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对于儿童而言,每天的睡眠时间更长。良好的睡眠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不仅可以帮助儿童恢复精力,促进生长发育,还有助于提高认知和记忆能力。
部分儿童睡觉的时候常常打呼噜,有些家长对此不重视,认为是孩子太累了、睡得太香了。实际上,这种情况可能存在健康隐患。
长期打鼾要警惕
在门诊中,因打鼾前来就诊的儿童通常有以下表现:鼾声响亮、睡眠时呼吸费力、频繁翻身,甚至出现呼吸暂停或被憋醒,部分儿童还会张口呼吸、夜间多汗、尿床,白天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易怒或嗜睡。
如果儿童仅在感冒或鼻炎发作时短时间打鼾,感冒或鼻炎缓解后打鼾消失,家长通常无需过度担心。但如果儿童打鼾持续超过一个月,每周打鼾三次以上,并伴随上述症状,家长就要警惕其是否患上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多导睡眠监测来诊断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儿童打鼾并非正常现象,而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它主要是睡眠时呼吸气流通过周期性阻塞和开放的上呼吸道而产生的振动性噪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指睡眠过程中频繁发生上气道部分或全部阻塞,会扰乱儿童正常通气和睡眠结构。
长期打鼾会导致儿童睡眠质量下降,造成慢性间歇低氧、睡眠片段化,进而影响大脑发育,降低学习能力和注意力。此外,还可能造成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内分泌代谢失调,甚至导致腺样体面容。因此,家长对此切不可掉以轻心。
如何判断儿童是否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呢?单纯从症状上并不能准确判断,家长需要带儿童到医院进行睡眠监测。目前,临床诊断的金标准是多导睡眠监测,这项检查需要在医院睡眠中心完成。检查时,儿童需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佩戴精密的监测设备入睡一晚。根据监测设备记录的儿童睡眠时的多项生理指标,医生能够做出全面、客观的诊断。
治疗方案需谨慎
如果儿童被诊断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那么他就需要进行积极的干预和治疗。
腺样体和(或)扁桃体肥大是引起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常见原因,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切除术是其首选的治疗方案。
对于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儿,医生在评估腺样体和扁桃体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和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以减少睡眠呼吸暂停发作的次数。但需注意,药物治疗主要适用于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患儿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不可自行长期用药。
部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是由肥胖引起的,因此,建议肥胖儿童积极控制体重。
如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由面部软硬组织发育异常导致的,对患儿则可以考虑进行口腔矫正治疗,如上颌快速扩弓和下颌前移矫治器治疗等。
有小部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是由复杂病因导致的。个别儿童在进行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切除术后效果欠佳,仍然有睡眠呼吸暂停的症状。对于这两类患儿,推荐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打鼾病因复杂,治疗方案需个体化制定。家长切勿自行购药或依赖网络建议用药,而应带儿童到正规医院的呼吸科、耳鼻喉科或睡眠专科就诊,由医生评估后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式。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1Q3GXEDS】获取授权
相关文章
坊友们是否曾刷到过这样的直播间跳舞的既不是年轻女孩也不是帅哥哥帅弟弟而是孩子们的家长他们看起来不太会跳舞却又努力展示着自己有网友称这是——尬舞相信不少人都很疑惑这是在干嘛?是博眼球的新赛道?是减肥健身?还是卖惨?而她们背后的故事却让无数人泪目为了救娃妈妈们学跳舞、开直播在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的河头王庄
2025-09-06 09:36:00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滕一韬 通讯员 孙金铭最近,一种新奇的“吹纸锻炼法”在社交媒体上走红。不少视频教程称,对着一张纸吹气,让它匀速飘起,每天坚持练习,就能达到提升心肺功能的效果。低成本、易操作的锻炼方式,也吸引了众多上班族和养生爱好者尝试。图源社交平台。这个看似简单的方法有这么神奇?对心肺功能的提升
2025-08-28 18:13:00为切实守护辖区困境儿童身心健康,丰富暑期精神文化生活,凤县平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积极联动宝鸡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8月21日在白蟒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同开展“润心伴成长 同心护未来”困境儿童暑期关爱活动,用真情与行动为平木镇20余名孩子的夏天注入温暖与力量。活动现场,宝鸡市未保中心老师以心理健康
2025-08-25 16:44:008月14日,渭源县举办“香樟逐梦想 研学阅山河”主题研学开营仪式。此次活动的举办将持续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把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凝聚起来,推动儿童关爱服务工作从“短期资助”向“终身赋能”转型升级。活动现场,相关负责人宣读了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及资助人寄语,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孩子们的关爱与期望
2025-08-15 09:27:00近日,福建龙岩。一女子发视频称,“我一个龙岩人,现在回不了龙岩”。她自述,自己是单亲妈妈,8月10日,她独自带四个孩子(两名6周岁以上,两名6周岁以下)坐高铁回娘家探亲。该妈妈上车后主动提出为两名年满6周岁的孩子补票。但列车工作人员依据铁路规定,指出一名成年旅客仅可免费携带一名6周岁以下儿童,因此除
2025-08-12 20: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