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治市中医医院急诊科成功救治一名突发呼吸心脏骤停的55岁男性患者。该患者因基础疾病复杂、病情危重,经多学科团队高效协作与精准救治,最终转危为安,展现了医院在急危重症救治中的综合实力。
突发险情:高血压危象引发心脏骤停
患者史某于3月31日凌晨因“突发胸闷伴双下肢无力加重1小时”被紧急送往长治市中医医院。入院时,其血压高达240/169mmHg,血氧饱和度94%,并伴有周身水肿,初步诊断为高血压危象、重度低蛋白血症及疑似糖尿病肾病。
生死竞速:25分钟高质量心肺复苏创造奇迹
当日凌晨4时50分,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心电监护提示室颤,随即呼吸、心脏骤停。急诊科抢救团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实施气管插管、电除颤、持续胸外心脏按压,并配合肾上腺素、碳酸氢钠等药物纠正酸中毒。经过25分钟的高强度抢救,患者于5时15分恢复窦性心律,自主呼吸及血压逐步稳定。次日,患者成功脱离呼吸机,意识完全恢复,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多学科协作:精准治疗护航生命
患者转入重症监护病房后,医院组织急诊科、重症医学科、肾病科等多学科联合诊疗,通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纠正内环境紊乱,严格控制血压,补充白蛋白改善低蛋白血症,并进一步明确糖尿病肾病诊断。目前,患者正在密切随访中,后续将重点监测心肾功能康复。
专家解读:成功救治的核心要素
据急诊科团队介绍,此例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三点:一是心脏骤停后数秒内启动心肺复苏,为脑功能保护争取黄金时间;二是多学科无缝衔接,确保救治流程高效规范;三是动态监测血气分析,精准调整治疗方案。该病例为合并多系统疾病的危重症患者救治提供了重要参考。
生命至上:技术+团队筑牢急救防线
长治市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表示,此次成功救治体现了医院对急危重症患者的快速响应能力与综合救治水平。未来,医院将继续优化急救流程,加强多学科协作,为更多患者赢得生机。
(来源:长治市中医医院)
(责编:张文卫)
相关文章
总有一群身影如磐石般坚定,撑起守护的防线。在济南历下公安分局解放路派出所辖区内,老旧小区密集,学区房多,人员流动性大,各类矛盾纠纷频发。这样的背景下,一支去年9月才刚刚组建的队伍——第四班组,就像一把精准的钥匙,用专业与坚守,打开化解难题的锁。这支由李少平带领的队伍,虽然民警和辅警平均年龄已达47岁
2025-05-07 21:03:005月7日,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发布《中医医院评审结果公示》,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拟晋升为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网站截图↑根据《中医医院评审暂行办法》,对照《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实施细则(云南省2021年版)》和《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实施细则(云南省2021年版)》,云南省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
2025-05-07 17:40:00近日,长治市中医医院急诊科成功救治一名突发呼吸心脏骤停的55岁男性患者。该患者因基础疾病复杂、病情危重,经多学科团队高效协作与精准救治,最终转危为安,展现了医院在急危重症救治中的综合实力。突发险情:高血压危象引发心脏骤停患者史某于3月31日凌晨因“突发胸闷伴双下肢无力加重1小时”被紧急送往长治市中医
2025-05-07 10:16:00纵览新闻评论员 刘玉婧俗话说“无利不起早”,又是在怎样的利益驱动下,让医学界出现多篇患者性别混淆的学术论文呢?共80例患者中,有“55例男性患者”出现在关于研究“子宫肌瘤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的论文实验数据中,学术不端已然坐实。此外,山大齐鲁医院对该文作者护士霍某某的处理结果中,明确提到了“取消其五年
2025-05-06 19:11:00“五一”假期,当千家万户正在享受团圆与放松时,青大附院血管外科医护团队依然坚守在岗位上,用责任与专业守护着每一位患者的健康。假期中,血管外科成功救治了一位73岁高龄女性患者,患者成功手术,获得“畅快轻松”的呼吸。患者王某,73岁,退休干部,因“胸闷憋气 4”于5月3日入住青大附院血管外科。入院时患者
2025-05-05 13:22:00