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农事正当时。全国各地不断推出新政策、探索新模式,助力春耕春管。
自“惊蛰”节气以来,河南省洛阳市抓好春季田管,开启农业生产的春耕备耕。在洛宁县,当地科学调度,将水库水资源引入农田灌溉,改善土壤墒情,保障农作物生长和发展。
在伊川县,当地探索“薄地改良+智慧农业”模式。
在洛阳市孟津区,轻点手机屏幕,近千亩麦田的土壤温度、湿度、肥力数据跃然眼前。
作为黄河第二大灌区、山东省最大的灌区,聊城市位山灌区精准调配水资源,释放有限水源最大效能。
为了保障农田“喝饱水”,位山灌区持续完善感知网,不断加强精准预测和智慧调度。
当地不断加强对水利灌溉设施的维护和检修,确保黄河水及时送到田间地头。
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丁宅乡农创智谷无人农场内,智能运输机器人正来回穿梭运送秧苗、肥料等,智能设备精准控制着蔬果的温湿度、水肥比例。
育苗工厂内,工人们用自动化播种机,依次完成装盘、上料、播种、覆土、浇水等工序。
目前,农创智谷示范园区已引入农业机器人、物联网终端及农业综合数据管理系统,实现无人管理、智能培育。
走进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龙泉镇的新沟田洋,水稻插秧工作正高效推进。
自2023年起,海口市龙泉镇新联村委会成立村集体合作社种植冷泉水稻,打造特色稻米“新联新米”品牌。
龙泉镇通过进一步打造“冷泉水稻”品牌,实现农业增产、集体增效、农民增收,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统筹:李杰、王健
编导:吴昊
配音:王帅龙
包装:夏勇
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相关文章
总有一群身影如磐石般坚定,撑起守护的防线。在济南历下公安分局解放路派出所辖区内,老旧小区密集,学区房多,人员流动性大,各类矛盾纠纷频发。这样的背景下,一支去年9月才刚刚组建的队伍——第四班组,就像一把精准的钥匙,用专业与坚守,打开化解难题的锁。这支由李少平带领的队伍,虽然民警和辅警平均年龄已达47岁
2025-05-07 21:03:00近日,长治市中医医院急诊科成功救治一名突发呼吸心脏骤停的55岁男性患者。该患者因基础疾病复杂、病情危重,经多学科团队高效协作与精准救治,最终转危为安,展现了医院在急危重症救治中的综合实力。突发险情:高血压危象引发心脏骤停患者史某于3月31日凌晨因“突发胸闷伴双下肢无力加重1小时”被紧急送往长治市中医
2025-05-07 10:16:00【瞧!我们的前沿科技】本报北京5月2日电(记者刘博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常凌乾团队联合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高校的研究者,研发了一种柔性可植入式电子贴片(NanoFLUID),融合了柔性电子、微纳加工等前沿技术,具有无线控制、极致轻薄和易贴附特点,可以像创可贴一样贴在生物体器官上,
2025-05-03 04:00:00药物在身体里也会“迷路”?传统药物递送就像在陌生城市投递包裹——口服或静脉注射的药物容易在血液里“兜圈子”,不仅难以精准找到病灶,还可能误伤健康器官;大分子药物则易被细胞膜的“安检门”严防死守。聚焦这一难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科研团队合作,研发出如同“智能创可贴”的电子贴片,实现药物递
2025-05-02 18:23:00■河南经济报记者 毛云生 通讯员 李梅 闻德民“最近持续高温少雨,如何判断小麦是否需要浇水,又该如何科学灌溉?一定要记住,尽量避免大水漫灌,推荐采用喷灌方式……” 连日来,息县项店镇17个村的“村村通”将县农业农村局录制的“抗旱保苗课堂”化作亲切乡音,传进千家万户。走进项店镇,村口的“村村通”广播如
2025-04-24 10: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