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双流:小区居民自治 “微改造” 荒地蝶变绿洲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4:21:00    

红星新闻网(记者 覃霞)4月14日报道“以前这片空地杂草丛生,乱搭的菜棚和藤蔓把路都挡住了,现在一眼望去全是整齐的绿化草,连空气都清新了!” 近日,双流彭镇鲢鱼社区张家林小区入口处的公共空地完成 “华丽转身”,曾经的 “荒地” 变身 “绿毯”,成为居民们交口称赞的 “社区新门面”。这场由 8 名居民自治队伍成员牵头、网格力量深度协同、数十名小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环境整治行动,不仅改善了小区面貌,更勾勒出基层治理中多方联动、共建共享的生动图景。

乱象丛生:公共空地成治理 “痛点”

张家林小区入口约800平米公共空地,曾因长期缺乏规划管理沦为 “三不管” 地带。居民自发开垦种菜、搭建简易棚屋,藤蔓植物攀爬无序,建筑垃圾和杂草混杂堆积,不仅影响小区美观,更引发了邻里间因占地、采光等问题产生的矛盾。

“夏天蚊虫多,冬天乱搭的棚子被风吹得哗哗响,大家都盼着能整治一下。” 居民张阿姨的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社区网格长在日常巡查中也发现,这片区域的乱象已成为居民投诉的热点,涉及环境卫生、邻里纠纷等多个网格管理事项,亟待多方联动破解治理难题。

自治破题:8 人团队 “微行动” 撬动大改变

今年2月,鲢鱼社区居民自治队伍 “绿动先锋” 小分队的 8 名骨干成员主动 “接单”,联合网格力量开启了这场 “自治试验”。在网格员的引导下挨家挨户走访,收集居民建议:有人希望保留绿化功能,有人提议设置休闲区域,还有园艺爱好者提出 "分片认养" 的想法。

在多次和居民恳谈会后,大多数居民建议将该区域打造成统一且美观的绿化地。随后,小分队带着手绘的改造草图走访本地花卉商家,店主陈大爷被居民的热情打动,不仅以成本价提供耐踩踏的草苗,还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小区党员志愿者、园艺达人、退休教师等数十名居民纷纷响应,组成义务劳动队,带着锄头、铁锹等工具加入这场“微行动”。

队长王大娘介绍,他们制定了环环相扣的 "三步走" 方案:第一步聚焦乱象整治,在网格力量支持下,2天内彻底清除占地种菜、私搭乱建等 "顽疾";第二步推进生态重塑,组织 20余名居民志愿者自带锄头铁锹翻整板结土地,在绿化技师指导下规范栽种耐踩踏草苗,让裸露泥地披上整齐绿装;第三步构建长效机制,建立 "每日巡查、每月养护、定期评比" 的全周期管理体系,同步配套 "积分奖励"" 星级志愿者评选 "等多元激励措施,引导居民从" 旁观者 "变身" 养护人 "。

经过两个月的忙碌,曾经的 “问题地块” 逐渐披上绿装,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映入眼帘。"自己的绿地自己护" 的文明新风正悄然形成。这套 "整治 - 建设 - 管护" 闭环机制,不仅让绿地实现 "建成即美",更通过制度化设计确保 "持续美丽",成为社区自治的一个亮点。

共治共享:“微改造” 催生治理新共识

鲢鱼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从 “杂乱荒地” 到 “共享绿境”,张家林小区的蜕变是鲢鱼社区推进 "网格 + 自治" 治理模式的一个缩影。此次"微改造" 激活了居民对社区事务的深度参与,基层治理的 "最后一公里" 正被打通,"自己的家园自己建" 的主体意识也在实践中不断强化。“这场始于‘微’ 处的自治实践,正悄然改写着社区治理的方程式 —— 当居民成为治理的 主角,网格成为资源整合的 枢纽,再小的行动也能汇聚成改变的力量,让社区治理更有温度、更富活力。”

编辑:文博雅 责编:高婷 审核:马兰 监制:孙耒 总监制:李天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