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故土新归》再登京剧院舞台 “戏曲艺术周”拉开精彩序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8 11:09:00    

新疆网讯(记者王畅彤)7月7日晚,乌鲁木齐第三届“丝路戏韵亮相天山”戏曲艺术周在乌鲁木齐京剧院盛大开幕。开幕式与新编历史京剧《故土新归》的精彩演出同步举行,拉开了这场戏曲艺术盛会的帷幕。

作为开幕大戏,《故土新归》由国家京剧院与乌鲁木齐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联合创排,以左宗棠抬棺收复新疆的壮阔历史为蓝本。

约两小时的演出中,“一炮成功”“海防与塞防之争”“新栽杨柳三千里”等经典场景,将历史回响转化为震撼人心的舞台艺术。剧中开篇左宗棠与林则徐“湘江夜会”的跨时空对唱,巧妙点明新疆战略地位,成为全剧亮点。

本次联合创排是国家级与地方文艺院团合作的典范。艺术家历时两年深入新疆采风,剧本八易其稿,并创新采用AB角排练机制,实现艺术传承与人才培养的双重目标。

7月6日为国家京剧院演员场次,7月7日则由乌鲁木齐市京剧团演员担纲主演。纵观演出,剧中开篇左宗棠回忆与林则徐的“湘江夜会”,通过跨时空对唱将新疆战略地位的历史认知巧妙植入剧情,被称为全剧的“神来之笔”。

现场观众李强连续两天观看两个版本的《故土新归》,他看完后评价说:“两个版本各有千秋,两家院团的演出都有可圈可点之处,期待这样获得名家传授的好剧多多登台乌鲁木齐,让戏迷在家门口看好戏。”

当天还举行了戏曲艺术周开幕式。本届戏曲艺术周将持续至7月23日。

从7月6日至23日,戏曲艺术周将为新疆戏迷带来优秀戏曲剧目展演、戏曲大师课、戏曲院团发展史展览、戏曲下基层演出等一系列精彩活动。

此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个“梅花奖”得主李敏也将登台本届戏曲艺术周,在奉献获奖剧目秦腔《焚香记》的同时,李敏将于7月11日在乌鲁木齐文化中心大剧院与戏迷见面,通过分享会形式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艺术心路。

□继续阅读

京韵家国情观众皆动容

7月7日,新编历史京剧《故土新归》在乌鲁木齐京剧院演出。(记者王畅彤摄)

观看《故土新归》后,观众留言。(记者王畅彤摄)

7月7日晚,新编历史京剧《故土新归》再度登台乌鲁木齐京剧院。这部由国家京剧院与乌鲁木齐市京剧团联合创排的重磅剧目,以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壮举为蓝本,通过京剧艺术的创新表达,连续两晚为新疆观众带来震撼心灵的文化盛宴。

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院研究员苏奎俊观剧后评价说,《故土新归》以京剧艺术的形式再现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丰功伟绩视角新颖,整部剧唱词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生动再现了左宗棠的爱国主义民族气节。

历史学者纪连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历史的再现有很多方式,新编历史京剧《故土新归》分别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和乌鲁木齐京剧院演出,好评如潮。将历史搬上舞台,这也是响应时代呼声,希望更多的人去观看这部京剧,并通过这部京剧从另外一个层面,了解左宗棠的人生经历,继续弘扬左公的精神。

新疆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一级导演何铁军说,剧中“湘江夜会”场景尤为动人,林则徐与左宗棠隔空对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将两位民族英雄的赤子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7月7日的演出中,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青年演员王晨羽作为B角饰演左宗棠,他在排练中反复揣摩人物心理,他说:“通过和国家京剧院副院长、一级演员田磊老师学习交流,我真正理解了左宗棠‘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的精神境界。”

值得一提的是,《故土新归》在新疆的演出亦可谓是“新归故土”,剧中“一炮成功”“玛纳斯”“哈密”等事件与地名,触动着现场新疆观众的心。

演出结束,演员谢幕,现场观众起身与演员互动致意。

该剧将宏大历史叙事融入细腻人性刻画。左宗棠与夫人折柳惜别的场景,通过缠绵唱腔,展现铁汉柔情;故宫背景的明暗变化,则成为引发历史联想的“视觉密码”。

资深戏迷张建军特别关注“左宗棠追思林则徐”与“海防与塞防之争”的剧情设计:“当左宗棠面对国家危亡用林则徐的嘱托自勉,他手持被列强蚕食的疆域图时,那种痛彻心扉的表演让每个中国人都与历史产生了共鸣。这部剧成功用京剧的写意之美,重塑了历史人物的筋骨血肉。”

市第十二中学戏剧社团负责老师邱晨雅当天全程看完了《故土新归》,她说,看完这出京剧之后,像跟他“见了面”似的,演员一个眼神、几句唱腔就把那股决心演出来了。看完觉得,这不光是演历史,更是让当年守护家园的劲儿,顺着唱腔传到心里了。通过京剧的形式,让我在感受艺术美的同时,读懂那段历史里的担当与坚守——这就是历史“活”在当下的意义:它不是过去式,而是滋养民族精神的养分,不仅仅是“演故事”,更是“传精神”,希望以后带着学生来观看这部戏,让孩子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这份家国情怀。

演出结束,演员谢幕时,全场观众起立致意,掌声雷动。散场后,许多人仍沉浸在剧情中热烈讨论。这部作品不仅是京剧艺术的创新实践,其蕴含的深沉家国情怀与民族团结精神,更成为一堂生动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艺术课。

当剧场灯光熄灭,乌鲁木齐的夏夜星空下,回荡着跨越时空的家国回响。(记者王畅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