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陕西省“校招共用”引才用才专项申报推荐工作开始启动,欢迎符合条件的人才积极申报。
一、资格条件
人选资格、人选条件以及申报材料要求按《陕西省“校招共用”引才用才实施办法(试行)》(陕人才发〔2023〕3号)和《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关于开展2025年陕西省“校招共用”引才用才专项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陕组通字〔2025〕13号)文件执行,具体可咨询用人单位或各申报推荐单位。
二、申报程序
在陕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发现符合企业科研攻关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独立引进存在困难,且人才愿意到高校工作并服务企业的,可以通过“校招共用”模式引进。企业、人才、高校三方协商达成合作意向后,由高校组织报送材料。
1. 部属高校、军队院校直接审核推荐报送。
2. 驻地在西安市的省属高校,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统一审核推荐。
3. 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所辖高校(含驻地为非西安市的省属高校)申报项目按属地原则,由各市(区)委组织部统一审核推荐。
4. 为鼓励支持省级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和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西咸新区审核符合条件的“校招共用”人才可直接报省委人才办。
三、关于特殊情况的说明
1. 不得重复申报的情形。已经入选秦创原引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的不得申报。依托在陕单位已经入选国家级和省级人才计划的不得申报。
2. 放宽情形。在世界知名大学或全国“双一流”高校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已经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的人员(含博士后人员)视同符合人选条件之规定,可以申报本项目。对企业急需,且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可适当放宽申报条件。
四、时间安排
今年组织2批,第1批申报截止时间为5月31日,第2批申报截止时间为11月30日。
五、联系方式
1. 省委组织部
联系人:樊世龙
电 话:029-63905607(传真)
地 址:省委西院1号楼443办公室
2. 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
联系人:马 斌
电 话:029-88667718
地 址:西安市长安南路563号陕西省教育厅901室
3. 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所辖高校(含驻地为非西安市的省属高校)申报项目请与各市(区)委组织部人才科(处)联系。
附件:
附件1陕西省“校招共用”引才用才申报书.docx
附件22025陕西省“校招共用”引才用才项目汇总表.xls
相关文章
5月21日至23日,备受瞩目的2025“博士沈阳行”活动在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会议中心举办。这一由辽宁、沈阳倾力打造的面向博士的招才引智平台在22日开幕式当天,收到博士简历27097份,达成初步意向1755人,为新时代东北振兴注入了强劲的人才动力。海量优质岗位虚位以待本次活动岗位征集成果显著,东北三省
2025-05-23 06:14:00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刘立 曾庆怡)“一块地”“一张图”变为“一座城”,如今的雄安新区,正朝着建设“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未来之城”稳步前行。广聚天下英才人才,厚植高新高端产业之林,是当下雄安的重点锚定。5月17日至18日,上海证券报组织30多家来自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领域的科技
2025-05-21 16:49:00撰文丨余晖当前,全党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不断走深走实。根据党中央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统一部署,截至5月10日,8个中央指导组完成对21个地方和单位进驻工作。5月16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在河北唐山市检查指导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
2025-05-20 21:52:00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蓬勃发展势头。截至今年4月份,我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达157.6
2025-05-20 06:49:00本报讯(记者杜清玉)5月16日,全省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在哈召开。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徐建国出席会议并讲话。徐建国表示,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夯实多
2025-05-18 09: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