡萄、猕猴桃等十大品类,按季节标注最佳采摘时段。
例如,5 月中下旬至 6 月上旬主推红灯、美早等樱桃品种,覆盖长清万亩樱桃谷、章丘刁镇大樱桃基地等核心产区;5月底至6月底则聚焦红荷包、金太阳、珍珠油杏等杏类,串联起市中区兴隆街道王家窝坡村红杏林、长清焦台村玉杏园、莱芜区金谷山庄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特色园区。桃子的推荐采摘期在6月至10月,推荐品种为大久保、中华寿桃、青州蜜、寒香蜜、黄金油桃、冬雪蜜桃、中秋红蜜等。这种精细化分类,让市民可根据时令灵活规划采摘行程。
此外,地图上每个采摘点都标注了详细地址、品种特性、联系电话,并提供导航指引。甚至还融入了周边配套信息,如农家乐、民宿、购物、加油站等信息搜索,形成 “采摘 + 餐饮 + 游玩” 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从“靠天收”到“生态账”,从“单打独斗”到“品牌集群”,可以说“特色林果采摘地图”的上线,不仅是一份服务市民的实用指南,更是济南探索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它以林果为媒,将农业从“生产车间”升级为“体验空间”,将农村从“地理概念”转化为“生活方式”,更让村民从“农产品生产者”转变为“美好生活创造者”,为广大消费者的“饭桌子”“果盘子”提供了色香味俱佳的春季鲜果。
农旅融合的诗意经济
如今,很多游客不再把观光作为乡村旅游的目的,而是渴望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沉浸式体验”。这种体验,是以重温传统、回归田园、寻觅乡愁、诗意生活等为核心体验的乡村旅游,实现游客体验层级依感官、认知、情感等梯度逐级提升。
以采摘为例,传统的采摘活动往往局限于游客在果园中摘果、购买的简单场景,而济南的“采摘+”模式则打破了这一局限。为深化农旅融合模式,本次“泉果飘香”济南特色林果嘉年华还特别推出鲜果品鉴、自然教育、果园露营、农事研学等十大“采摘+”特色体验,融入本土吃、喝、游、住、购等特色元素,让传统采摘焕发新活力。
这也意味着,在采摘体验中市民的角色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消费者。他们化身“农耕体验者”“文化参与者”“生态守护者”,在果园与菜园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乡村故事。
在果园研学活动中,邀请中、小学生开展林果采摘活动,在果园举办生态种植课堂,专家现场讲解品种选育、有机栽培技术等,可进行果酒工坊体验,孩子们可以参与清洗、破碎、发酵等古法酿酒全流程操作,通过“理论讲解+动手实践”的方式,培养体验者的劳动素养。
在农事体验活动中,将带领游客深入田间地头,亲身感受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活动设置翻土播种、除草施肥、采摘等实践项目,由果农现场示范指导,游客可亲手操作农具,体验从种植到收获的全过程。
在开展果树认领活动中,体验者可认领园区内的指定果树,获得专属认领证书。认领期内,体验者可亲自参与修剪、疏果、套袋等管护环节,体验果农的日常劳作,待果实成熟时享有优先采摘权,实现“从枝头到舌尖的全过程参与”。
在快速检测体验活动中,游客可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现场观摩并亲手操作农残、糖度等快速检测实验,了解果品的安全指标。检测过程中,技术人员将同步讲解农药使用规范、农产品选购技巧等实用知识。
品牌孕育的“金字招牌”
近年来,在林果产业发展过程中,济南充分发挥林长制指挥棒作用,聚焦农民增收工作主线,创新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追溯、标准化生产、培训“五大体系”,不断提高生产过程中的监管能力、检验检测能力、风险防控能力以及管理服务能力。
通过严控林果品质、宣传推介品牌、创新挖掘潜力等创优林果品牌服务,品牌名片效应不断彰显,品牌影响力迅速提升。据了解,目前,全市林果种植面积达到 122万亩,产值达到 44 亿元,打造了钢城蜜桃、莱芜花椒、张夏御杏、南山核桃等一大批济南本土林果品牌。
变“好资源”为“好产品”。济南实现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通过强化新品种引进、低效园改造、示范园建设、适用技术培训等措施,引导新型生产经营主体采取增施有机肥、果园生草覆草、绿色控害等科学管理技术,带动了林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
