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月超50位高管岗位调整,年中车圈频换防。
据车东西不完全统计,自今年4月份开始,车圈52位高管岗位大调整,这其中既包括小米、理想、蔚来等新造车企业,也包括比亚迪、吉利等民营车企,连长安、上汽、一汽、东风、广汽、北汽这6家国有车企都在换人。
人事变动的飓风也席卷了全球汽车市场,宝马、保时捷、日产、特斯拉等海外车企和恩智浦、博世、大陆等供应链企业也都传出了人事变动的消息。
车圈最近俩月高管变动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刚过去俩月左右,车圈3大国企董事长换人,7个CEO岗位调整。
2025年下半年汽车市场如何定调?似乎通过今年二季度车圈高管的频频更迭,就能体悟几分,汽车央国企也没有了“铁饭碗”,一系列事件背后反映出车圈企业积极改革的决心和魄力。
近两个月,汽车央国企的人员调整较为广泛,长安、上汽、一汽、东风、广汽、北汽这6家国有车企都传出了高管变动的消息。
综合来看,在汽车央国企这波人事潮中,约有10名高管升任副总及以上岗位。
这里面包含3位新晋董事长,分别是广汽传祺董事长閤先庆、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小帆、北汽蓝谷董事长张国富。
北汽蓝谷董事长张国富
值得一提的是,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小帆在40天内实现三级跳,今年4月17日刚升任东风集团商用车事业部总经理,5月7日即兼任东风商用车董事长,如今又执掌了东风股份帅印。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小帆
而从车企人事变动原因来看,这些汽车央国企中,长安、上汽的人事改革决心最为突出。
5月底,长安汽车新任命了两名产品CEO,分别管理引力、启源两个品牌。
原长安启源市场部总经理狄智睿担任启源产品CEO,原引力市场部总经理袁志雄担任引力的产品CEO,二人都向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叶沛汇报。
原长安启源市场部总经理狄智睿
经过这两项调整,两位产品CEO将不只为启源、引力的销量负责,还需要为两个品牌的产品负责。
长安集团关于产品和营销两项职能的打通,有助于从顶层设计上打破部门墙,实现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是其加快集团业务改革的关键一步。
6月4日,据多家媒体报道,上任不到半年的周钘不再担任名爵品牌事业部总经理,接替者是原上汽大众品牌ID.营销高级总监陈萃,对于这一人事变动信息,MG方面还未作出回复。
前上汽名爵(MG)事业部总经理周钘
上汽今年已经进行了多轮人事换防,最直接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加速乘用车业务改革。
今年4月份,随着原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执行副总经理王从鹤,从芦勇手中接过上汽集团创新研发总院院长一职,上汽大乘用车逐渐形成“1+6”执委会成员组成的领导团体。
上汽通用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副总经理王从鹤
传统民营车企中,比亚迪、吉利也进行了一番人事调整。
吉利集团5月15日人事调整
比亚迪最近俩月的人事变动信息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在全球出海上,比亚迪任命拉斯·比亚尔科夫斯基为德国业务负责人,自2025年6月1日起生效。比亚尔科夫斯基曾在Stellantis德国担任高级副总裁及董事总经理,拥有丰富的国际工作经验。
其二,比亚迪在智能化业务方面也呈现人事调整。
据国内媒体报道,原比亚迪新技术院智能化国内产品管理中心主任唐旻昕,已于4月底离职。此外,据晚点Auto 5月报道,原比亚迪新技术院智能辅助驾驶上海团队负责人廖杰,已于2025年春节后离职,并返回地平线公司担任原职位。
新势力车企中,蔚来汽车集团的人事调整最为集中,一个月内进行了3轮调整,两大区域总经理离职,共计15名高管岗位变动。
前乐道汽车总裁艾铁成(左)、前乐道用户运营及服务负责人夏庆华(右)
与此同时,新势力车企人才也在持续流动。
援引36氪汽车消息,理想汽车辅助驾驶端到端模型负责人夏中谱或将于近期离职。夏中谱的职级为21级,直接汇报给理想辅助驾驶研发副总裁郎咸朋。
此外,5月底,前一汽南京研究院CTO陈光已经正式入职小米汽车,担任辅助驾驶感知负责人,向小米辅助驾驶负责人叶航军汇报。
在此前《一周1.5万汽车人失业!6家车企被曝裁员,最高赔偿N+4》报道中,多个信源表示,一汽旗下的一汽南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全员解散,100余人“喜提”N+4,员工也可以选择拿钱走人,也可以回长春总部或者竞聘集团其他岗位。
“铁打的车企,流水的高管”,不仅国内车企频频换防,海外车企和供应链企业也纷纷进行人事调整。
6月6日,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下称“华晨宝马”)宣布,宝思齐将接替戴鹤轩出任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一职,这意味着华晨宝马将迎来首位女性CEO。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新晋CEO宝思齐
