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夜樱花开,农文旅融合点亮“春日经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08:04:00    

花正盛,春意浓。上海樱花节举办至第15年,作为发源地、举办地的宝山区,逐步实现了当初办节的初衷——实现“从钢花到樱花”的区域形象转变。

1.6万余株樱花渐次绽放,扫去人们对老工业基地“烟囱林立、浓烟滚滚”的刻板印象。扮靓颜值外,樱花还能为区域经济贡献哪些新亮点?

今年,顾村公园首次开设夜樱专场。/朱嘉奕摄

今年,回应不少市民游客的期待,夜樱来了。运营方并非简单地开设赏樱夜场,而是从主题策划、灯光设置、展陈布景等全方位精心谋划,圈划出占地约16万平方米的“樱花岛”。

新IP激荡出宝山区全域“春日经济”的新潜能。线上,“樱花岛”作为唯一来自上海的IP,与杭州西湖雷峰塔等知名景点互动,成为游戏《元梦之星》的神秘打卡地之一。线下,顾村公园与上海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联合开设“樱邮联动”专线,通过邮轮、樱花的梦幻联动,提升樱花公园的国际知名度、影响力。

顾村公园与上海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联合开设“樱邮联动”专线。/朱嘉奕摄

在宝山区相关负责人看来,区域发展不仅要抓产业经济,也要注重“事件经济”。后者往往对吸引社会关注度、提高区域知名度和带动更多业态发展具有“一石多鸟”的撬动放大效应。上海樱花节之于宝山区来说正有着这样的意义。营造新场景、挖潜新客群,宝山区正深入挖掘樱花的内涵、文化,并为其摸索匹配消费体验场景,跳脱出“万物均可+”的传统樱花经济发展模式,加速点亮辐射全域的“春日经济”。

营造新场景,“樱遇蝶”有了现实演绎

夜幕降临,赏樱之旅开启新体验。以树林为幕布,以湖面为倒影,短短数分钟的光影秀,淋漓尽致地呈现了灵蝶如何倾慕于樱花的唯美,一路苦苦追寻,祈愿“水上花开”。随着音乐骤停、灯光定格,廊亭上的观众意犹未尽。这是今年顾村公园专为夜樱量身定制的原创光影秀——“樱遇蝶”。

顾村公园邀请专业第三方设计灯光。/朱嘉奕摄

看到眼前美景愈发接近图纸中的模样,设计师张耀元松了一口气。她所在的罗曼照明在业内颇有名气,曾操刀过外滩光影秀。但即便经验丰富如她,也从未尝试以自然环境为光影投射的幕布。这两天,她日日登岛,只为关注树林的生长速度。树林的疏密度,影响光影秀的成像效果,更关乎观众的体验感。好在,几场春雨过后,草木愈发繁茂,光影秀有了更佳呈现效果。

观众的惊艳眼神,被吴淞口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看在眼中。他回想起当初策划夜樱时的激烈争论。彼时,国内已有知名景点试水夜樱,初有成效。作为后来者的顾村樱花,如何玩出新意?

大胆设想、谨慎摸索,即便此时无成熟经验借鉴,运营团队仍创新启用了光影秀。试运营这一天恰逢蒙蒙细雨,运营团队蹲守了大半夜,并根据客流规律调整播放间隔频次、出入口动线等。在相关负责人看来,要办出有规模、有口碑的节展,既要有“无中生有”的创新力,也要有妥帖周到的执行力。从当年首次举办上海樱花节,到今年首次开设夜樱专场,其间的精神内涵一以贯之。

挖潜新客群,做优放大“票根经济”

营造新场景,也要挖潜新客群。

作为外环绿化带配套的一部分,即便有上海樱花节加持,顾村公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未能跳脱出公园绿地的属性。

来自园方的客流画像印证了这一点。多年来,老年游客、亲子家庭是主要入园客流。前者撑起工作日白天的客流量,后者大多趁着周末、节假日来露营。一张票根外,两大群体能撬动的消费能级有限。

这两天,运营团队忙碌着一桩看似与赏樱隔着十万八千里的事情——体验游戏《元梦之星》。今年,顾村公园首次“破圈”,与游戏联动,让“樱花岛”成为链接二次元与现实世界的入口。而运营方希望充分代入玩家视角,圈粉年轻客群。

顾村公园首次“破圈”,与游戏联动,让“樱花岛”成为链接二次元与现实世界的入口。/朱嘉奕摄

“不是简单的‘1+1’式联动。”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引入线上梦幻世界,也为营造线下场景提供新思路。比如,结合今年上海樱花节期间推出的赏樱护照,顾村公园不仅与毗邻文博场馆、酒店联动优惠,更精心设计了限定款“显眼包”。玩家可在亮粉色背包上随心配挂憨态可掬的玩偶。这款“显眼包”的设计与二次元群体间流行的“痛包”类似。痛包,意指挂满人物徽章和玩偶等周边的包包,激荡出的是玩家的兴趣价值与情感共鸣。最新消费数据出炉,今年赏樱护照推出迄今,预售近2.8万本。

“樱花不会常开,但积攒起的庞大客流,能为其他业态引来发展增量。”吴淞口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将目光投向3公里开外的沈杨村。一家名唤“云野花庐”的村咖,以樱花为灵感建起数十亩花海,成为农文旅深度融合的最佳样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