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多维度赋能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10:29:00    

□本报记者 李飞

哈尔滨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把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壮大实体经济的“主引擎”、实现产业升级的“生力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2024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056.1亿元,占GDP比重由2021年的42.5%提升至50.8%。

哈尔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冕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全力加强政策引领、实施创新驱动、促进产业升级、优化营商环境,以民营经济新突破助推发展动能大提升,奋力开创哈尔滨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强化政策赋能,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制定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意见“24条”、支持民营企业家干事创业若干措施“18条”等一系列专项扶持政策。2024年,全市民营经营主体首次突破110万户、达到114.8万户,占全市经营主体的95.2%;新登记经营主体19.3万户,同比增长15.5%,增速居副省级城市第二位、东北地区第一位;49家企业入围“黑龙江民营企业100强”,合计营业收入达2534.7亿元。

强化创新赋能,支持民营经济向“新”提质。坚持把民营企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中坚力量,引导创新资源向民营企业聚集,支持民营企业围绕人工智能、商业航天、新能源、生物经济等重点领域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研发,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升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2024年,全市民营企业共转化科技成果911项,实现产业化投资66.5亿元;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862户,占全市总量的94.1%;419家民营企业获研发投入补助资金1.5亿元;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户,27项产品获批省首台(套)产品,华大基因智惠龙江未来实验室投入运营。全力推进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制造业新型技改城市试点建设,引导民营企业开展数字化共性技术研发,支持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等技改项目,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和优质服务商。2024年,累计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民营企业42户、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667户。

强化项目赋能,支持民营经济产业升级。坚持把民营经济作为构建“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支持民营企业深度融入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谋划实施重大产业项目。2024年实施民营重点产业项目257个、占全市的66.6%,完成投资179.7亿元、占全市的43%。联合飞机大型无人直升机产业基地等124个重大项目落地开工,同创普润超高纯金属材料、乘用车出口生产基地等77个项目建成投产。大力推进特色文旅高质量发展,引进希尔顿惠庭等高端酒店项目11个,新建民宿5000多家。波司登产业基地项目当年签约、当年投产。冰雪欢腾公司成为亚冬会雪具供应商,打破了国外品牌对大型国际冰雪赛事装备的垄断。

强化服务赋能,为民营经济发展清障护航。启动修订《哈尔滨市民营企业促进条例》,着力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性障碍和准入准出准营壁垒,已清理审查各类政策措施7737件。完善融资支持政策措施,哈尔滨银行推出信贷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15项举措”。截至2024年末,全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97.5亿元,较年初增长7.4%。加强诚信政府建设,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和拖欠企业账款清偿机制,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专项整治行动,清偿拖欠市场主体账款6.54亿元。建立领导干部包联企业和常态化沟通联系机制,开展服务民营企业大走访行动,2024年举办政商交流活动845场,走访民营企业5.36万户,为企业解决用地、融资、供应链等问题1130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