宝思齐此前担任宝马集团财务高级副总裁和集团司库,掌管宝马集团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务业务。而宝思齐就任后,戴鹤轩将返回德国,担任宝马集团首席信息官及信息技术部高级副总裁。
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Stellantis在5月底官宣,美洲区首席运营官安东尼奥·菲洛萨为新首席执行官,6月23日正式上任。
在2024年12月,唐唯实辞去其Stellantis集团首席执行官的职务后,新任CEO的遴选工作一直到5月底才正式敲定。
前Stellantis集团首席执行官唐唯实
保时捷股份公司也在正持续推进其执行董事会的长期新老交替计划。
保时捷公司
整体来看,这些海外汽车品牌的人事调整举措都和销量/业绩下滑有关。
2024年,华晨宝马全年销量为61.5万辆,同比下滑12.85%。
身为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的Stellantis集团,2024年净营收仅有156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3万亿元),同比下滑17%,净利润更是大幅下跌70%,仅剩5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51亿元)。
保时捷2024年销售收入约4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280亿元),同比下降1.1%;净利润同比暴跌30.3%至3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95亿元),创下近年来最大跌幅。
海外车企经营压力加剧也倒逼供应链企业改革“自救”,博世、大陆集团、恩智浦也在换人,车圈人事巨震仍在持续......
二季度刚过俩月,车圈超50名高管岗位变动,事件之纷杂、时间之紧密,也体现了整个汽车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多家车企都在经历转型寒冬。合资销量不振,本土传统车企转型缓慢,新势力车企洗牌加剧,不少车企开启自救模式,调整对组织架构,以便应对今年更卷的车市。
可以预料到的是,2025年下半年,中国车市竞争会更加激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车东西”,作者:郭月,编辑:志豪,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文章
格隆汇9月1日丨进腾集团(02011.HK)发布公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实现收益1.95亿港元,同比增加21.3%;毛利为9934.9万港元,同比增加11.7%;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2637.2万港元,同比增加143.1%;基本每股盈利4.6港仙。本文来自和讯财经,更多精彩资讯请下
2025-09-01 08:08:00据香格里拉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显示,综合收入达10.56亿美元,同比增长0.7%;本集团未计利息、税项、折旧、摊销及非营运项目前之盈利为2.5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对应的综合利润率为23.8%,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本公司拥有人应占营运溢利为5090万美元,同比减
2025-08-29 12:12:002025年7月24日,上海小米之家智能家居店内,YU7、SU7、SU7 Ultra“三代同框”。视觉中国/图2025年8月19日晚,小米集团(01810.HK)又一次发布史上最强财报。二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多项核心指标创历史新高:营收1160亿元,同比增长30.5%,连续三个季度突破千亿元;经调净利润
2025-08-21 06:00:00中新经纬8月13日电 (李自曼)1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网站发布批复信息显示,核准CHING SZE WAN WINNIE(程思韵)汇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称汇丰人寿)董事长的任职资格。据汇丰人寿官网介绍,程思韵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获精算科学理学士学位,在精算咨询、保险、再保险等行
2025-08-13 18:39:00北京公交集团提示:北京市及周边出现降雨天气,为确保乘客出行安全,截止至7月27日8时30分,936路(丰宁客运站-来广营路口西),采取双方向停驶措施。 来源:北京公交集团
2025-07-27 09: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