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网络截图
这两天,浙江象山的县政府大院又刷屏了。
刷屏原因,不是其有多么“高端大气上档次”,而是低调、内敛,甚至还有些“寒碜”。
对,你没有听错,火的就是一个看起来“寒碜”的县政府大院。简陋狭小的门面、土黄色的斑驳外墙,与现今常见的高楼林立的城市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那么,为什么说“又”?
其实,早在2015年,浙江日报所属新媒体平台就推出了一组系列报道“浙江最‘寒碜’县府大院”,当时就引发社会不小关注。报道提到多个案例,象山就是其中之一。
十年时光,可以改变很多事情,但象山那个“寒碜大院”依然没变。
“寒碜”的县政府大院,凭啥俘获网友的心?
“一点都不寒碜,这就是最美大院”“越看越感觉有底蕴”……网友评论,正因为这种反差感、朴实劲儿,让“寒碜”成了流量密码,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没有吝啬自己的赞美。
人们更想知道,如今都2025年了,县政府不至于连个门面都修缮不起,为什么依旧如故?
其实不是不想修,而是没必要修。正如当地宣传部一位工作人员所言:
“门面虽旧,但房屋一直能用,也没有漏水等问题,可以满足正常的办公标准。”说白了,办公楼是干事的地方,不是比排场的舞台。
更何况,如今国家层面要求政府“过紧日子”,钱要花在刀刃上,主打一个“该花则花、该省则省”,毕竟精打细算,才能油盐不断。
而在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单中,象山县位居第53位,成功入选“2024 年中小城市优秀案例”。其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2.99亿元,财政总收入116.4亿元。
象山似乎并不缺钱,那钱都用哪了呢?
一个细节,一个数据,或许可以提供参考——
其实十年前的报道就提到了:“寒碜”的县政府大院隔壁,是最美校园。几年来,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教师待遇稳步提高,一个个漂亮大气的学校拔地而起。这些怎么少得了“真金白银”?
2024年,为改善民生,象山花了106.4亿元,同比增长21.1%,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7.5%。
不可否认,国内有的地方斥巨资打造气派办公楼,却压缩民生预算,留下民众对“政绩漂浮”的不满。这些相对“寒碜”的县府大院,之所以引起反响,正是因为在这样的语境下,它成为了一面镜子,一种参照系。
党政机关少花一分钱,民生事业就可以多安排一分钱。要的就是城市发展、百姓富裕的“里子”,不要政府大院光鲜亮丽的“面子”,以政府办公条件的“将就”,换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不将就”。
是一种现象,更是一种价值坚守
“寒碜”的县政府大院,在全国还有很多,是一种现象,更是一种价值坚守。
多年前一部纪录片《县委大院》,堪称“寒碜大院大集合”。
有的院子一年要做4次白蚁防治,有的办公楼屋顶长出了小树,有的办公室每逢大雨便要拿盆接水,有的县委县政府领导都住在大院里的老旧宿舍里,与老鼠相伴……但当地政府大多都拒绝了推倒重建,而是选择了修修补补。
片中有几句话,至今仍有很强的观照价值:
“住到这里要想到老前辈创业的时候那种艰难,激发我们的斗志”
“不能把一个党政机关变成一个衙门”
“日子好过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要丢了” ……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很多“寒碜”的县政府大院,背后升腾起的就是这股精气神儿。
七十多年前毛泽东同志提出“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这些政府大院,某种程度上可视为“两个务必”的时代回响,自然会拨动民众的心弦。“寒碜”的县政府大院,每一次火,所映射的都是民心民意。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民众真正期待的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能够实现全面回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得到彻底纠治。
当下,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在全党展开,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也正式印发,这些所回应的都是民众的殷殷期待。
“寒碜”不是目的,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才是追求
舆论为“寒碜”的县政府大院拍手叫好的同时,也要避免陷入两个误区。
一个是“唯寒碜论”,好像政府大院就非得简陋破旧,世上没这个道理。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没有标准答案,只要适度,合理合情即可。否则就会陷入教条主义的窠臼,掉进“苦行僧式”自我感动的陷阱。
另一个是“寒碜就等于廉洁为民论”,两者并不构成必然因果关系。
有网友说得直接:“我们不是喜欢破的东西,我们是希望政府的钱用得明明白白。”这句话,道出了公众情绪的真实根源。大家认同“寒碜大院”,并不是提倡苦行主义,更不是对旧貌的浪漫化,而是对背后价值选择的认同。
我们的目的,从不是让每个政府大院都看起来很“寒碜”,而是让每个政府大院,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想方设法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式的抱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那些经得起现实推敲和检验的“寒碜”县政府大院,是作风的“活化石”,也犹如一面镜子。各地的政府大院们不妨借此机会照一照:
整治铺张浪费、奢靡享乐,还有没有“漏网之鱼”?
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关注了多少?又解决了多少?
在“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上,还有没有改善与提升空间?
答好这些“必答题”,与民众双向奔赴,这样的政府大院才“真有样”“真像样”。
不止于“寒碜”,更要开放与服务。值得肯定的是,“寒碜大院”并非唯一的探索样本。
今年“五一”假期,浙江衢州、重庆荣昌、湖北赤壁、安徽黟县、江苏东海等地对游客开放机关食堂,为大家提供方便;去年,安徽绩溪县政府前甚至开起了夜市,摊位免费、氛围浓烈;这几年,还有一些地方设立共享停车场、开放健身房和卫生间,让市府大院、县府大院真正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让老百姓满意,就是最好的门面、最大的体面。
来源:潮新闻
相关文章
受基建、煤炭板块大涨影响,资金强势流入相关ETF,本周前两个交易日,建材ETF(516750)等吸引了超10亿元资金净流入,化工ETF、基建50ETF、钢铁ETF、煤炭ETF等普遍“吸金”。科创债ETF整体成交依旧活跃,不过,较上市之初有所降温,多只ETF单日成交额回落至百亿元以下。首批85只“指数
2025-07-24 03:29:00截至目前,ETF两市成交额超3000亿元,报3005.09亿元,分类型来看,股票型ETF成交额796.90亿元,债券型ETF成交额1796.87亿元,货币型ETF成交额116.07亿元,商品型ETF成交额32.37亿元,QDII型ETF成交额262.87亿元。其中,成交额最高的非货币型ETF分别是广
2025-07-22 11:35:00在宁德东侨开发区疏港路南侧,一片面积达9.2万平方米的巨型厂房已傲然挺立——这里是宁德新能源电连接组件生产建设项目的核心战场,主体工程告竣,室内二次装修正如火如荼进行。“项目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生产经理邵锋抹了把额头的汗珠,指着已封顶的庞大车间说,“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让规划的61条新能源动力电池
2025-07-22 10:51:00一、证券市场回顾南财金融终端数据显示,昨日(7月21日,下同)上证综指日内上涨0.72%,收于3559.79点,最高3560.63点;深证成指日内上涨0.86%,收于11007.49点,最高11008.48点;创业板指日内上涨0.87%,收于2296.88点,最高2297.14点。二、融资融券情况昨
2025-07-22 10:50:00近期,北京、上海、重庆等地的国补申领页面频频弹出 “额度用尽”“系统升级” 提示,# 国补暂停 #的话题一度引发热议。7 月 18 日,财政部与商务部联合明确:2025 年国补政策并未提前退场,全国统一截止时间仍为 12 月 31 日,7 月起 1380 亿元中央追加资金将分批下达各省,第二阶段补贴
2025-07-21 20: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