变“好产品”为“好品牌”。积极推荐优质林果产品参加中国林交会、中国樱商大会等国家级展会,精心组织参加全省樱桃大赛、桃大赛等省级赛事,扩大“济南林果”影响力。截至2024年底,全市注册林果产品商标55个,创建“齐鲁放心果品”品牌25个、自营知名品牌4个,获得中国驰名商标3个、省著名商标28个,获得有机食品产品认证4个、绿色食品认证144个,“山前果树林”荣获中国樱桃产业乡村振兴推荐品牌,“十九郎鸣羊山”获中国苹果产业乡村振兴推荐品牌,推出了“泉水人家”“源味南山”“点赞商河”等区域公用品牌15个。
变“好品牌”为“好效益”。先后发布“济南市特色林果春季赏花指南及位置分布图”“济南市樱桃采摘季指南”“济南市最全甜杏采摘指南”等,变果园为花园、公园、游园,促进农林文旅融合发展。创新做好济南园·林市集行业品牌,成立济南都市圈园·林市集联盟,举办首届园·林市集联盟联合展销活动,搭建线上直播带货渠道。
5月16日,当“泉果飘香”的香气弥漫在佛慧山的春风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农旅活动的盛况,更是一个城市对乡村振兴的深情告白。济南通过“采摘+”模式,将农耕文化的根脉与现代生活的脉搏相连,让市民在果园中触摸土地的温度,在菜园中感受生命的律动。这种“双向奔赴”的实践,既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也为城市生活开辟了新境界。
随着该项品牌的持续深耕,济南的乡村将不再是“远方的风景”,而是“身边的诗与远方”。在“采摘+”的广阔天地中,城乡的界限将被进一步打破,每一颗果实都承载希望,每一片土地都孕育幸福,绘就一幅“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时代画卷。(来源:海报新闻)
相关文章
近日,一场以“如何破解乡村儿童有书不读的困境”主题媒体沙龙在北京举行。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公益组织、学校代表、志愿者代表、媒体记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一个关乎乡村教育未来的重要命题——当政策推动与社会捐赠让乡村学校“有书可读”后,如何突破乡村儿童“有书不读”的新困境?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全国青少年
2025-07-17 10:58:00近日,济南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历下区大队民警在和平路开展酒醉驾整治行动。22时17分,一男子驾驶一辆电动摩托车由西向东行驶,在接近检查点时迅速靠边停车并试图掉头逃离,被民警拦停。民警对驾驶人进行了酒精呼气检测,数值为56mg/100ml,属于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在民警对该驾驶人驾驶证信息进行核查时,却
2025-07-15 14:34:007月14日,济南振声学校、济南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济南稼轩学校、济南新航实验外国语学校、济南市长清区华曜实验学校和济南高新区海川中学相继发布2025年初中招生简章,6所学校共计划招收初一新生3580名,共有610个名额由电脑随机派位。其中,济南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计划招生1430人,济南稼轩学
2025-07-15 10:46:00【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近日,团黑龙江省绥化市委联合绥化学院团委,组织50余名绥化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深入数个乡镇村屯,开展“青春志愿行 同绘乡村梦”墙体彩绘活动。活动现场,绥化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分组协作,分工明确。从方案设计、绘制线稿到调和色彩,每个环节都严谨细致、井然有序,以墙为纸、以笔为媒,用绚
2025-07-09 13:49:00图为清徐蓝天救援队员们正在制作泥塑作品。图为非遗蛋雕技艺培训现场。本报讯(见习记者 孙佳敏 通讯员 乔翀飞 文/摄)7月4日,清徐县妇联分别在清徐蓝天救援队、柳杜乡南青堆村开展“妇乐坊”妇女素质提升培训活动,通过传授非遗蛋雕、泥塑等技艺帮助妇女创业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她力量”。当日上午,清徐蓝天救
2025-07-06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