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首届广州国际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产业博览会正式开幕,为期三天,吸引了来自印度、乌干达、阿联酋等20个国家驻广州总领事馆的总领事和代表们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西班牙、法国、英国、巴西等90国共计1300余名海外客商,中建、中交、中冶、中铁、中铁建、广州城投、越秀集团、珠江集团、广州机场建投集团等500余家国内知名企业参展。这是国内首个聚焦“智能建造+工业化建筑”全产业链的国际行业盛会,埃及新行政首都、马来西亚英诺威等一批辐射范围广、带动效应强的标志性海外项目现场签约,签约额累计超820亿元。
57个海外项目签约额累计超820亿元
本次大会覆盖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装备、装配式装修、智能家具等五大产业赛道,搭建技术转化、标准共建、海外输出的一站式平台,规划展览面积超2万平方米。围绕智能建造技术与装备、工业化建筑与装配式技术、基础设施智能建造、绿色建材与低碳技术、智慧城市与运维生态、国际创新与湾区实践、场景体验与互动等主题,众多企业集中展示了行业最新成果,覆盖数字建造管理平台、智能建造装备、建筑机器人、BIM与数字化设计等全产业链智慧工地解决方案,这些成果在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减少建筑垃圾、提高施工质量与安全性等方面展现出显著效益。
在签约会上,“一带一路”海外签约成果亮眼,覆盖亚洲、欧洲、非洲等10余个国家的57个项目,签约了埃及新行政首都、马来西亚英诺威等一批辐射范围广、带动效应强的标志性工程,签约额累计超820亿元。
博览会同期举办近10场高端论坛及活动,包括“广州市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产业发展大会”“内地与香港智能建造发展论坛”“大湾区钢结构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技术交流会”等,来自华南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高校学者以及相关行业专家,分享智能建造和建筑工程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历程,剖析建筑业发展形势。
亮点:机器人造好房子 工地现场像工厂
“好房子”的建造离不开智能建造技术的深度赋能,大会现场设置“机器人建造好房子”建筑机器人展示区,通过十个工序的建筑机器人实机演示钢筋绑扎、混凝土振捣整平、墙面装修、地坪施工、外墙喷涂等环节,全方位直观呈现了智能建造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中建四局研发的索驱式钢筋绑扎机器人是全球首台套柔性并联索驱式建筑机器人产品。用钢索悬吊在空中的机器人,就像足球赛事直播的摄像机,可以灵活移动到钢筋交汇处,精准快速完成绑扎作业。中建四局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桂峥嵘介绍,这是多次迭代后的产品,采用索驱技术,以钢索代替传统机器人的刚性连杆或关节,通过钢索的收放和张力控制来实现机器人的运动和操作,具有全向运动自由度、超高作业覆盖率等特点。该全新驱动平台技术,填补了国内外的空白。
在博览会现场,中建四局研发的“云端建造工厂”吸引了不少海外客商驻足。传统的施工现场主要依靠人工作业,日晒雨淋,工程标准化程度低。“云端建造工厂”就像把工厂“搬到”工地,施工作业区域遮阳率超过85%,集成通风降温系统,可将作业面的体感温度降低8-10℃,营造舒适的施工环境;在内部,多款智能建筑机器人上阵,实现自动化、流水化施工,一定程度上替代现场“危、繁、脏、重”的作业场景。“云端建造工厂”已应用在中建四局科创大厦、广州环球贸易广场等项目。
建楼就像搭积木 香港高楼广州造
在广州建筑展位,展台由MiC模块化箱体构成。模块化建筑(MiC)将建筑分解成一个个模块部件,实现工业化预制,运至现场如乐高积木般组装,显著提升建设效率与品质。我国首个超高层混凝土模块化建筑——香港九龙东京街私人住宅,就是广州建筑的出品。项目在工厂实现结构、装修、机电一体化,85%以上的建造工作在工厂完成,然后分批次运往香港,现场组装成高达110米的超高层建筑。
香港大学MiCLab研究表明,相较传统建造模式,MiC模块化建造技术实现工期节省30%,现场人工减少约70%。项目获评香港建造业议会“杰出MiC项目”“杰出宜居城市建筑贡献大奖”。广州建筑相关技术人员介绍:“MiC模块化建造技术虽然造价更高,但是可以大幅降低人力成本。在人工昂贵的地方,其成本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盾构拥有双模式 南沙率先吃螃蟹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广州应用的“重器”也在升级。中铁二十五局的展位上,由中国铁建研发的土压泥水双模盾构机模型就在显眼位置展示。这台直径8.84米、总重约1300吨的巨无霸盾构机,配备智能化掘进管理系统,正在南珠(中)城际广州段的地下掘进当中,也是全线首台土压泥水双模盾构机。
中铁二十五局相关技术人员介绍,地处南沙的南珠(中)城际广州段,隧道需穿行临海深厚淤泥和富水砂层等复杂地质,还要频繁穿越河涌,对盾构各项技术要求极高。“单一模式的盾构机,难以应付复杂的地质条件。土压泥水双模盾构拥有两种模式,可以灵活调整适应多重挑战,实现施工更安全、效率更高、沉降更少。”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天研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骆昌威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骆昌威 李天研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赵小满
相关文章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林涓7月9日下午,在福州海关监管下,一辆满载出口邮件的粤港两地牌照车辆通过福州邮政国际航空物流中心智能卡口自动施封安全智能锁后成功发车,标志着福州关区首票闽粤港“跨境一锁”快速通关业务正式启动。福州关区首票闽粤港“跨境一锁”快速通关业务正式启动据了解,“跨境一锁”是海关总署“公路跨
2025-07-10 18:06:00杭州精算家近日正式推出财税AI智能体“深蓝财鲸”,并与创业黑马科技集团(300688.SZ)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拓展财税市场与人才培养,该产品通过深度融合大模型技术与财税垂直场景需求,实现票据扫描至报税申报全流程自动化处理,将传统3名会计耗时3天完成的月度报表工作压缩至5分钟内,效率提升近20倍,且显
2025-07-10 15:48:00近日公布的“2025粤港澳大湾区产才融合发展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大湾区招聘职位数占全国总招聘职位数12%,具有较强的就业吸纳能力。深圳、广州发挥了巨大的经济引擎作用和人才聚集效应,其中,深圳招聘职位数在大湾区占比为35.2%。穗深地区拥有众多知名行业龙头企业,人才需求量较大。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联合
2025-07-08 19:55:001至5月全省机器人产业营收同比增长22.9%“河北造”机器人为啥“跑”得快2月18日,唐山机器人展示体验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展示一款机器人产品。新华社发机器人进入工厂协助造车,教育、医疗、城市管理等领域都有了机器人的帮助……今天,机器人已得到广泛应用,走进你我的生活。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我省机器
2025-07-08 00:00:00来源:台海网一等奖获奖作品智能婴儿床“FuturaNest”。选手们角逐48小时高强度的“创客马拉松”。台海网7月7日(导报记者 陈磊 黄奕琳 通讯员 管轩 雷飏)为老年人提供人性化、智能化用药管理的感知型助手“药唠唠”;为学龄阶段听障儿童打造“全程陪伴”式语言康复教育系统的“OwlTalk”;精准
2025-07-07 09: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